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使命与前途

时间:2022-09-15 01:19:10

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使命与前途

摘 要 地方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发展的期望,在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中,地方教师培训机构必须给予自身准确的定位,认清目标,找准突破,为地方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地方教育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教师进修 培训机构 使命 前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教育目标与基础教育的现状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传承文化、传授知识、增长能力,来开发智力、启迪智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创造并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达到自由无碍的境地。然而,由于未能切实处理好培养人才和进行教化、或者说未能处理好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异化,教育异化现象的存在,加之教师素质的差异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教育的很多正常功能达不到有效发挥,反而限制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诸多问题便由此产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师素质的差异引起了择校热、学校之间的攀比之风。尽管政府部门采取一些行政和政策手段来均衡生源,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对于活动能力极大的人来说则形同虚设,由此更加大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应该说,从教育的目的论来看,教育是非常功利性的,但从教育的实际效用和最终理想来讲,教育又要求去功利性,如此,教育方能进入一个高境界,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没有功利性,教育就会缺乏发展的动力;没有去功利性,教育的结果势必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或附庸,丢失的是人的主体性,拘束的是人的精神,这与人类的追求本身是背道而驰的。而当今教育弊端的一个重要根源恰恰是过分强调了功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去功利性的一面,这就将教育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不投入竞争将失去生存的基础,投入竞争又背离了教育的精神。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即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二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三是校际之间的不均衡;四是学校内部的不均衡。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师资素质的差异,而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愈发明显突出。而最为人们关注的恰是发达地区校际之间的竞争,择校热即由此而起。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人们既不希望看到而又很难避免的。教育本该成为青少年发展的充电器、加油机,但结果却成了榨汁机,使应有的发展失去了后劲,中小学所出现的学生厌学、逃学、高中学生的成绩下滑等现象莫不与此相关。

2 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使命

从对教育的现状的一些分析,可以概括出最基本的两点:一是教育不公平的关键问题是师资素质;二是如何使教育成为生命内在的追求,让教育充实生命,让学习辉映人生。广义地说,人的一生都在接受教育,都在进行学习,而最关键最为重要的是为人一生打基础的阶段即儿童时期的教育。这一时期对其产生最主要影响的人首推教师。毋庸讳言,当一定的硬件具备之后,能够使教育顺利进行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的素质。人们在关注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更为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应该肯定地说,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为本区域教师素质的提高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随着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以及教育的深化改革,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出现明显滞后的局面,尽管在教学设施、硬件建设及资源整合上也想方设法,但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教师培训工作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教师成长的需要,导致培训成为一种任务、一项负担。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只有深刻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认真把握教育规律,研究教师的精神世界,分析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的策略,寻找突破的途径,实施科学的管理,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才能使地方教师培训机构走出发展的困境,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

教育是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事业,作为教师培训的教育,首先要坚定教师的职业信仰,使教师对人生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有职业幸福感,使教师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能感受到生命的愉悦和自信,使教师能够在社会上不失“为人师表”的气度和风范,有职业的自豪与职业尊严,这些并非是经济的力量所能达到的,而是知识和思想的力量。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职业尊严的确立,仅靠信仰是不够的,教师的思想、行为、气质、风范等一切内隐和外显的因素,都在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涵养、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灵巧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学生知其然,更能使其知其所以然的教育实践能力。因而,使教师坚定职业信仰、具备理论涵养,厚实知识学养,掌握方法原则是作为培训者应该明白的,也是必须认真思索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由上可知,作为地方教师培训机构,其所肩负之使命,光荣而艰巨,其所承担之职责,任重而道远。

3 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方向

要真正担当起这样的使命,谋求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并达到较为理想的境地,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管理上要下大工夫,其次在培训者的素质上要下大工夫,第三在办学条件上要舍得投入。

就管理而言,首先是什么样的人能管理,此为管理之关键。眼下而言,许多学校之管理颇不尽人意,尽管材料宣传、报刊张扬,但务虚者多,可圈者少,一些学校领导不懂管理,所言所行只图表面热闹、只为向上级汇报而已,缺乏务实之精神,以个人意志代替管理规则,既违背依法治校的精神,又违背民主管理德原则。如此下去,人求自保,三缄其口。管理之事不是一人之智力所能胜任,以领导的权威、个人的意志代替学校管理,必然导致狭隘、自私,群众的智慧难以发挥。因此学校的管理,必须广开言路,兼听、择善而从,协力同心。这样学校发展才有希望。学校管理者的选择、管理应当为有关部门特别重视。

其次,学校管理既要有统一的规章,又要有自由的天地,使每个人皆能发挥特长,发扬优势,以成学校之特色。教育是专业,教育是技术,教育是科学,教育还是艺术,教育在沿袭传承文化功能的同时更是为了启迪人的智慧之光,照亮个体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秩序之路。教育有教育的个性,这决定着教育的生发性与独创性,这是整齐划一的制度所不能规范得了的。教育在规范的同时更需要人文的关怀,这种作用能够使教师不得不自觉而又欣然地站在主人的位置。由此而言,教师专业的自由度决定着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当制度成为枷锁,钳制了创造的灵光时,它所带给人的不可能是规范的花朵,只能是沉寂的枯叶。

其次,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使命要求培训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首先是思想认识,认识水平某种程度上决定行为的方向和效用。培训者的认识不能只局限于个体所担培训工作之一隅,必能站在个体发展、民族兴衰的立场,才能有大气度、大襟怀;其次是理论水平或理论涵养,理论知识之学习要宽博,须遍览百家,思考要深刻,能结合实际,融汇一体,自成一格,不可尽信书。痴书不疑是谓愚,要化为自己之认识,方有真切之体验。再者当对所教学科有整体把握,能高屋建瓴,对构成细节有独到见解,才能抓住关键。这种素养与能力当以问题研究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引领,以交流为突破,以自我反思感悟为归宿,此外,还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以教学方法为桥梁,完成对整个培训内容的构建与整合。

第三,在现代教育形势下,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亦要有面向未来发展的大视野,以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完成传统、现代与未来发展的沟通与对接,以满足教师进修培训的需求。

地方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前途应是在立足一地一校建设的基础上,合纵连横,组建教师培训的大联合体。

在教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时,在教育成为关系民族兴衰和个体幸福的重要因素时,既需要身处其中的人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扎实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给予坚定而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独立学院工程估价课程实践性教改初探 下一篇:滋养心灵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