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时间:2022-09-15 03:42:01

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又能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从而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一、创设愉快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是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热爱学生是人类复杂的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结晶,人们把它誉为“点燃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焰、”“开启心扉的钥匙、”“开发学生心智的能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直接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诱发下产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融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就是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上某科课,相反,也有的学生因为换了新老师而愿意上这一科的课,从而成绩日益上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对所教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平等、民主地与学生交往,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求知兴趣自然的就会提高,在愉悦中学习,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记忆就会事半功倍。教师才会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好玩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为了教学目的,去泯灭孩子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寓教于乐,以趣促思,让孩子在玩与动中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时可针对所教内容设置一些思考容量大、综合性强、层次性高、有递变性的题目,让学生限时抢答完成,通过抢答和争论去获得结论。然后一起去做与之有关的游戏。这样,学生能大胆地表达思维过程,思路清晰,结论正确。在这种情景下,老师适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将学得准记得牢,同时鼓励一题多解,让其他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结论。这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之后,教师再画龙点睛:讲出传统方法解题的注意事项,巧解法突破的表达过程,使学生达到思维高潮,得到思维的升华,充分享受求知的乐趣。

3、导课新颖,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因为刚上课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抑制状态,还没进入学习角色,如果这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用一些别开生面的形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趵突泉》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愿望,我特别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在优美的古筝乐曲的陪衬下,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醉人的画面,配上教师优美的画外音,学生立刻被这朦胧的、神秘的景色所吸引,禁不住自言自语起来“真美啊!”“这是哪儿?”“是蓬莱仙境吧?”我适时切断录像,在学生的声声叹息中引入正文:这不是蓬莱仙境,而是人间的仙境,济南三大名胜之首的趵突泉,今天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的笔迹去领略趵突泉的瑰丽与神奇。声音与图像的结合给了学生强烈的印象,烘托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趵突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1、对于那些兴趣容易激发却难以持久的学生,可逐步要求他们长时间地坚持一项活动,做到不受其他更有趣活动的引诱,使兴趣趋之稳定。如:通过画画、练书法这种方式让他们的情绪沉淀下来,不再浮躁,逐渐的对某一方面产生持久兴趣,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

2、对那些有自卑感的后进生,他们对课堂教学已难以提起兴趣,甚至于逃课上网吧的学生,追其原因他们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造成的。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可塑性。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影响着他们,侵蚀着他们的心灵。怎么把他们从网吧里拉回来,重新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已成为一大难题。对此,社会各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就要求老师用爱心唤醒他们,不能像家长一样,急了就又打又骂,要用真情去感动他们,让他们重新回到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来。对他们既不能绷着脸训斥,也不能只讲大道理,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要适当地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或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可设计开展“体验母亲”“我是校长助理”“假如我是残疾人”等系列德育活动,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理解母亲育儿的艰辛,体验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付出,体验自己是一个健康人的幸福,从而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让他们从而自爱、自重,加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三分钟,或许由于刚上完上一科的课,思路一时还未能转过来,或许由于课间休息,放松了十分钟,兴奋的心情还未能平复,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不能迅速集中而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这时如果匆匆开始讲课,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就可以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个月或半学期后,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越来越好。课前,要上讲台的学生为了自己的演讲或介绍更吸引人,都做了精心地准备,反复修改讲稿,并构思与众不同的表达辅助手段。课前三分钟,看似占用了一些时间,但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但是,教师要注意督促和引导学生尽量做到集体参加,不要总是个别学生在准备、在发言,从而更加大了班级学生两级分化的距离,要让好学生带动差生,增强团队精神,让整个集体鲜活有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不平凡而有价值的意见或问题,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坦诚的真切的鼓励,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毫无顾虑地自由活动。

兴趣――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投其所“好”,促其乐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祖国美丽的语言文字中遨游,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不断开拓创新,打开科学的大门!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情感教学的渗透 下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