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面沥青加铺层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9-16 07:14:06

关于路面沥青加铺层技术的探讨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日益重型化及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设计、施工、养护、使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路面的损坏,目前我国很多沥青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因此,在旧路面上进行沥青加铺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探讨了路面沥青加铺层技术。

【关键词】沥青路面;加铺层技术

【分类号】:F284

引言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随着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路面加铺可以快速、经济地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路网的运营能力,为科学地进行沥青加铺层设计提供依据,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盲目性和任意性,延长路面的有效使用寿命,确保路面的使用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开展在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探讨了路面沥青加铺层技术。

1.沥青加铺层结构层间处理技术

1.1层间粘层油

层间粘结好坏关系到沥青加铺层的寿命能否达到预期值。当旧路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时,沥青面层应该与旧路面层或基层具有粘结牢固、防水渗入、抗滑耐磨、低温抗开裂、高温抗车辙、抗剥离的良好性能。

(1)粘层油的选择

选用粘弹性好的沥青材料,运用分子量较大的改性剂对沥青材料改性,在粘结层材料中可以添加增塑剂,增塑剂是小分子油状物,能屏蔽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利于链段运动,增大其柔顺性,从而使分子间抗冲击性能提高。粘层油的粘度反应其自身的内聚力,粘度越大,粘结力越强,并可保持层间的相对嵌锁作用,粘结层的强度愈强,抗变形能力愈强。

(2)粘层油的用量

粘层油采用沥青或改性沥青,能很好的和加铺沥青层粘结在一起,而粘结层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粘层和旧路面层或基层的脱离。根据粘层油和旧路面的交互作用,粘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粘层油中的“结构沥青”的比例和旧路和新沥青底面之间的嵌锁作用。当粘层油用量过多时,自由沥青相互粘结,而结构沥青的强度比自由沥青的强度大得多,所以粘结层将会强度不足,在车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如果沥青加铺层厚度较薄,夏天高温下,粘层油的粘度下降,自由沥青的厚度将进一步增加。如果粘层油用量合理,“结构沥青”相互粘结,则提高粘结层的强度。

(3)粘层油的洒布

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当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时,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均匀洒布。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呈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1.2下封层

在基层表面设置单层或双层沥青表处,其施工厚度约为1~2.5cm。目前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透层沥青上先洒热沥青,然后再撤碎石,但即使在夏天高温季节,由于没有交通车辆行车碾压,沥青表处难以反油而形成结构层,在低温季节施工则更困难;二是先铺碎石,然后再洒沥青,再撒嵌缝石屑,如此做的目的就是加快反油以形成结构,但基层表面没有一层较完整的沥青膜,其防水效果受到影响。其施工的层位目前一般在基层顶面,起到防水层和临时保护基层的作用。但若基层在使用中收缩开裂,该防水层也将同时被拉裂,在裂缝处不能防水;若基层设置收缩缝(如益常、长沙市绕城等高速公路基层的锯缝或压缝),则接缝处须设置浸渍沥青的土工布或防水卷材以防水和减缓反射裂缝。

1.3同步碎石封层

①根据路面平整度情况和抗滑性能要求确定石料的粒径范围。一般路面养护进行一次碎石封层即可,在路面平整度较差时可选用适宜粒径的石料作为下封层找平,然后再做上封层。碎石封层作为公路路面时可做2层或3层,各层石料粒径应互相搭配以能产生嵌挤作用,一般遵循下粗上细的原则;②封层前要对原路面进行认真清扫,作业过程中应保证足够数量的胶轮压路机以便在沥青温度降低之前或乳化沥青破乳后能及时完成碾压定位工序.另外,封层后即可通车,但在初期应限制车速,待2h后可完全开放交通,从而防止快速行车造成石子飞溅;③使用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时,为保证雾状喷洒而形成均匀、等厚度的沥青膜,必

须保证沥青的温度在160℃~170℃范围内;④同步碎石封层车的喷油嘴高度不同,所形成的沥青膜厚度会不同(因为各个喷嘴喷出的扇形雾状沥青重叠情况不同),通过调整喷嘴高度使得沥青膜的厚度符合要求。

2. 路面沥青加铺层施工技术

2.1水泥混凝土破碎板处理

(1)板块破碎、凿除:先用凿子在破碎板块的边角位置破出临空面(缺口),用风钻或钻子钻孔,再打入钢楔子,将板块破开,需利用的板块应基本破为方形,尺寸40×40CM为宜。

(2)基坑清理:破碎板块清运后,原路面基层是素土层、软弱层的,应将其彻底挖除,小范围的用I5#砼进行修补,大范围的可用水泥稳定碎石等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修补,修补后的基层顶面高度以保证新浇筑的面板厚度为原则控制,表面应平整并满足路拱要求。其相邻的完好板块的基层存在问题的,应将其掏挖5~10cm宽,并用砼进行修补。

(3)拉杆、传力杆补设:破碎板块清除后,其相邻板上的拉杆、传力杆缺损的应按原构造要求补设。板角断裂等局部破碎板块清除后,应在其与原板的接合位置增设拉杆。拉杆、传力杆增设方法是:用冲击钻在原板壁或相邻板壁上打孔至要求的埋置长度,然后用风枪清孔,用配制好的环氧砂浆填充钻孔后,再将拉杆打入(设置传力杆的不用环氧砂浆填充钻孔)。

(4)钢筋网制作: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修复的一般情况设单层钢筋网。且其保护层厚度均不应小于6cm。钢筋网采用光面Ⅱ级钢筋,钢筋间距、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

(5)砼浇筑:板角断裂局部破碎板块修补,在浇筑前应在原板块保留部分的壁面上均匀涂刷界面剂,以增强新旧板块的结合,其邻板板壁上应涂刷沥青或其它隔离剂。

2.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主要施工工序

(1)处理破碎板:将原路面严重破碎板、严重裂缝、板角断裂等破碎板块挖除,用早强砼或早强钢筋砼进行修补至与原路面平,原路涵洞铺装层盖板出现破碎的也应一并处理。

(2)稳定原路面板:对唧泥、脱空的砼面板及有轻微、中等裂缝的面板进行板底压浆处理,使砼面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对使用时间较长,原路面基层是石灰土等水稳定性不好的结构的路段宜对全部原有的砼面板进行压浆处理。

(3)对全部路面缩缝、纵缝、裂缝清缝后,用填缝料进行全而灌缝;然后洒铺粘层油。

(4)加铺沥青面层:在原混凝土路面上加铺7~12cm沥青混和料面层。面层一般应分为二层,面层下层厚4~8cm,宜采用热稳定性较好的开级配粗粒式或中粒式沥青碎石及沥青砼,面层上层厚2~4cm,宜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密级配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砼及沥青碎石,原路面横坡较小的,通过沥青面层调整路面横坡使其不小于1. 5%,宜加铺至原硬化路肩

外边缘,桥面部分仅加铺面层上层,桥头两端50m内的面层下层应进行调坡。

结语

实践证明,路面沥青加铺层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使路面平整度及行车舒适性大大提高,大大改善和提高了城市的路况和通行能力,社会反映普遍良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比较显著的。

参考文献:

[1]陈素丽,许福文,李桂芝.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研究及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公路,2005 (6) : 174-180

[2]乔朝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理技术[M]公路,2002,(2):39-43

[3]朱丽红.旧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估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上一篇:浅析文字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下一篇:深基坑支护常见问题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