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君:我给白求恩当过助手

时间:2022-09-15 01:26:57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在铜仁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住着一位年逾九旬的老红军战士――黄健君。当他用略带陕北味的口音唱出熟悉的旋律,眼中仍流露出对那段戎马生涯的眷恋。

黄健君,原名王尽忠,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因生存所迫改嫁异乡,他只得与祖父祖母相依为命。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陕北,11岁的黄健君听闻红军能让穷苦人当家做主,便想报名参加红军,但部队看他年纪太小没有答应。

有一天,黄健君放牛时路过红军驻地,听见几个红军在议论说有紧急情报需要送出去,但部队派遣的两名送信员都牺牲在敌人的严密防控下。情况紧急,黄健君自告奋勇地接下这个极度危险的任务。他藏好信件,一身放牛娃打扮,手里拿着鞭子赶着牛出发了。快到敌人戒备区时,黄健君开始哇哇大哭,一路抽泣着到了盘查点,他上前询问敌人有没有看到牛,说自己是地主家的放牛娃,牛走丢了一头,回去没有饭吃,还会被打,缠着敌人放他进城找牛。敌人见他衣衫褴褛,年纪小,没有怀疑就放他进了城。黄健君用这一招顺利地骗过了敌人,将信件安全送达,立了一功,也因此如愿加入了红军,被分配到红军第15军任宣传员。

1938年春,白求恩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延安,后赶赴位于五台山区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此后,在白求恩身边担任勤务兵的黄健君就常跟着他上手术、当助手,帮着给伤员换药、洗绷带,慢慢地学会了很多护理知识,成为八路军115师的一名卫生员。自此之后,他总是战斗在前线,救死扶伤。

“白大夫常常要在病房待到大半夜,中间除了上厕所从不休息,病人们也都很喜欢他,老是念叨:‘白大夫来了就好了,病就有希望了’。”黄健君说。有一次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伤员的血突然喷出,溅了白求恩一脸,他也顾不上擦。后来,见伤员失血过多,白求恩就挽起衣袖,让护士抽他的血为伤员输血。白求恩还倡议成立志愿输血队,志愿队员用自己的鲜血,换回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1939年,黄健君所在的卫生所遭到日寇的轮番袭击,在所长失踪的情况下,黄健君临危不乱,照顾200多名伤病员,几经周折找到部队,因保护伤病员有功被提升为看护长。

1946年,军队进攻热河军区。一天夜里部队遭敌突袭,时任军区卫生部护理班长的黄健君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巧妙地将敌军火力吸引开,迅速率部突围,使该部当时仅有的两件重要手术器械得以安全转移。

在一次次战火的磨练中,黄健君多次身陷险境,每次都凭借机智勇敢化险为夷。他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经历了北京和平解放、南下剿匪等历史大事件,历任中国人民十一纵队卫生所、48军后勤处卫生所所长、48军卫训队队长等职。1957年,黄健君从广东转业来到铜仁,先后担任铜仁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地区卫生局副局长等职,直到1983年11月离休。

上一篇:学习就业“零距离” 下一篇:打造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