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

时间:2022-09-15 02:22:23

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

摘 要: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HP阳性的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铋剂四联疗法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10天后,停药4周检测Hp根除率。结果: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为90.6%,铋剂四联疗法组HP根除率为86.7%。两组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铋剂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治Hp疗效相当,均可替代传统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序贯疗法 铋剂四联疗法

目前研究已证实,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诸多消化系统疾病均与Hp感染相关。我国第四次Hp共识意见指出,对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早期胃癌术后、慢性胃炎伴萎缩等患者,推荐根除Hp[1]。但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传统三联疗法的根治率明显下降,已经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序贯疗法是近些年国际上推荐的根除Hp新方案,大量对比研究显示疗效优于传统三联疗法[2]。在HP高耐药率背景下,铋剂四联方案的疗效再一次得到确认。本研究选取15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疗程相同的两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258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尿素酶试验或13C呼气试验检测明确为Hp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符合下列条件:①年龄18-70岁;②胃镜检查证实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尿素酶检测或13C检测证实Hp阳性;③排除治疗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排除存在肝、肾、心、脑血管疾病活动期者;④排除2周内曾使用PPI或4周内曾使用抗生素、接受过根除Hp治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治疗组75例和铋剂四联组75例,两组患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序贯治疗组:前5d 埃索美拉唑40mg+阿莫西林1.0g每日两次口服,后5d埃索美拉唑40mg+克拉霉素0.5g+替硝唑0.5g每日2次口服。

铋剂四联组:埃索美拉唑40mg+枸橼酸铋钾22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口服,疗程10天。

1.3 疗效判定

停药4周后,行13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行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根除Hp情况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6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75);对照组有3例恶心、口苦,5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8/75),均未影响继续服药。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Hp感染率总体很高,成人中感染率达到40-60%。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与胃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根除Hp直接关系到这些疾病的转归。近年来随着HP耐药菌群的不断增加, 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传统三联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根除率已远低于80%[3],故选择有效的根治HP的方法成为消化病研究的热点问题。意大利De Francesco医生等提出的序贯疗法,由于其疗效明显高于传统三联疗法而备受临床医生关注。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考虑可能与抗生素先后给药顺序有关。在强力有效的抑酸环境下,阿莫西林单药能够获得至少50%的Hp根除率,并能减少患者胃内细菌的负荷量,阿莫西林对Hp的细胞壁及破坏作用,保证了克拉霉素的泵出通道,从而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细菌对后续药物的敏感性并降低其耐药性[4]。大量的荟萃分析表明,铋剂在根除Hp治疗中,含铋剂方案与不含铋剂方案的不良反应相比,仅粪便黑色有差异,提示短期(1-2周)服用铋剂有相对高的安全性。因而,近些年面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的挑战,铋剂四联疗法再次受到重视,且疗效得到确认。铋剂联合使用抗生素对Hp有较强的抑制和根除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克拉霉素耐药,且可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增强胃粘膜的保护屏障[5]。

本次研究中,序贯疗法和铋剂四联疗法均可获得较高的Hp根除率(>85%),且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因而在抗生素高耐药率(>15%-20%)地区,可推荐序贯疗法和铋剂四联疗法代替传统三联疗法作为根除Hp的一线方案,这与国外最新的Maastricht-4共识意见也是一致的[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12,51(10):832-837

[2] Gotta L.Vakil N.Leandro G.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or tri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adults and children[J]. 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12):3069-3079.

[3]Yan X,Zhou L,Song Z,et al.Sequetial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acation in adults compared with triple therapy in China: a multiplecenter,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bstract). Helicobacter, 2011,16(Suppl 1): 87

[4]De Francesco V.Zullo A. Margiona M.et al.Sequential treatment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does not share the risk factors of triple therapy failure[J].Alimet Pharmocol Ther.2004.19(4):407-411

上一篇:阿奇霉素联合黄连素治疗急性肠炎50例的临床分...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