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下)8.催芽管理

时间:2022-09-15 09:22:00

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下)8.催芽管理

8.催芽管理

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大棚内温度控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尤其在菌袋密集程度高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高温“烧菌”。“烧菌”的菌袋再遇高温、高湿,很容易造成一片“绿海”(绿霉污染)。

菌袋开始挂袋2~3天内,不可以浇水,温度要靠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调节,使温度控制在20~25℃。往地面上浇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待2~3天菌袋菌丝恢复后可以往菌袋上喷水,每天进行间歇喷水,使湿度达到90%。在此阶段切忌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两次,持续7~10天,直至耳芽成绿豆大小。

9.耳片生长期管理

子实体边缘分化出耳片,并逐渐向外伸展。此阶段应逐渐加大浇水量,加大通风量,喷水尽量喷雾状水。为保证耳片黑、厚,要适当控制耳片生长速度,原则上棚内温度超过25℃不浇水。早春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之前进行间歇喷水,5月后一般在下午5点至次日7点之前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采取间歇式浇水,浇水30~40分钟,停水15~20分钟,重复3~4次。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及遮阳网卷到棚顶进行通风和晒袋。正常情况下,喷水后通风,每天通风3~4次,天热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温度高、湿度大时,还可通过盖遮阳网、掀开棚四周的塑料膜进行通风调节,严防高温高湿。

10.采收及转潮管理

当黑木耳耳片长到3~5厘米,耳边下垂时就可以采收(5~6成熟)。大棚内吊袋栽培黑木耳,一般在4月中旬至下旬即可采收第1潮黑木耳,在5月上旬采收第2潮黑木耳,比全光地摆栽培提前25~30天。采收木耳后,将大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至棚顶,晒袋5天左右,然后再浇水管理,即“干干湿湿”水分管理。晒袋管理是避免耳片发黄的关键措施。不见光、温度高、耳片生长速度过快是耳片黄、薄的主要原因。一般第1潮黑木耳每袋可采干耳20~25克,耳片圆整、正反面明显,耳片厚、子实体经济性状好。第2潮耳管理方法与第一潮耳大致相同,高湿度、大通风是关键技术。一般可采收3潮耳,每袋产干耳40~60克。

11.菌袋落地采顶耳

待采完2~3潮耳后,如果菌袋仍然比较硬实、洁白,说明菌袋内的营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转化,这时可以将吊绳上的菌袋落地,在顶端用刀片开“+”或“#”字形口,然后在棚内密集摆放,早晚浇水4~5次,每次浇水1小时,停浇30分钟,这样每袋还可以采干耳10~15克。(全文结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王延锋 邮编:157041)

上一篇:仓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综合评价模糊算法研究 下一篇:胡麻生育期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