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画编剧看中国动画创作

时间:2022-09-16 05:52:40

从动画编剧看中国动画创作

[摘 要]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也不断在技术及市场营销方面下足工夫,但见效甚微。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动画创作及其产业发展如此缓慢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动画编剧创作存在的弊端所引起的,并通过一定的实例分析说明动画编剧创作动画发展的影响,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动画编剧创作,振兴中国动画产业。

[关键字]动画;编剧;创作

众所周知,中国的动画产业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其起步并不晚,并通过一代动画制作人的努力,使中国动画闻名于世,如最早的长篇动画《铁扇公主》是当时亚洲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片,它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从而促进了日本漫画走向辉煌;1964年的《大闹天宫》斩获了国际各类大奖,使中国动画为世界所认可。在改革开放后,仍有众多动画被世人所认可,诸如《哪吒闹海》《神笔马良》《天书奇谭》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中国动画片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没落了,能够为人所熟知的国产动画片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国际知名的了。究其原因,许多人认为:一是因为动画市场的开放冲击了国产动画;二是由于中国动画技术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这真是中国动画产业落后的本质原因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不论是在20世纪的动画市场还是在当下的动画市场,国产动画与国外动画都存在竞争。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初的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能够促使日本动画界鼻祖级人物手冢治虫弃医从影,由此造就出日本动画及漫画的国际地位,这难道不是中国动画所具有的冲击力吗?再者,如今的动画技术与动画人才在中国市场已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众多动画公司和动画人才参与国内外动画制作已日趋常态化,在一定的技术和专业层面上,国内个别的公司或个人在动画制作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怎么能说明中国动画技不如人呢?

在笔者看来,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动画编剧创作。作为一部动画影片的核心与灵魂,剧本创作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能够充分说明剧本的重要性。然而,在国内对于动画剧本的创作,有多少人在意过,关注过?大家是否曾试想过,70多年前的《铁扇公主》之所以能被日本动画创作者所青睐,除了动画本身的魅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外,其剧本创作给观众带来的精彩内容应该也是其被世人所认可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铁扇公主是《西游记》中的众多配角之一,以这样一个小角色为主人公的动画创作,除了技术以外,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依据原著突出主题及人物,其关键就在于剧本创作。

而如今,在动画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于国外动画制作,中国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弊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编剧创作的定位及内容主旨不明确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动画所面向的消费人群已不再是少年儿童,它几乎已覆盖整个人类社会的所有年龄阶层。为此,在国外的动画创作中,对于动画的编剧创作首先要明确所对应的受众年龄,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剧本创作,从而使其动画内容在特定的人群中得到认可,以至于拥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画片。例如,英国BBC出品的《花园宝宝》面向的是1~4岁的婴幼儿。由于该年龄段的观众,其认知事物多以丰富的色彩、简单的话语为主,因此其故事编剧在内容创作方面就相对简单,而将重心放在环境设置及人物设置等方面,注重对色彩的运用,对旁白及人物间的语言交流进行简单化处理,且重复性表述较多,目的旨在顺应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又如,美国的系列动画片《海绵宝宝》则主要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而创作的一部幽默的、充满想象力的,并带有一定寓教于乐性质的动画片,这反映出这一年龄段孩子好奇、天真、想象力极强的特征。

而纵观中国动画片创作,其定位多以适合“儿童”或“青少年”这一类统称的形式存在。殊不知“儿童”也好,“青少年”也罢,这样统称所涵盖的年龄层次较多且各年龄层次的心理感知和认知能力大相径庭,从而不能就某一个特定的年龄段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创作。正是因为以这样一种方式分类,中国现有的动画常常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一部动画片往往感觉适合于各年龄层次的观众,但不同年龄的观众看上去总觉得有点怪异。例如,如今在中国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当人们看到羊村剧情的时候,全然是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剧情,而在狼堡时剧情则俨然是一部成人剧,以至于很多小孩对于灰太狼与红太狼之间的打闹不理解,只是一笑而过。这种中国式的动画剧本创作既不能准确掌握对应人群的心理特征,也不能准确表现动画内容,从而影响了动画质量。

二、动画编剧创作的视角及内容单一

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剧本创作的视角往往影响整个动画片的内容及效果。在国外,针对于不同层次或类型的动画片,动画编剧都能以一个较为准确的视角去创作剧情。例如,美国系列动画片《成龙历险记》,为满足学龄前儿童观看的需求,在人物设计方面,编剧巧妙地加入了一个看似是配角,但又十分关键的人物――“小玉”,且整个动画中多以“小玉”这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使整个动画故事中矛盾冲突的产生、发展及结束都显得那样的自然,且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以至于小孩根本用不着知道“成龙”是谁,就已经被整个剧情所打动。而由此产生的人物对话或者旁白也是那么的贴近观众,能使小孩既能看懂也能听懂,同时也能使大人真切地感受到因小孩的蛮撞而导致的各种事故。再如,日本系列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它的编剧创作则是以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视觉去看待和处理问题。而对于中国国内的动画编剧而言,更多的是以一个成人的视角进行编剧和创作,几乎从不考虑其他的视角。例如,当下国内热播的《熊出没》系列动画片,其编剧的视角就是从一个成人的角度进行编剧创作的。虽然整个编剧创作的目的是让小朋友要爱护森林,保护动物,抵制砍伐森林的行为。然而,受编剧创作以角的影响,使部分学龄前儿童感受到这样一种景象:一个成年伐木工因两头熊的“攻击”,导致工作受到影响甚至人身受到伤害。以至于不少儿童在观看后,只会觉得“光头强”很可怜,而不会意识到他的砍树行为是不对的。此外,不知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还是为了达到搞笑搞怪的目的,该片中常常出现各种成人化的言语,甚至是地方俚语,如“光头强”与电话那端的“李老板”进行业务交流或讨要工钱时的各种行为表现。诸如此类的动画片还有很多,试问这些成人化的言语行为表现,对于以儿童为主要观众对象的人群来说,有多少人会认知了解?这种视角单一且以成人化言行为主的动画编剧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影响是:因为搞笑而一味地模仿其动画片中的语言及行为,更有甚者因模仿而导致个别人受到一定的 伤害。

