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相关性分

时间:2022-09-16 07:05:53

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相关性分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糖水平增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院内并发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ACS住院患者共138例,依据血糖结果分ACS血糖正常者A组,ACS伴血糖升高者B组,观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死亡事件均高于A 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糖水平;心血管事件;病情转归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表现。据研究分析,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DM)、家族史、肥胖和缺乏运动等是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子。ACS患者血糖代谢异常与心脏事件如心衰、心源性休克、心脏猝死等发生相关[1]。现把收集的138例ACS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症状、并发症及其转归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2008年ACS住院患者138例,男77例,女61例,其中UA患者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3例。AMI诊断根据WHO标准:持续典型的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典型心电图变化,心肌酶谱动态演变。UA诊断标准:近48 h内有静息或自发性心绞痛发作至少1次,同时伴心电图ST-T改变,无心肌酶学改变。

1.2 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或空腹血糖结果分:ACS血糖正常者A组共70例和ACS伴血糖升高者B组共68例(其中已确诊糖尿病者16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血管事件(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UA转化为AMI、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心血管事件均为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依据心电监测或ECG及临床表现判断,每次事件以第一次发生为准,仅记录一次。本实验室用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法测血糖,正常值3.9~6.1 mmol/L。评判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即血糖≥11.1 mmol/L为应激血糖升高,严重心律失常为频发室性早博、室速、室颤、房扑、房颤,第二度Ⅱ型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按Killip分级,顽固性心绞痛(48 h内胸痛不缓解)。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A组70例(50.7%),男39例,女31例,年龄34~83岁,平均空腹血糖(5.3±0.7)mmol/L,Killip分级Ⅰ级58例(82.9%)Ⅱ~Ⅲ级12例(17.1%)。B组68例(49.3%),男38例,女30例,年龄37~85岁,平均空腹血糖(9.8±2.9)mmol/L,Killip分级Ⅰ级47例(69.1%)Ⅱ~Ⅲ级21例(30.9%)。B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

2.2 两组心血管事件比较见表1。

3 讨论

目前关于ACS患者血糖增高机制尚无定论。从上述资料显示ACS患者24 h内,由于应激反应使血糖升高或原有DM加重,ACS伴应激性高血糖病情恶化的程度明显高于ACS血糖正常者。血糖升高导致病情恶化和死亡率增加的潜在机制包括对心肌收缩性、缺血预适应、内皮功能、血栓形成和QT间期的负面影响[2]。应激性高血糖使促血栓形成因子的活性升高和血管炎症标记物升高,还能使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血糖损伤细胞膜并增加缺血性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左室舒张末压。血糖每增加1个水平,发生左心衰的比值比(OR)为1.4,发生心源性休克死亡的OR为1.52,ACS血糖升高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均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增加[3]。

本文对照组21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7例心衰,4例死亡病例血糖明显升高,ACS伴血糖升高的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CS血糖正常者。该结果与国外对385例2型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前瞻性研究结果一致[4]。ACS伴血糖升高患者出现并发症和预后不良原因可能为高血糖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肾脏吸收钠,加重心脏负荷致心力衰竭。血糖升高使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氧致心电不稳产生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ACS住院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都很常见,并且对既往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更大,是生存率和院内并发症风险增加的强预测因子,因此对ACS患者血糖升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最大限度减轻血糖升高造成的心血管危害,在不影响挽救生命和有循证依据治疗的情况下,应尽快治疗。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对ACS患者发生高血糖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目前仍存在认识上的差距。确定ACS住院患者与最好转归相关的血糖靶标及改善预后的最佳干预方法,揭示高血糖对于短期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机制等仍是今后研究课题。

参 考 文 献

[5] 全国冠心病与糖尿病关系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2:183.

[6] 一项美国心脏协会糖尿病委员会关于营养、体力活动和代谢的科学声明.

[7] BakhaiA,CollinsonJ,Flather Cetal.Diabetes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the UK:high risk and under treated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registry of acute is chemic syndromes in the UK(PRAIS-UK)In Jcardio,2005,100(1):79-84.

[4] 吕卓人.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性控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21世纪心血管危险控制全国巡回继续教育会议专题报告文集:40-43.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含量和有... 下一篇:老年脑血管病后长期卧床患者肺炎84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