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6 08:22:42

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9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8例应用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治疗组 21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19.05%,总有效率85.71% ;对照组治愈率5.56% ,总有效率 6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复方皂矾丸;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 R55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7-0154-02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之以脂肪髓,引起造血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大部分研究证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通过免疫机制介导的。免疫效应细胞为T细胞,免疫作用的靶细胞为造血干细胞[1]。免疫治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支持了再障的发生与异常免疫相关[2]。临床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疗效并不非常理想,为此我院应用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7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病例39例,其中男 14例,女 25例,年龄40~72岁,平均 56岁,非重型再障39例。将其分成治疗组 21例 和对照组 1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次及多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骨髓活检等检查,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②病例排除标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脾功能亢进及风湿免疫性疾病不在观察范围内。 1.3 方法

对照组服用达那唑 200 mg/次,3次/d;环孢素 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皂矾丸9粒/次,3次/d。两组病例治疗时间至少3个月,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每周复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每个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1.4 疗效评估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再障年会(1987年)修订了我国再障疗效标准[4],再次规范了疗效评价,有利于对各种疗法的客观和统一的疗效分析,与国际Camitta标准[5]接轨。

1.4.1 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Hb男达120 g/L、女达100 g/L,WBC 4×109/L,BPC达8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Hb男达120 g/L、女达100 g/L,WBC达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长30 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判断以上三项疗效标准者,均应3个月内不输血。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治愈、缓解、明显进步均为有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基本治愈4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3例,治愈率19.05% ,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基本治愈1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6例、无效7例,治愈率5.56% ,总有效率 6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多毛、皮肤座疮、色素沉着、牙龈增生、肝肾功能异常。治疗组:多毛 8例、皮肤座疮2例、色素沉着 1例、未见有牙龈增生及肝肾功能损害病例;对照组:多毛 6例、皮肤座疮 1例、色素沉着 1例、未见有牙龈增生及肝肾功能损害病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继发性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及免疫异常[6]。多数研究证明,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造血微环境及造血干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疫损伤的结果。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长,长时间血红蛋白处于低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7];反复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治疗,是一笔较大的支出,且容易产生抗体,导致血制品输注无效;如未能接受有效治疗,随时都有可能转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威胁患者生命 。寻找一种经济且疗效佳的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得到治疗,是十分必要的。雄激素是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通过在体内还原活性产物,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产,刺激粒单集落刺激因子生产,从而促进造血,改善造血功能。环孢素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为[8]: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抑制T细胞表达白介素(IL)-2R、生成IL-2及T细胞对IL-2的反应性;抑制T细胞生成干扰素(IFN-γ)及IFN-γ对造血的免疫调节;间接提高粒巨细胞集落(CFU-GM)生成。环孢素通过去除T细胞对骨髓造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

雄激素+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经典的治疗方法,但中成药治疗再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祖国医学中属“肾虚”,补肾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细胞的生成。复方皂矾丸是由多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有皂矾、洋参、海马等,皂矾含有10种微量元素,其中铁、铜、钴等都是造血必需之原料,具有温肾健髓、止血升血、益气养阴功能。经药效、药理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复方皂矾丸能增强骨髓造血细胞促进人骨髓基质造血因子(GM-CFU)和红系祖细胞(CFU-E)生成的作用,并可促进骨髓微血管系统修复,改善骨髓微循环,有利于基质细胞生成。能提高粘附分子受体的表达,从而加强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相互作用,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使萎缩的骨髓组织重建、再生,加速骨髓造血细胞的生成、分化、成熟,提高免疫力[9]。复方皂矾丸与雄激素合用可起到增效作用[10]。

从两组治疗效果可见,环孢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率5.6%、总有效率 61.11%;加用复方皂矾丸后治愈率19.05%,总有效率85.71%,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输血量减少、输血频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实践及疗效观察表明,环孢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但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物复方皂矾丸疗效会更佳。药物主要的副作用为多毛、皮肤座疮、色素沉着,为患者可接受。

基于以上理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协调、增强作用,通过本组数据观察可以看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Young NS. Hemaatopoietic cell destruction by immune mechanism in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J]. Semin Hematol,2000,37(1):3-14.

[2] Young NS.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J]. JAMA,1999,282(3):271-278.

[3]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第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21.

[4]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纪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标准[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87,8:封4.

[5] Camitta BM,Thomas ED,Nathan DG,et al. Sever aplantic anemi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early marrow transpls station on acute mortality[J]. Blood,1976,48(1):63-70.

[6]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8.

[7] 姜莉,孙正令. 复方皂矾丸在血液病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750-752.

[8] 许崇燕.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J]. 中华实验血液杂志,2005,13(2):348-352.

[9] 熊树民. 复方皂矾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疗效分析[J]. 中华血液杂志,2000,21(3):157.

[10] 储榆林,张茂宏,吴梓梁,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J]. 中华血液杂志,1999,20(4):208-210.

(收稿日期:2013-03-14)

上一篇: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下一篇:科学家提出未来20年粒子物理学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