三、动画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描述简单乏味

一部动画片的好与坏,其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是十分重要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等各种矛盾或冲突如何巧妙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动画剧本创作的重点与核心。在国外众多动画制作的过程中,都对整个剧情的矛盾冲突进行详细的创作与设计。例如美国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整部影片都是以“尼莫”父子的矛盾冲突为主线所展开的,并由该主线内容引发其他两个并行关系的矛盾冲突:一个是父亲“马琳”为救儿子而引发的他与救子途中的环境及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另一个则是儿子“尼莫”为自救而引发的与环境及人物的矛盾冲突。最后再巧妙地将两个看似平行的矛盾冲突进行故事编排处理,最终又回归到父与子的主要矛盾冲突上来。由此所产生的故事编剧效果,既能让观众看到父亲“马琳”对儿子“尼莫”那份真挚的父爱,又能使观众感知儿子“尼莫”天真好奇的行为以及做错事就想急切寻求亲人呵护的心情。

然而,中国的动画片中的矛盾冲突却十分单一,多以一个主要矛盾冲突为整个动画的故事主线,虽然也会有一些额外的或是次要的矛盾冲突存在,但其与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冲突并不能相对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使观众感受不到其精彩的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例如,近几年在国内热播的贺岁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连续多年观看该系列的观众不难发现,其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就是“喜羊羊”这个主人公与环境的矛盾冲突,要么拯救羊村,要么拯救世界,外搭一个为救老婆孩子的“灰太狼”存在。最后永远只有一个结果,“喜羊羊”成为英雄屹立不倒。试问,这样的动画故事编剧除了将中国十二生肖的文化元素编入剧本外,其他故事编剧所需要展现的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的情节能为观众呈现吗?

四、动画编剧创作缺乏文化内涵

一部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其文化内涵的深浅程度。在我国的动画发展过程中,早期在动画片制作过程中,动画编剧创作主要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从而有了为世界所认可的动画片,例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名作。然而,时过境迁,除少数几部动画片外,如今的中国动画制作,从编剧创作开始就彻底把自己的文化给丢弃了,以至于整个中国动画产业找不到“根”,各类动画层出不穷,但总给人一种“日本漫画”风格或是“欧美动画”风格的感觉。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把我们从古至今的文化、传说、国宝、名人等都拿去了,编剧创作出全球轰动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成龙历险记》等。这对于致力于中国动画创作与发展的人们而言,不知作何 反应?

正是因为上述动画编剧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导致我国动画创作及其产业发展不断落后于日本及欧美国家。而在目前,在整个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致力于中国动画发展的人们依然在不断地强调动画制作技术和动画产业营销,而忽视了动画编剧对动画的作用与影响。以这样一种方式方法存在的中国动画是不可能开创未来的。

若要打破现有的中国动画创作与发展的尴尬局面,只有从动画编剧创作入手,这更多地体现在对动画编剧人才的培养与塑造方面。在笔者看来,一个好的动画编剧创作人员能够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化背景创作出一部优秀的动画剧本,这是任何一个高质量的动画片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对于动画编剧创作人才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拥有一套完整的动画编剧创作的专业知识体系。一名优秀的动画编剧创作者,需要拥有一整套完备的动画剧本创作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是奠定动画编剧创作的基石。对于动画编剧创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对动画编剧创作制定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需要将所培养的相关人员投放到市场,接受动画市场的检验,再将所获取的经验重新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以此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动画编剧创作专业的规范发展。

第二,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素养。一名优秀的动画编剧创作者仅仅拥有专业的知识体系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素养,以保证其所创作的作品具有文化底蕴,否则他所创作的剧本将干瘪无趣。

第三,能够以受众的视角来审视、创作剧本。利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动画编剧创作,能够使动画编剧创作者较好地把握和掌控剧本的情节表现与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从而以满足不同年龄的观众对动画片的感知问题。

综上所述,动画编剧所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制约我国动画创作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若要振兴我国的动画产业,就必须正视动画编剧创作这个问题。与此同时,系统地培养一批致力于动画编剧创作的专门人才,使之在动画内容的文化内涵、故事情节、动画编剧创作的视角及观众群体目标定位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动画创作的水平与质量,并且使中国动画创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忠成.动画剧本创作中剧本规划的重要作用[J].新闻界,2008(02).

[2] 徐佳佳,陈华文.动画片剧本创作方法初探[J].电影评介,2012(14).

[3] 张宝英.国产动画剧本创新研究[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03).

上一篇:《智取威虎山3D》:样板戏邂逅古典007 下一篇:试论角色动作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