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灏:我的三次求职选择

时间:2022-09-16 05:03:55

向文灏:我的三次求职选择

2005年9月,一个17岁的湖南伢子接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书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读一所专科学校,以此来为高中时代作结,或许并不算完美,况且选择的还是看来相对冷门的印刷包装专业。然而,他却拒绝了父母关于复读的建议,只身来到了广东。这个湖南伢子就是我,向文灏。

也许是因为年纪小,在读书期间,我并没有很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帮我们分析印刷包装专业的就业方向和未来发展,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专业不是像IT这类的热门专业,而且感觉是要吃苦的,所以也谈不上对专业有多深的感情。毕业时,相当比例的同班同学没有从事跟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不过,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很新鲜,我们的教材与本科制印刷包装专业的内容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学校购买了不少先进的印刷包装设备。实践课上、闲暇之时,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去看机器究竟是怎么操作和运转的,虽然一般都是空机运转,但这却是我们直观地认识到印刷包装到底是怎么回事的第一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学习快消品包装时,老师带来了各种瓶子、袋子在课堂上讲解,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上完那节课,每次我逛超市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了解这些包装,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

2008年3月,我正式踏入了职场。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很焦虑,觉得企业肯定希望你拥有一定的学历,按照那时候的想法,学历代表了很多事情,可以省去对人品、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考察。所以当时我对工作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包住”就可以。按照这一标准,我在网上投简历,很快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正式工作不久,我渐渐发觉原来自己要求的“包住”仅仅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家企业的发展模式、产品类型其实没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我开始渴望进入到一个更大的平台,并且希望能在这个圈子内站稳脚跟。思虑再三,2008年11月,我提交了辞呈。

中间几乎没有空档期,很快我就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其实找到工作之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很明确地说“我们要懂技术的”、“我们要能够处理问题的”,对学历的考察真的是其次。我的第二任东家,是一家专业的包装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整体包装解决方案。这份工作与我的专业很对口,我具体负责包装设计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感觉什么都是新奇的,只要与包装搭边的我会主动去了解一下。

在工作中,我也接触到了从其他大学毕业的同事,像西安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这些同事都比我年长,但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感觉虽然他们的学历比我高,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我的专业知识并不输给他们,专业方面反倒是他们向我请教的时候较多。与他们同在一家公司,我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毕业多年,我始终觉得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寻找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点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这使得我即使在刚入行时,对工作内容也并没有感觉到有多陌生。在第二家企业工作到第二个年头,我荣升为主管。

虽然在这份工作中,我积攒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做到第三年的时候,却也感到了一丝倦怠。这家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在最初入职时,承诺给入职者不少的荣誉和利益,但当我做到第三个年头时,却发现企业并没有履行这些承诺。人往高处走,这时的我,不仅需要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视野,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再次提出了辞职。

第三次求职的我更加谨慎,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日渐明晰。我需要一个足够大的舞台、国际化的视野,最好是进入跨国企业,逐步由技术人员转型为管理者,虽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希冀,但我正一步一步地朝那个目标前进。最终,我顺利地被营利度富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录取。

总部设在德国帕德博恩的营利度富公司在全球有超过20家的子公司,是专为零售、银行部门以及相关软件服务公司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及产品的企业,在同行业中是佼佼者,营利度富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其全资子公司。之前我服务的两家企业都以包装为核心业务,而在营利度富中,包装产品只是为其核心产品做配套,包装仅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作为营利度富的包装工程师,我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更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广。

从19岁到24岁,当初懵懵懂懂地选择包装专业,如今在这个行当里打拼已有五年多了,可以说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我留在了包装行业。我身边的同学有的另谋他业,有的又转战回来。与他们相比,我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不能说非常满意,但也算说得过去。我也许只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普通人,但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一直在努力付出,并得到了些许回报。岁月会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个时段想要的、该要的,然后我们做出决定,这个决定就是拼搏的方向。

上一篇:中小学多媒体音乐教育 下一篇:药监码赋码技术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