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审美的书店

时间:2022-09-16 02:52:03

方所:审美的书店

走进太古汇,就恍若迷失在了奢侈品的光鲜陆离中,方所,就静悄悄地憩居在太古汇地下一层的角落,宛若摩登城市中心的原始山洞,以一种质朴、深沉的基调演绎了广州的城市文化。品牌与书店的结合,奢侈品商场中的文化空间,在众多偏僻、狭窄的小书店生存艰难的时候,方所却以“承载新阅读、新美学、新生活”的姿态登场。

1959年,英国小镇哈堡没有鱼和炸薯条,没有自助洗衣店,除了每个礼拜六晚放映一次外,也没有电影可看……寡居的弗洛伦丝试图改变人们的行事方式,决定开一家书店。但结果书店凄然倒闭,她生活了近十年之久的封闭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

这是英国作家菲兹・杰拉德成名小说《书店》的故事。如今,这一幕不断在中国的各座城市上演:光合作用在厦门倒下了,三联书店撤出了广州,风入松在北京关张了……实体书店正在城市中批量消失。

我们的城市真还那么需要书店吗?这些承载着光阴的书店,又该以怎样的形态融入电子阅读兴起与快速消费当道的城市文化?2011年11月25日,一家名为“方所”的书店出现在广州,带来了城市与书店新的故事。

诞生

2011年11月25日,方所正式开业――它戏剧性地发生在了光合作用和广州三联书店陆续关停事件之后。

走进太古汇,就恍若迷失在了奢侈品的光鲜陆离中,方所,就静悄悄地跻居在太古汇地下一层的角落,宛若摩登城市中心的原始山洞,在以一种质朴、深沉的基调演绎了广州的城市文化。品牌与书店的结合,奢侈品商场中的文化空间,在众多偏僻、狭窄的小书店生存艰难的时候,方所以“承载新阅读、新美学、新生活”的姿态登场,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实际上,方所是台湾“诚品”文化与大陆“例外”设计的共同产物。它的背后是大陆原创服装设计品牌例外,以及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两个对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极为敏锐的团队,在方所,试图呈现他们对城市、书籍以及新生活的全新想象。

2005年,“例外”的创办者毛继鸿人去台湾,第一次看到诚品书店,就发现了他想要做的事情,在这里,人们可以表现自己,可以聚集、交流和约会,可以分享更高品质的生活。“做时装还是做书店没什么差别,都是做一个人。”

那次台湾之行,只有短短的7天,他却在诚品书店待了4天,并背回来了21箱书。此外,还有一个梦想越来越强烈:把诚品书店引入大陆。

经过两年时间,8个月的筹建,毛继鸿与台湾诚品书店创办人之一、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执行长廖美立的团队建立了方所。

“方所”取名于南朝萧统的“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方”是十方世界,即是无穷多个世界;“所”是当下,此时此刻此地。“打开一个窗口看见一个宇宙,来到这个地方便开始行动。”

与色彩明朗和跳跃的其他商店门面相比,略显幽暗的书店大门,用了一棵600岁、长9米的老柚木。“方所”二字合二为一 ,拼接成图像化的房子,镌刻在老柚木的肌理中。入得大门,是一面用3吨黄铜打造的扭曲而褶皱的铜色大壁,像一张有褶皱感的山水画纸,蕴藏着国画泼墨式的浪漫主义。暖灰色亚光的清水石地转,一种温暖而沉静的氛围促使进入书店的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方所的主体部分,采用了福建“围屋”式的设计,前后书廊把所有人围住,创造出被书包围着的温暖感觉。100多个3米高的书柜,罗列着近4万种图书,每层每格的书架故意被调节成高低不一,传达着强烈的私人性。被围住的中央空间是咖啡区,其标识是一个冒号:一个陈述在等待另一个陈述。

诗歌,就像无处不在的音符,就连店员的围裙上,都印着周梦蝶的诗作――《刹那》:当我一闪地震于 我是在爱着什么时, 我觉得我的心 如垂天的鹏翼 在向外猛力地扩张又扩张…… 永恒――那间凝驻于“现在”的一点; 地球小如鸽卵,我轻轻地将它拾起 纳入胸怀。

