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人生导师”

时间:2022-09-16 08:12:30

学生的“人生导师”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面临全新的挑战。如何将思想政治课上好,并发挥出它应有的积极作用,是每个思想政治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到学科教师、人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者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人生导师”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角色定位

一、“人生导师”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当新生被录取后来报到时,学院会给他们每人指定一位导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们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开展学习。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里,也广泛存在着“导师制”,但一般是在研究生阶段,并且导师们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专业方面的指导。本文倡导的“人生导师”,是指在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任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及在课后的实践辅导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自身素养、人生规划等提供引导、辅助、支持的人。

1.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在这样一个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时代,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生扭曲。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团结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国家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细化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中,从学生的生活观念入手,而不是仅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的“人生导师”的重任。

2.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未完全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较晚,较快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培养模式尚未很好地得到完善。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实用技术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将学生的个体情况作为一个切入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联系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献身事业等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个性教育,更加需要在人生导师的引导下,贯穿于高职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3.“人生导师”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并提供学生与老师近距离交流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下,导师乐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学生也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内心烦恼向老师倾诉,学生和老师之间不仅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更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建设高职生“人生导师”的途径

1.高职生“人生导师”的最佳人选――思想政治教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启用辅导员或班主任来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尽管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和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人,但他们主要是充当“生活老师”这个重任,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较深厚的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知识功底、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敏锐的形势洞察力,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人物,尤其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以激发学生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要想真正从心灵上、思想上做到和学生良好的沟通教育,首先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全面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学生问及社会敏感问题时,教师不应该回避,而且要耐心讲解,正确引导学生对社会事件的看法,让学生逐渐热爱并关注这门学科,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仅仅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完全不够的。首先,思政教师要给学生开书目,如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集》、《邓小平文选》、《文选》及党的重要历史文献。这些书籍文献中革命导师和领袖的经典理论,以及历史事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良好平台,但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因此,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带领和正确指导下来进行社会实践。一般的高职院校会利用暑期,组织学生进行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比如去革命老区,瞻仰先烈的革命事迹,参观红色革命遗址,让学生通过第一手资料,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革命精神。这样的效果远远好于课堂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很好地抓住这个“实践教学”机会,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贫富差距、农村的社保、医保等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并鼓励学生把他们的所见所思写在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中,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真正的社会。思想政治老师要深入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可以兼做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心理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来。

3.“人生导师”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根据一般高职校现有的课程安排,思想政治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两年里的3―4个学期,大三不再安排。如前所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不能因为课程结束就不再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对大三毕业班的学生应采取课后定期思想政治辅导。比如,目前社会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并且愈演愈烈,毕业季的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失败,心理反复遭到打击,对自己失去信心。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思想政治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求职情况,一对一地聊天、谈心,帮助学生分析求职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同时还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培养他们不怕失败、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从基层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终生教育”,大学生是社会的活跃因子,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群人。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给学生灌输最重要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1.具有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全面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为学科教师,精通业务,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根据学科特点把握教学规律,深入研究相关理论问题。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很多都是“80后”,尽管专业对口,但是缺乏对相关马列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巩固。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80后”教师具有学历高、年纪轻、知识新、反应快、潜力大、易沟通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在意识形态方面,价值观念失衡,理想信念下滑;在教师育人方面,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不足;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不强,等等。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人生导师还要用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四、结语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带来政治思想的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趋向的多样性、复杂性,这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近年来,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尽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项工作仍然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想呼吁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课堂教学入手,结合课后辅导、社团指导、社会实践等环节,关注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自身素养提高、学业生涯规划等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杨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3]刘恩允.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以英国Heriot-Watt大学为例.高校教育管理,2011,(3).

[4]吴慧燕.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B880032)。

上一篇:试论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材的局囿和教学... 下一篇:备教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