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时间:2022-09-16 09:23:06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逐渐受到了众多人的重视,但许多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在评估中被较大幅度核减,致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本文就针对水利水电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且综合针对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进行了阐述,并且综合提出了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保护;保证机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关键的组成,应该从工程的各个阶段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必须要将环保和其他的专业进行联系,并且由传统的水利工程正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使得工程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努力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

1.水利水电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许多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在评估中被较大幅度核减,致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

1.1、土地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般情况下会对很大一部分的土地进行淹没,以及为了进一步扩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范围而进行的毁林开荒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水库岸堤崩塌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地层的震动,诱发比较严重的土地地层构造问题,同时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进行蓄水作业的过程中,随着地势的增高,会引起水库周边土体的盐碱化问题,这对于土地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1.2、陆生生态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会影响当地土壤环境,在水库拦蓄的作用下,下游洪泛平原的淤泥肥源将会不断减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以至于土壤长期处于地下水位过高的过饱和水分状态下,最终会引发土壤次生沼泽化、盐渍化、潜育化等不良现前,即土壤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陆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比如:库区蓄水会淹没土地资源,清除植被会损失生物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施工建设会破坏植被,污染居住环境,引入异源性疾病等等。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一旦引入外来物种,则会出现竞争捕食、改变生境、传播疾病等现象,直接威胁本地生物,不利于原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比如:在水利水电施工的干扰下,会恶化施工区鸟类和兽类的生活取食环境,迫使这些生物远离栖息地;水库蓄水淹没森林,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新建城镇、新道路系统分割并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一切都会改原始生态系统,威胁生物生存,加剧物种灭绝。

1.3、区域虫害问题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其周围的空气的湿度往往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往往会诱发一些潮湿性昆虫的滋生,随着这些昆虫的不断增多,给周围的植物以及相关的农业作物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比较巨大的。同时随着昆虫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相关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比较巨大的。

1.4、周边生态平衡

工程实施产生的有形污染对于水文结构,水体土壤环境,地理结构的影响在上文已经分析,工程产生的无形污染,例如噪音和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将影响到周边生态平衡。噪音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动物的栖息环境,可能改变周边生态环境食物链和生物组成,从而打破生态平衡。类似的,生活活动也将影响到生物的栖息环境。另外,工程实施过程的废料,化学污染等也将影响周边环境中植被的生存环境,生态结构在生产者,消费者等多个层面受到破坏,严重可导致工程周边生态平衡的彻底崩溃。

2.加强对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措施

2.1、从根源上进行预防

首先,在工程设计环节,仔细研究每一个执行步骤,全方位考察是否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如果产生了影响是否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消除。从整体分析,从根源上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进度,工程预算和工程善后来说是最优解。在工程设计环节应当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察工作,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督小组,负责实地环境考察,结合工程设计,找出工程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部分,及时作出修改;对于工程技术达不到,无法避免的问题,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执行办法,未雨绸缪,提前设计好消除影响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工程的设计环节就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来说是高效的。

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保护

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坚持%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重要原则。通常情况下,水电企业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过鱼设施,或者设置基本的增殖放流和生境补偿措施,这样有利于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开发河流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这时就要积极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等相关措施,同时还需要人工增殖放流等补偿措施,主要用来防止生物资源的衰退。在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加强环境管理,主要从大气、噪音、水体等方面来展开监测工作,并且要实时掌握施工期间的当地环境状态。与此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处理,决不允许任何潜在的污染源蔓延滋生;对于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一定要处理干净,而且要在完工后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不管怎么说,杜绝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加强施工环境保护工作。

2.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非常低的,甚至有些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完全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引起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的贯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嵌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这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3.环保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水利部于2007年2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11年1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修订后也即将。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概算定额,尽快完善概估算编制体系,将SL359规程纳入概预算范畴,首先让各部门都认同该规定。三阶段编制规程是规范各阶段设计深度的标准,建议尽快实施。同时要加强环保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使得专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让工程设计人员提高环保意识,了解项目建议书阶段环境影响篇章的重要性,说明环境保护目标和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对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和环保设计人员,还应宣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重点培训环保投资项目划分、费用组成、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独立费用编制方法等。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1)在提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分层的环保措施,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坝等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2)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水利相关管理部门除了必须要执行本部门的职责之外,还必须要建立沟通的机制,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华,蒋成杰.浅谈巴中水利工程环境影响与控制措施[J].陕西水利,2014,02:45-46.

[2]闫俊平.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01:71-75.

[3]张爱军.浅谈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66+106.

[4]卫鹏琳.浅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4,05:147-148.

上一篇:谈楼面裂缝的防治与技术措施 下一篇:谈管理工程变更与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