最变幻莫测的场域莫过于书店中心的U形台:在开幕式时作为朗诵诗的舞台,闲置时,便有木箱堆叠其上,就像一个广场的公共空间,人们或驻足停留,或坐下阅读。

方所与诚品书店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的书籍和物件都是自营,方所的每一本书,都经过店员们挑选,“以艺术、设计、文学为核心,试图涵盖三地最好的各类出版品。”

方所和诚品相同的是,他们都将书店定义为多元的、动态的文化事业,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开创了书店与读者各种对话的可能。

自诞生之时方所身上所包含的多元化基因,就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店,当你坐在咖啡厅里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欣赏着夹在书籍《小妇人》之间的咖啡餐单时,映入眼帘的,是店内500平方米生活美学馆。

在美学馆的大石柱上,悬挂着120棵兰科植物,它们长在一种叫沙罗的木板上,蓬勃的绿色,仿佛一个迷你的热带雨林,让呆板的柱子充满了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书店中间的艺廊正在展示着汉生的“龙年正名”:南宋文人陈容的《九龙图》,北海九龙壁,与陕西民间窑洞《龙顶花》相映成彰,用中国水墨、壁画和剪纸艺术表现出民间、皇室和文人眼中的中国龙印象。

在方所的另一区域,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品牌的手工艺品,日本高岗地区具400年历史的锡器、具有300年历史的日本漆和纸、传承了八代具400年工艺的波佐见町陶瓷碗……生活美学馆植物,甚至是从种子开始培养,选取的都是广州没有的品类。植物的器皿是店员一件件淘来的,多由纸、铜、竹、石等天然物质制作,并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活化,让每一个器皿都朴素而不普通。

对于这样一个平台,毛继鸿并不希望人们去定义它,他和他的团队倾注的更多是一种文化与哲学理念。他称方所为“一个虚与实的结合”,是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有一个观念,就是去把它创造出来,最后让大家自己去感受方所是怎样一个空间。比如说它是一个概念店,或者一个复合店,其实都不对,它就是一个平台,一个空间,如果给它更多的包容性,会发现它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到里面去感受才能体会出来的。”毛继鸿说。

方所的营运总监谭白绢说,方所卖的是气氛,“因为你喜欢气氛,喜欢这里的东西,所以会想拥有它。你能在方所分享到一些东西,有所收获,即使什么都没买也没关系。而我们精心挑选的东西也不怕没人想把它带回家。”

慢生活

2月中旬的这一天,有演讲者在U形台上作着略为激扬的关于“龙”文化的讲演,那些自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阅读者,或在静心地倾听,或在台前两排长列的书架前慢悠悠地寻找。这样的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围炉而坐闲话人生的时代,细碎,又缓慢。

当书店里不只是书,还包括着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它就不再是只买书付钱就走的地方。

有人在咖啡空间里边喝咖啡边谈论着书籍,有人在台阶上细心地阅读,还有人干脆席地而坐,将嚣闹置之身外,偶然的抬头一瞥,便可看见书店中柱子上那句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这样的阅读体验并非网络和电子阅读可以比拟,也因此,谈到与网上书店和电子书的竞争,谭白绢表示并不太担心。一位读者曾与她分享方所与网络购书的差异:读者群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网络上卖得好的书很多都是成功学,如何一夜致富、快速学语言、学赚钱的书籍,买那些书的人都是很急迫的想赚钱的人,他们也同时需要更低的折扣。

“会在这里挑书的人,也不见得要一夜致富,如何用最少的努力赚到最大的报酬。总有一些人喜欢这里,喜欢一页页,一个字一个字进到书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境。这是不一样的氛围、速度和感觉。”谭白绢说。

那些慢生活节奏的感受已离我们而去,离城市而去。人与书的悦然相遇,可以摆脱那些日常的繁杂与工具理性,书店,确是一个心灵之所,哪怕它是短暂的。

城市

一个书店固然不能重置一个社会,重置一个时代,但它却能让人找到生存世界中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心灵包容感,在热度之外找到一个城市的温度。

