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苍凉 诚信永存

时间:2022-09-16 06:51:48

信客苍凉 诚信永存

在2013年“合肥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散文专题)评比活动”中,周莹老师执教《信客》,获得极大成功。她的课以教学内容精当、教学策略恰当、教学流程顺畅、教学语言简洁等得到合肥市前来观察课堂的教师一致好评。

一、可以作为《信客》教学内容的有哪些?

以下都可成为教学内容:1.题意;2.信客的生活、工作、精神面貌;3.作家的情感;4.副词、动词,修辞格,淡雅质朴的语言,蕴藉的首尾,照应映衬手法,议论,等等。

如何确定《信客》的教学内容?

(一)从课文看

首先,是信客的生活工作,没有生活工作也就没有了信客。而作者写信客,主要写两件事,报丧挨骂和老乡诬陷,由此造成心灵伤害。信客辛苦,却不被信任,哀莫大矣。其次,作者写信客,目的在信客有文化因素,传承一种精神,即诚信精神。为了表现这种精神,作者几乎冷静地叙述着信客的故事,但冷静的背后,是思考,是苍凉,是人生的困惑,更是人类的坚守。其三,让读者了解信客,了解信客的生活工作,了解信客生活中的诚信精神,是作者的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作者娴熟高超的表达技巧服务于叙事,表达技巧的妙处值得研究。

准此,可以明确教学重点:信客的生活――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技巧。

(二)从学生方面考虑

教学内容要适合初二学生。比如,映衬手法就可以不学习。老信客和年轻信客是互相映衬的,二人的生活、精神是补充、辉映的关系。对老信客,年轻信客是理解甚至是崇敬的。如,语言质朴容易理解,质朴又典雅,接受就困难了。内容的取舍,难点的把握,宜以学生情况为依据。

所以,教学难点之一:质朴典雅的语言。

(三)确定教学策略方法

策略方法由教学内容而定,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确定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读完周莹老师的教学设计,我们清晰地感到:教学内容合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清楚,教学策略有效。

二、上课伊始,周老师与学生一起重温熟悉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温故知新,学生感到亲切,表现活跃。以激趣法引入新课。

接着由诗中的书信引出“信”。解释“信”字:传递的信件;人言为信――诚信。再解释“客”字:四处飘泊;从事于某种职业的人。学生明白了“信”“客”和“信客”的含义,期待着进一步了解“信客”其人其事了。

(其实,释题是一种简捷的导入方法,可惜常被教师忽视)

学生合作,为课文加小标题。课文已经以一、二、三、四标出段落,加小标题容易完成,而加小标题的过程,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初步感知。学生简洁地概括各段内容,老师出示ppt小结:接受重托――艰辛从业――无奈卸差――执教小学。学生颇有成就感。

“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

“他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

学生默读、朗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体会,语气不同,表意有异,“老”字,副词,不可删除,朗读时要重音处理。

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圈点勾画出“连带也憎恨信客”、“他也只能低眉顺眼”、“几乎没有一个相信”、“都把自己的血汗和泪水,堆在他的肩上”、“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才满脸晦气地”、“我已经撑持不了”,学生圈点,读读,议议,品品;教师讲解,强调,点拨,带读。课堂书声琅琅,思索探究在深入。师生共同抓住文字,咀嚼文字背后的含义,体会人物的艰辛,感悟作者的情感。在研究修辞格的时候,周老师不是简单地辨明辞格完事,而是引领学生研究:喻体是否贴切,排比效果怎样,叠音词在语音、语意方面有何作用。

重要的是,在词句段的品读鉴赏中,“信客的工作特点是什么?”“信客的工作态度和品质怎样?”“信客为何放弃了工作?”等三个问题顺利解决,而信客的辛苦、贫苦、痛苦,浮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因而熟悉了信客,懂得了信客,懂得了信客的艰辛诚信,也懂得了信客的无可奈何。

这时的课堂,是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真正互动的课堂,是生机勃勃的课堂。

本单元《背影》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口语化,本课的语言质朴、典雅。学习过《背影》《台阶》,学生容易理解“质朴”,但是,对“典雅”,他们有些隔膜,周老师发现后,请学生研读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指明文言词、成语等,就体现“典雅”特点,由此再读全文,注意“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此公”“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深察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词句,体验回味,固化印象,并告诉学生将在今后继续学习之。这里是“应变”,也是因材施教。

周老师这样结束这节课:屏显《最美邮递员》并小结。

周老师小结说:信客作为职业已经消失,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尽管我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但我们希望,这种奉献的精神,这种诚信的品质,永远弥散在我们身边。

所有听课老师的掌声证明:这是一节得到认可的课。

全体同学的掌声证明:他们懂得了信客,懂得了诚信,他们收获颇丰。

三、周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富有感染力,有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课堂上,能关注全体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新,语文素养好,这些是一节语文课成功的保证,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保证。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语文教师而言,对青年语文教师而言,非一朝一日可练就,也需一朝一日练就。

四、不能把一篇散文教成一类散文,这就需要对每一篇散深入研究,做独到发掘,并创新设计,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点,周莹老师的做法可资借鉴。同时,也不能把一类散文变成一篇篇毫无关联的东西,鸡零狗碎,分散割裂,让现象掩盖规律,这就要求进行提炼,进行整合。我们要研究一篇,关注一类,以深入推进散文研究,扎实推进散文教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