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急慢性腰痛、腰肌劳损、腰扭伤31例

时间:2022-09-15 10:56:50

针刺治疗急慢性腰痛、腰肌劳损、腰扭伤31例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3-0107-02

【关键词】针刺疗法;腰痛;腰肌劳损;腰扭伤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为保障人民健康、治疗各种疾病起了积极的作用。针灸学治疗疾病方法简便,临床适应证广泛,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深受人民信奉。

近年来,针灸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特别在针灸治病及经络实质的研究等方面都有所突破,针灸学、经络学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经络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身体的某一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另一部分,也可影响到全身出现不同症候和体征,而刺激身体体表的一定部位(腧穴),可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历代医学家根据腧穴的主治功能,进一步联系到针刺时针感的传导路径,并结合腧穴对脏腑疾病的治疗效应,进一步推论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联系,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学。

经络学阐明了人体的脏腑、器官、组织靠经络联系,靠经气灌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原理,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理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它与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紧密联合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祖国医学临床治疗,特别在针灸学科的辩证施治上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经络学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脉、五官九窍以及皮、毛、筋、骨等器官,它们所以能保持均衡的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皆有赖于经络纵横交错,贯穿其间。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和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传导作用,当外来邪侵犯人体时,如经气卫外功能失常,病邪即可沿着经络通路内传脏腑。《素问・皮部论》篇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入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譬如:风寒湿邪入侵经络或气、血、痰,湿瘀阻经络均可产生肿痛。中医讲:不通则痛。如经络久痹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无以为养,则可出现麻木、疼痛,甚至偏枯、萎废等症。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疼痛,因为腰为肾之府,胡腰痛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

腰痛一证,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就指出:“腰为肾之府,转摇不能,肾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素问・刺腰痛篇》认为腰痛属于足六经之病,详细阐述了足三阳、足少阴、足阙阴以及奇经八脉为病所引起腰痛的病症,并介绍了使用针刺的治疗方法。

早在《内经》中还详细地论述了腰痛的性质、部位和放射范围。腰痛的性质可分为:腰痛如折,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素问・至真要大论》等,腰痛如筋肉牵掣强急的腰痛,见《素问・热论》、《灵枢・百病始生篇》等,腰痛的部位和放射范围,腰背痛是腰痛引及背部,《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虚,故腰背痛而胫酸。腰脊痛是腰痛引及脊柱。《素问・标本病传论》说:“肾病,少腹、腰脊痛。”腰椎痛是腰痛引及臀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锢,腰椎痛。”《五常政大论》认为腰椎痛是由于“湿气下临,肾气上从”,早在《内经》中对腰痛症状的论述极为详细。

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统称为腰痛,又称为腰部劳损。腰痛的类型很多,大致有韧带劳损、筋膜劳损、腰肌劳损、第三横突综合征及梨状肌综合征等,中医认为腰痛除与肾脏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外,风、寒、湿等外邪的侵袭,跌扑闪挫的损伤,都可导致腰部经脉气滞血瘀,产生不通则痛的病变。腰痛多为隐痛,时轻时重,经常发作,休息减轻,病情往往与天气有关,常在阴雨寒冷季节加重,病变部位常触及多处有压痛点,并可见肌肉痉挛拘急等。

笔者从2004~2006年运用传统的经络学、针灸学,治疗急慢性腰痛、腰扭伤、腰肌劳损31例,临床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5~60岁,30岁以下者6例,31~40岁19例,41岁以上6例,此病以青壮年多见,病程最短5~10d,最长10~20d左右。

2 治疗方法

选穴:急性腰扭伤,主要选经外奇穴腰痛穴治以舒筋止痛,壮腰活络,人中治以宁神镇痛,委中治以舒筋利节。慢性腰痛、腰肌劳损选穴:肾俞穴治以滋阴壮阳、补肾益气,气海俞穴治以培元益气、强壮腰膝,大肠俞穴治以通肠利腑强壮腰膝,腰阳关治以强腰补益,腰眼穴治以益肾壮腰。针灸时病人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15~20min,并在针刺穴位加拔火罐,每天治疗1次,直到临床症状消失而结束治疗。

3 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3~5次痊愈者12例,5~10次痊愈者9例,10次以上痊愈者10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0岁,工人,该患就诊前1d晨起提水,因用力不慎腰部疼痛难忍,转侧不利,腰痛逐渐加重,不能直立行走,活动受限,后来我院门诊就诊,经检查X线拍片,诊断为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医生嘱患者卧床休息,口服活血化瘀止痛药,症状有所缓解,后来我针灸科治疗。

首先给选经外奇穴腰痛穴,留针15~20min,后给以肾俞、气海穴、腰阳关、委中留针15~20min,并在穴位加拔火罐,起针后患者自觉腰痛明显减轻,连续治疗5~10d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归于痊愈。

5 体会

在选穴中肾俞、气海穴、腰阳关、委中,急症可以加经外奇穴,可以补肾、舒筋、治血、壮腰、止痛使之归于正常。

治疗急慢性腰痛、腰肌劳损,笔者根据中医学、针灸理论与经络分布走行,使病变的部位得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收稿 2008-12-05]

上一篇:餐饮从业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 下一篇:猩红热流行病学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