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企业法律制度的缺失

时间:2022-09-16 03:24:17

论当下企业法律制度的缺失

【摘 要】当下,除较大规模的企业或较为成熟的大企业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同样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但是,受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现有的许多法律法规已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本文将主要围绕现有的法律制度的缺失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衍生出的企业信用缺失现象展开讨论。

【关键词】法律制度;信用缺失;有效措施

许多国内外的经济法律制度学家普遍认为,经济法律制度变迁发生的实质上是打破旧的经济法律制度,从而建立新的适合经济发展的经济法律制的过程。进一步顺应经济法律制度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新制度需求的产生。受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限制,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输在了起跑线上,发展培育起步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晚,很多与中小企业发展有关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分散,并且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发展非常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由此也导致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现象极为普遍。这就需要在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推出行之有效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立法,加快建立健全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的步伐,积极引导和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在经济轨道上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的手段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目前较为普遍、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现有的法律制度的现状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区分是相对大型企业而言的。开始于2003年,我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所称的中小企业,我国正式出台的与之有关的企业立法是在十―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整企业关系的立法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从2000年到2009年间,我国政府先后共颁布了400多个单行法律法规。分别于2000年颁布了《供于鼓励和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主要为了激励社会和民间进行投资,充分发挥政府对风脸投资的导向作用;2004年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主要是为推动中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2005年颁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是为风险投资企业政策提供扶持的方式;2009年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拟创业板上市业的作出了相关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表面上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调整的对象,但同时均适用于中小企业。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现有的企业制度已经无法与企业发展的进程相互适应,随之出现了许多不适应之处,此时,也就需要把一些不合适、不利于发展的的法律法规及时的进行淘汰更换,及时作出整改,完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来说,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是法律制度大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宏观制度大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微观制度环境。21世纪的竞争既不再是技术上的竞争,也不再是人才的竞争,准确的说应该是各国法律制度之间的有利竞争。因为法律制度环境的短缺对我国企业来说将是一块无法回避的短板,同时是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也无法像其他问题那样,通过其他方式作出弥补。

二、法律制度的缺失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伴随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向前迈进,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表现最明显,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为此,本文除重点分析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外,还将阐述信用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从而进一步提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现象较突出

“诚信”一词既起源于古文,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新的话题出现。从古至今,我国商界就一直将“诚信”视作为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流的首要基本条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当下,对于重新强调诚信尤其是企业的诚信,主要是由于“诚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阶段,依然存在很多法律经济制度不完善的部分,之所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成为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主要和中小企业自身缺少一种强有力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目前,在中国现存的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现象极其普遍且非常严重。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逐一表现在商业、生产、营销、金融和财务等其他的方面。导致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分为内外两方面,外因是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政府法律制度规定上的因素导致;内因则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纵观全局,若要针对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进行治理,则应该从整体和部分两方面开始进行整改。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特别是融资信用的缺失和会计信息的信用缺失已经给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也进一步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蕴藏了潜在的危机。

2.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所引发的诚信危机。我国中小企业日益对商业往来中的诚信原则加以重视,目前,市场经济主要分为分部分:法制、诚信和信用经济,健全的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保持稳步运行的保障,是企业间达成商业交往的首要因素。在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因为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尚未设置一系列完备的诚信机制,尤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上,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的现象,由于企业间信用的缺失的已经突显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对各中小企业的经营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同时也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转的经济秩序,中小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究其诚信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有关诚信制度的立法和有关的法律制度关于信用缺失行为方面的监管,尚存在很多法律制度的漏洞,而且我国的法律制度一向对惩治方面不强调严厉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旧体制并未对中小企业的产权做出清晰而明确的定义,同时,各中小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的建设方面也较为滞后。正因如此,一些不公正、不平等的不良竞争的行为层出不穷,严重违反了我国一向推崇的企业的诚信原则。此外,由于我国当前的企业法律制度缺少一套统一的、健全的、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此类现象发生的最终结果,则会直接加剧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诚信危机。在此基础上,由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对诚信原则形成一份正确、充分的认识,若要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和竞争行为,仅仅只能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自律意识来规范。诚信危机已经在我国当下的市场经济建设中蔓延开来,并像病毒一样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需认识到解决信用缺失的首要前提和关键点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机制。最后,若想建立一种和谐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氛围,必须依赖已经成文的法律诚信制度,加大监管我国各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才能更好的壮大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诚信的建设对于化解诚信危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公司内外部的关系处于不确定

的状态

由于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公司瑕疵设立的规定非常的简单,一旦公司设立了瑕疵则会致使公司内外部的关系均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下,将直接侵害交易相对人与善意股东的的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到正常的市场经济的秩序。同时,从法理上来看,我国的《公司法》的总目标旨在追求社会的整体效益,并赋予了利益相关人启动消灭公司人格程序的权利,并剔除瑕疵设立的公司或尽早补正公司设立的瑕疵,以维护交易的公平、安全和经济秩序;但是,从制度经济学上来看,公司瑕疵的设立却片面的肯定了主义与否定主义的制度成本。将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和制度环境结合起来看,我认为肯定瑕疵设立公司的法人格,这样企业的法律效益则会更好,而对于一般的设立瑕疵,则应给予公司设立人瑕疵补正的机会,以维持公司法人格的延续。从而才会进一步使得公司瑕疵在实践中得以正确的使用,以维护公司相对人与善意股东的的合法权益。

三、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国内外法律制度的对比,我们发现,在国外,大部分的已制定的法律制度,更关注的是制度是否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针对性,以及是否具有灵活的可操作性;而反观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则缺少明确性、不够灵活,且可操作性也不够强,最重要的是无法适应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的现状。此外,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属于政府引进性制度的一种。我国政府曾希望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来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整合,像城市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农村信用社等的关闭和合并,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因此,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进一步中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完善信用担保的法律制度。此外,我国信用体系中的信用缺失,也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相关法律制度,将整个社会的信用信息加入到信用制度体系当中。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当下,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缺失情况较为严重,急需建设健全一套完备的企业法律制度体系。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各类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与其他大企业一样,对振兴中国经济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其他大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意义。而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盈利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代言人,我国中小企业的存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利用经济政策、行政权力和法律制度等多重支持进行的一系列调控的对象。而推动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的形成需要很多因素的构成,在最初这些法律制度是以基本的政策而出现加以实施的,只有在条件成熟后,应当将这些基本的政策上升为国家出台的法律制度。同时,这些支持一方面将我国政府提供的政策进行制度化和法律化,另一方面还大力推动和完善了许多立法部门的法律服务意识。

综合分析我国经济法律体制改革的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的缺失并不是个例,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的很多制度都是逐步进行完善整改的。但我国中小企业需要迅速建立健全一系列商业诚信体制,以此来更好更快的适应当今社会的经济生活,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价值取向和诚实守信的道德价值取向合二为一,这是企业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态势的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的必经之路。

参 考 文 献

[1]华绘.企业诚信与和谐社会[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2]刘珊珊.论企业的社会责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6)

[3]李志清.公司设立无效制度之价值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7)

[4]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5]郭磊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成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

上一篇:老人秋季锻炼五注意 下一篇:行动不便不用愁,床上一样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