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的法理思考

时间:2022-09-15 08:45:13

隐性采访的法理思考

隐性采访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常被人称为暗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考察记者暗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采访手段,它是新闻史上激烈的报业竞争所催生的。

隐性采访近年来被新闻媒体广泛采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滥用隐性采访、侵犯被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违反记者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上也始终处于一种法律和伦理的悖论、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悖论之中。隐性采访所引起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准公权和私权的冲突与平衡都是无法回避的。

隐性采访中的权利冲突

隐性采访一方面具有无可辩驳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稍超越法律的界限就可能侵犯被采访对象的某些权利,以致引起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隐性采访中所面临的权利冲突实质上是准公权和私权的冲突,是公众的知情权、媒体的舆论监督权、采访权与个人的人格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

采访权、监督权与公民知情权的冲突。新闻自由是记者的基本权利。我国虽然现在还没有出台新闻法,但《宪法》对新闻活动的方向和公民从事新闻活动有明确的原则规定。1982年的《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依照上述法律条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记者,享有一切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并享有记者职业的新闻自由权。新闻自由权首先是采访报道权,其次是舆论监督权,舆论监督权源于公民的监督权。

知情权是公民对与自己有关的事务或感兴趣的事务以及公共事务接近和了解的权利。在任何采访中,被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的目的都会有知情的愿望,出示记者证,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是记者的义务。知情权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基本的权利,它既是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又是他们的自然权利。很显然,知情权包括公民拥有知道自己被采访的权利。隐性采访在满足公众“知”的需要的同时,侵犯了个体(采访对象)的知情权。而公众的知情权是个体知情权的集合,很难有一种恒定标准对公众的知情权和个体的知情权进行价值比较与取舍。

监督权、采访权与公民言论自由的关系。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采访是媒体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和代表人民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可是在隐性采访中,记者通常隐瞒身份或又不告知对方采访目的,被采访对象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他们愿不愿意表达或在多大范围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都被忽视了,而言论自由包括说还是不说的自由、如何说以及说什么的自由。

采访权、公众知情权与公民人格权之间的冲突。隐私权是隐性采访中最常见的侵权客体,是最易遭到侵害的人格权。实践中隐性采访与侵害隐私权的界限也最难把握。隐私,是公民个人不愿公开的与公共事务无关的个人事务。隐私权是公民享有保持隐私不被非法公开的权利。由于个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分离,所以隐私权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既确定又不确定。在不同的场合,隐私的边界会发生变化。

隐性采访的法律边界

隐性采访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尚属空白,但其法律界限应包括以下几点。

“隐身”的限制。记者不应装扮成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违法犯罪的嫌疑人员、改变其固有自然性别角色的人员。

角色限制。在隐性采访中,记者应以观察者或是一般性的第三者身份介入,不应成为新闻事件的决定性力量,更不能干涉事件的发展、影响事件的进程(制止犯罪除外),否则,就有制造新闻的嫌疑,媒体的社会公信度和权威性就会受到影响。

职权限制。记者采访是职务行为,而不是执法行为。隐性采访是采集新闻事实,而不是收集犯罪证据,记者没有国家法律赋予的冒充“有犯罪嫌疑”当事人的特权,记者不是公安人员,不具有取证、刑事侦查的职权,不得设置圈套,引诱甚至教唆犯罪,应该搞清定位,不可越权冒充角色搞暗访。

采访工具限制。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国家严禁使用《国家安全法》所禁止持有、使用的特殊器材进行偷拍偷录。《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在这方面记者也不享有特权,现在记者使用的采访设备越来越先进,记者一定要注意避免触犯国家法律。隐性采访的可以概括为四大类:不得涉及国家机密;不得涉及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各种公民的隐私;不得违背保护未成年人和保障妇女权益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如何使用隐性采访

由于隐性采访也有自身的弱点,故不能滥用。具体来说,采用隐性采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隐性采访常用于批评、揭露性报道的采访,有时甚至要深入到不法分子或敌对分子之中,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要争取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和协助,做一些必要的防范准备,这样可以减少记者所面临的风险,使记者放开手脚去开展工作。

2.隐性采访靠记者本人的独立活动,得不到采访对象的支持协作,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充分的准备,能够吃苦,有知难而进的精神。

3.运用隐性采访搜集资料时,由于大多材料无处核实,有时受记者的视野和知识的局限,所得的素材未必完全真实,所以记者采访时更要谨慎,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务必要把新闻事实搞准确。对一些有争议的敏感问题采访时,如果条件许可,记者要尽可能地采用笔记或隐蔽的微型录音机进行记录,以防日后可能发生的新闻诉讼。

4.在党纪国法的范围内行事,遵循社会秩序,避免故意的欺骗行为,遵循伦理道德标准。注意考虑和防止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最好把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结合起来,或者稿子完成后,让对方过目,征求对方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戚鸣:《实用新闻采访》,《中国记者》,2005(8)。

(作者单位:焦作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 下一篇:试论新闻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