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2-09-15 07:14:20

关于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开始了新课程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了核心内容。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希望能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我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2010-2020)》,在这份新时期的指导文件中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和能力,会影响到学生以后阶段的学习甚至是工作,因此,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多年来,在全民享受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上至国家、下至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都非常重视。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的对象、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变化,或者说有些是过去没有加以重视的,需要弥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每一位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当前本学科的素质教育如何实施进行探讨,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真正地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首先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因此,发展和提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习和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指引教师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而言,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就数学教育的性质、数学教育的未来、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提出新的和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案不断提出,创新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一些文献就中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表达了这样一些思想,即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我们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要考虑素质教育的人文需求,要跳出仅仅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待小学数学教学的旧框框,应从整个教学系统以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融合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说明,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意味着必须将小学数学教学摆到塑造一代人的系统工程之中,必须着眼于各科教学的协调来加强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和“育”的融合,“教”乃传授学生知识,“育”乃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即教书育人。

二、改变评价体制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估方法,改变评价体制,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抛弃评估学生单纯依赖学习成绩的误区,多角度、全方面来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全面发展,避免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真正地培养出素质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成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质量。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这时所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要求来培养教师的,即从学识和品德两方面来说明一名优秀教师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学高为师”指教师学科知识丰富,要求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小学数学的教学性质、任务和要求。例如,熟悉教材中每一章节什么是基本要求,什么是中等要求,什么是较高要求;哪些知识点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哪些锻炼抽象思维;哪些内容适合用图片、模型来讲解,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等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与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学注重过程,而不局限于教学内容本身。教学过程旁征博引、语言风趣,用简单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用复杂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延伸来展现知识的魅力,给学生以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展和更新,这包括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有关数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方面的知识。目前在素质教育方面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总结、积累和创新,在与有经验的教师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实践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创造性地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并组织好教学。“德高为范”是指教师本人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爱护和关心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幸福的,注重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成功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内心和谐的良好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各个层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不管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大相径庭。首先,现代化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大多都涉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细、更新,大多数知识还很抽象,甚至是微观世界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一张嘴加上一支粉笔,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接受这些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就非常难,往往是教师讲了很长时间,学生仍然一脸迷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便能很好地克服这个困难。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造力,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喜欢这门学科。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从产生至今已迅速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新要求,对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来说,也应该有新的目标,我们要主动适应时展的要求和需要,不断去研究、改进我们的教学,从而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如何深化小学体育教学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物理课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