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质矿产勘查的技术方法

时间:2022-09-15 04:09:53

探讨地质矿产勘查的技术方法

摘 要:今时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现阶段的地质矿产勘察及找矿技术仍有一些不完善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地质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关 键 词:地质勘查;勘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技术发展迅速,为地勘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过程中,资源开采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发展,有效减轻了国内市场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对地质矿产勘查技术的科研创新也成为了国际资源开采业着重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原则

1、规划合理,适当超前

在勘查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以及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将地质勘查基础性现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将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提前操作10~15a左右。

2、勘查工作的合理布局

结合财产分布规律,作为勘查矿产资源的重要保障,合理布局勘查工作应被重点关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勘查部门一定要与我国的地形地质情况实施充分结合,清晰掌握我国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将其作为依据对勘查工作进行合理布局。另外,在实际勘查和找矿过程中,还需要与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利用以及城镇化格局相结合,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为商业性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发展实施引导。

3、勘查能力的增强

由于我国的勘查能力相对落后,使得我国勘查工作受到较大制约,所以,我国应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应对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加大,转变地质区位优势为科技创新优势。其次,我国还应完善成矿理论体系,实现地质勘察技术的有效发展,改善我国目前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不但如此,还需要对相关人才实施大力培养,构建一支管理认真负责、体制完善以及素质较高的勘查队伍。

二、地质矿产勘察技术方法分析

1、区域矿产调查

区域矿产调查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查明工作区各种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规模、产出规律,圈出进一步工作地段和远景区,进行成矿预测,指出找矿方向,根据控制程度估算部分矿床相应级别的资源量。

区域矿产调查可按国际分幅图幅、成矿区带、行政区及其他选定的特殊区部署,亦可进行以单矿种或矿组为主的调查。不同比例尺的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不同。实际野外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原则是以面为主,点面结合,重点检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整理工作区内各类矿产资源资料和相关的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资料,有重点地开展地面物探、化探工作,有选择地进行矿点检查,物化探异常检查,自然重砂和物化探异常加密取样,开展成矿规律研究。

2、GPS在找矿中的应用

利用GPS技术来布设控制网,点位的分布情况视具体的工程需要而定。一般来说,工程控制网的范围和点位隔距都不是很大,点位选择的灵活性较小,埋石时由于点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以机动处理。而当测区范围不太大时,点位可以灵活布设,而不必考虑点距及点的通视,给测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般来说,区域面积在100km以内的测区,联测5-7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就可以了,而区域面积在100km以上的测区,联测8-12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便可以通过高程拟合的方式来取得所有控制点的高程,必要时可以进行水准面的精化来使已知高等水准点分布均匀,GPS拟合高程也能够达到相应等级的水准高程的精度。

使用GPS技术布设控制网是测量作业方式的革命性飞跃,不仅提高了测绘精度,减轻了劳动强度,带来了效益的极大的提高,也直接方便了后期的施工测量。由于GPS所具有的精度高、全天侯、测站间无需保持通视等优点,目前已大体上取代常规的测量方法,成为了建立各级控制网的主要手段。国内外实测资料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缩短了工期,用GPS技术来建立控制网,外业费用可以节省约70%-80%左右,而且随着GPS接收机的性价比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还会显著地提高。

3、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运用

GPS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高效率测量方法,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定位技术,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GPS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者是几台接收机置于流动站上,利用差分原理,也就是说使用地面基站为接收和解算差分发送差分信息的原理,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坐标。GPSRTK测量技术精度高,没有累积误差,工作模式较为简单、定位速度高、操作方便,不需要通视,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和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的效率。

运用GPSRTK技术在矿区勘查中放样时,因为矿区的地形都很复杂,通视情况弱,而GPSRTK可以进行远距离作业,速度快并且不要求通视,操作方便。工作时,以一台架设在相对较高位置的GPS作为基准点,周围50m范围内不得有信号塔、高压线等干扰,选择一个已知点作为控制点来布设流动站,可以是一台或者是几台GPS接收机,利用电子手薄上的“点放样”或者是“线放样”功能进行工作。通过电子手薄的提示信息,测绘人员便可以迅速地找到放样点,节省大量外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GPSRTK技术在矿区地形测图中的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矿产勘查详查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测绘方法不仅要先布设图根点,并且还需要在通视条件下去测量碎部点,而矿产勘查区域基本上都是高山地带,地形复杂,这就增加了测绘的难度,作业时间长、效率低下。而GPSRTK技术不要求点间通视,测图时,甚至只需要一个技术人员背着仪器在要测量的碎部点停留1、2秒,同时在电子手薄上输入特征编码,点位精度符合要求后,把所测的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测定后,由专业的测图软件即可完成所需的地形图。

4、遥感找矿

遥感技术可以将地质组分分布情况高效提取。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能全面的分析地质资料信息,辨识出成矿有利的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产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应用依赖广泛的测绘工作,以获取地质背景信息、相关的矿物矿化信息。在获得矿物蚀变波谱特征的基础上,地质工作者应对照勘查区域内矿石或矿化带露头较好的地区,寻找潜在矿产资源的赋存区域。利用遥感技术识别并获取潜在成矿区域的信息,同时利用环形或线环形构造原理,可以更快地发现成矿区。在金属矿产勘查及预测方面,遥感已从线性影像和单一构造的航片解译,发展为针对目标矿种潜在成矿区域优化识别、多元综合信息和综合地学图像信息处理、矿石波谱特征和矿化蚀变等多方面应用。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我们需要研究更先进的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丰富的矿产资源含量的地带,从而更好地实现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机遇,应对日后面临的新挑战。

参 考 文 献

[1]杨联荣,郭峰利.新形势下浅析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23-24.

[2]郑家贵,等.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3,5:271-272.

上一篇:探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下一篇: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