如同罗浮宫对于巴黎的意义,一个设计感好的阅读空间,也可以成为在高楼大厦之外城市的另一个心理地标。

“繁华浮躁之城多了一处静谧”、“广州文化人找到留下来的理由,香港人找到了来广州的理由”。方所的开业,微博@方所文化也火了起来,很多人在微博上留言。

对于广州与书店的联系,台北诚品书店创办人之一廖美立说,广州是个充满可能性的城市,包容、活跃的,更有强大的庶民文化,所以是值得尝试的。纸质书和实体店带给读书人的那种特有的感觉,她坚信是不会被取代。

“在一个城市中,必须要有一个实体的平台,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声。”毛继鸿则希望方所可以给作家一个安定的家,让他们可以在这里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对话。

毛继鸿对广州文化有不同的认识。他觉得广州是个很有文化传统的地方,至今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在小巷里都还能见到民众祭祀天地,这种尊重传统的心意在其他城市是很少找到的。这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书店本身就是城市文化温暖的象征。

“我也无法想象它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它一定能给这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审美上带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地标不应仅仅是高楼大厦,也不能仅仅是名胜古迹,“书店应该是最具温度的城市地标”,毛继鸿说。

访谈

谭白绢 中国财富

中国财富:方所为什么会选在广州太古汇?

谭白绢:本来也有打算开在北京、上海,但没找到合适商场。太古汇恰好有1800平方米的地方,但由于这块地方有三根结构柱子,整场所有管道都在顶上,是卖场最难卖的地方。我们一看,觉得能设计成展览空间,便答应了。

中国财富:这个文化组合体的空间是怎么设想的?

谭白绢:我们想打造一个文化创意者共同享有的空间。由于三根结构柱不能动,所以先用它们设计了艺廊的部分。然后定中间的基调,用前书廊的概念呈现方所书院的文化活动。因为服装是我们的主要品牌,所以放在进门的左手边。然后我们考虑什么样的氛围是温暖的――被书包围的感觉,因而采用了福建围屋的设计,做出了后书廊。中间便是可以供大家分享交流的咖啡区,正对面的展区便给了其他所有的设计品牌,可以在喝咖啡的时候欣赏这些美好生活的设计。并且,挑选书籍时就不会受到这两个场域的干预。

中国财富:你最满意哪一处设计?

谭白绢:每一处我都喜欢。有一个加拿大记者问我主销产品是什么,我愣住了,其实每一件产品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就像例外的每一件衣服的细节都经过很多努力创造出来一样,我们这的咖啡全部是手冲单瓶咖啡,植物选的都是广州没有的品种,连盆器都是自己淘的,请人家做的。这些植物做出来只有一盆,不会有第二盆一样的。

中国财富:方所如何选书?

谭白绢:美学、艺术、设计、人文是我们的主体,在这个大项目下,我们找寻所有能搜寻的渠道:大陆、台湾、香港和外文。虽然我们做的是精品书店,但价格并不贵,其实我们推广读者是大众。这里买书超过3本可以打8.8折的优惠是长期的,像外版书和台版书,打8.8折和在台湾买书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中国财富:方所有没有发生一些好玩的事?

谭白绢:一开始,因为没有明显的收银台,大家以为我们是博物馆、图书馆,不要钱的,很好笑。于是就告诉他们,我们的东西还是要卖的。因为出版社不接受看坏的书,我们又不想贴太多告示牌,就逐渐宣导,必须要结账才能来咖啡馆,必须要保护书。要慢慢建立卖场秩序,我们每本书只有2-3本副本,有人看到第一层书那么旧,还问这是试读本么?我说所以书店难为啊。

中国财富:比起台湾诚品,你觉得方所有什么不同?

谭白绢:方所更有让人停留下来的感觉,很多细节的处理上更稳重、成熟,也更能体会到老板想要做的事情。我在诚品做了4年半,或许当初是一份喜爱的工作,而在这里更有一些社会责任,我们想让方所成为一个小小的影响力,作为起点。

中国财富:为什么选择投身于一个书店?

谭白绢:我喜欢分享,文化就是一种分享,我喜欢不需要用语言交谈式的分享,大家都在这里心领神会。其实,卖书是没有孽障的行业,销售总是会带着一点骗人,卖的价值可能过高,只有卖书这件事情对人绝对不是坏事,至少在我手上,绝对不卖一本坏书。

上一篇: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下一篇:鸟再飞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