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让眼睛很“受伤”

时间:2022-09-16 05:32:46

“光污染”让眼睛很“受伤”

“光污染”一词近年并不鲜见,它是伴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现代的人们并未清晰地意识到其危害性,光污染却随处可见,如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和磨光的大理石墙面,以及各种涂料装饰反射明亮、炫目的光线;路旁的广告显示屏、闪光的霓虹灯发出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光闪;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电视、电脑、手机屏幕的光亮,激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甚至雪白纸张的光反射等等,这些均让人感到不舒服。据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人们会出现心烦、头昏、失眠、食欲下降、体乏等类似的精神衰弱症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光污染与人类近视和白内障的高发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光污染与人类近视和白内障的高发病率有关。人眼产生视觉景象就像照相机拍出照片,眼球结构中角膜至晶体似镜头,视网膜似底片,任一结构出现误差都将导致视觉障碍,就如照片会不清晰,照片不真实显虚,或底片曝光而什么都不显示。

人长期在白色光亮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眼睛的各结构都会受到影响,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会受到抑制,引起视疲劳和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大增。

另外,一些家长给儿童买大量电子产品玩乐,如手机、平板等;一些家长为了营造华贵、温馨的家庭氛围,选择五颜六色且十分抢眼的灯饰和鲜亮刺眼的粉墙。却不知,正是这些“耀眼的光”危害着自己甚至孩子的视力健康。有媒体曾报道过一名2岁半男孩玩1年平板电脑致近视500度的新闻,引发了民众对“光污染”问题的关注。明暗交替的强光轮流刺激眼底使视神经疲劳,引起视力下降。多媒体、电脑、手机屏幕等出现的闪频,会造成近视和干眼,长期损伤角膜和视网膜。有人还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2岁前就有开灯睡觉习惯的孩子,近视率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只有10%。这些例子说明某些视觉疾病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甚至累及孩子。

视环境是青少年近视的主因

有关卫生专家认为:“我国青少年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视觉环境而不是用眼习惯,长期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光源的污染是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对付近视,见效却不大,原因就是没有从改善视环境这个根本入手。”视环境的好坏,已成为关系用眼健康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共创一个美好、舒适的视觉环境,远离被“闪瞎”的境地。

光污染的防护意识需加强

除了改善视环境,我们个人还需要有对光污染的防护意识,注意个人眼部保健。如果不能避免长期处于光污染的工作环境中,应该定期去医院眼科做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不要忽视,如出外郊游应戴上起保护作用的太阳镜;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要注意及时休息、眨眨眼睛缓解眼疲劳,设置护眼模式;家中装饰避免使用反射系数大的材料,避免让孩子在光亮中睡觉;注意孩子的教育和保护;青年人应尽量少去歌厅、舞厅等彩光污染严重的地方。

保护好自己,远离“闪瞎”,珍爱“光明”,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或看见这美丽的万物,看见自己爱的人以及爱自己的人。(编辑 张砚梁 校对 高雅)

上一篇: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下一篇:医学科普与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