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培漂浮育苗与基质漂浮育苗两种育苗方式比较试验

时间:2022-09-15 01:06:32

摘要:试验研究了河砂和烟草基质两种育苗方式对育苗成本、烟苗生物学性状、烟苗农艺性状、大田农艺性状、烤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入成本上,砂培漂浮育苗要比基质漂浮育苗每公顷节省22.5元,且根系比基质漂浮育苗发达,但烟苗生物学性状、大田农艺性状、烤烟产量及效益差异不显著。故以砂体代替传统基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烤烟;基质;砂培漂浮育苗

中图分类号:S57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54-3

在烟草育苗在烤烟生产过程中是一重要环节。苗足、苗齐、苗壮、适时移栽是实现烟叶优质、高效的第一关。农谚“苗好一半收”充分明育苗工作在烤烟生产上的重要性。最早是采用 “直播烟”,即将发芽的种子直接播在大田里,如河南省有 “蹦烟”、“踩烟”、“确烟”等种烟法。这种直播法存在有许多严重的缺点,以后就由直播改为育苗移栽,最初是冷床育苗,之后发展用阳畦,较冷床平畦保温性能好。从大田直播到育苗移栽是烟草种植史上的一项创新,集中育苗、统一移栽,可以提供生长一致、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的优质烟苗,减少田间生长、成熟不一致的现象,对提高烟叶质量起了很大作用,以后有些地方用酿热物进行温床育苗,效果尚好,但较费工。自从有烤烟种植以来,主要经历了从烟种大田直播、一段式常规育苗、两段式常规育苗、大棚集约化托盘育苗、空气整根育苗、漂浮育苗,再到最近楚雄州烟草公司最新研究出来的砂培漂浮育苗。

常规育苗根据是否有薄膜覆盖等措施又可分为露地育苗和保温育苗。目前所说的常规育苗实施是指烟叶生产中较多使用的营养袋假植育苗。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使用烟种大田直播方式。烟草种子直接在大田生长成烟株,不经过移栽的直播种植。80年代初期育苗技术从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由一次育苗过度到两段育苗,促进了烟苗个体发育和次生根数量的增加,烟苗素质进一步提高。目前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育苗、两段育苗仍是我国烟叶生产采用的主要育苗技术。

大棚集约化托盘育苗技术是一项颇有成效的烤烟育苗新技术,是目前烟草行业推广普及的四项实用技术之一。当前烤烟种植多分布于丘陵山区,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种植。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所育烟苗生长参差不齐,移栽时间延长,大田生长不一致,影响烟叶成熟度,烟叶采生或过熟,烘烤过程中出现烤坏、烤青现象,制约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大棚集约化育苗试验、示范,取得较好效果。它弥补了常规育苗存在不足,烟苗生长整齐、健壮,移栽后还苗快、生长势强,促进了大田生长的均衡性,为生产优质烤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来在我国北方植烟区得到大力推广,与普通大棚育苗技术相比,托盘假植育苗具有诸多优点如计划育苗,易控制育苗数量;能够有效地优化品种布局;烟苗整齐健壮,根系发达,便于管理和烘烤;效益显著;有利于推广新技术等。

空气整根育苗是利用人工培养基及育苗盘作为根系的固定支撑物,把育苗盘摆放在40cm高的架子上,通过喷灌营养液提供烟苗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出苗前,每天喷洒清水促进包衣种子裂解发芽。在第一片真叶长出时,开始浇营养液,每天喷洒的次数为1-3次,视天气状况而定,每次喷洒营养液的量以培养基充分湿润但又不往下滴水为宜。移栽前7d左右,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发达根系。在整个育苗期间,漂浮育苗的烟苗生长速度相对空气整根育苗的快,但速生快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漂浮育苗的烟苗素质要比空气整根育苗的差,这可能是与在漂浮育苗的育苗早期营养液可以向烟苗提供过量的氮有关。

烤烟漂浮育苗是一项美国、巴西等烟草生产国率先研究和应用,目前已在瑞士、匈牙利、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大力推广的新技术,此技术又称烟草无土育苗技术。这一方法在烤烟上的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国内外烟草界的广泛关注,由于这种育苗方式可以培育出健 壮、整齐、抗性强的烟苗,且极大地降低成本和育苗的用工量,使工厂化育苗成为现实。漂浮育苗特点是能增加烟苗整齐度、促使茎干粗壮、根系发达,增加可用烟苗比例;其次,因省去了烟床熏蒸、营养土配制、幼苗假植等工序,可节省大量劳动力;再次,能降低成本,把病虫害的侵染源减少到最低限度,明显减少发生病害。我国烟草科技者近几年也纷纷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特别是云南大理州烟草研究所在漂浮育苗技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所育出的成苗受到广大烟农的欢迎。

在基质可替代材料中,砂是无土栽培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基质材料砂培作为无土育苗技术之一,是植物矿质营养元素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1969年,美国就开发了一种完全使用砂作为基质,适于沙漠地区的开放式无土栽培系统。上世纪70年代,我国应用砂培育苗法培育的水稻秧苗茎杆硬、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适应于机械化栽插;在许多地区砂培育苗法还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的栽培。砂的取材广泛,价格低廉,化学稳定性好,电导率低,物理结构可通过搭配不同粒径的砂粒进行控制,因此,砂是十分理想的介质材料。但将砂培技术应用于烤烟育苗却在2005年以前尚未见报道。

2005-2006年,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经过系统研究,突破性地开发出以砂体为介质的烟草砂培漂浮育苗操作技术,培育出砂培烟苗,建立了烟草砂培漂浮育苗技术的具体操作规程。2006-2007年,进一步在全州进行示范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13515hm2。2005年12月申报国家专利,2007年11月取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510048691.3)。该专利研究表明与现行的漂浮育苗相比砂培育苗出苗整齐,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根系发达,成本降低56.58%。

砂培漂浮育苗是以砂体代替传统基质,在播种至大十字期实行湿润育苗,大十字期至成苗期实行漂浮育苗的新型漂浮育苗技术。其过程是烟草种子播在填充了砂体的有一定规格的育苗盘孔内,再把盘放入育苗池中,在育苗池中加入适量的水或营养液,通过毛细作用供给种子营养,严格调控砂体水分促苗保苗,到大十字期时,向育苗池中加入足量的营养液,进行漂浮育苗。该技术具有节约资源、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有利于环保、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本次试验是丽江市烟草公司为了加快砂培育苗的推广力度,加强自身的创新,参照楚雄烟草公司制定的砂培育苗技术规程,希望能够更快的在丽江地区推广砂培育苗技术,为丽江烤烟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09年3月23日-5月26日在云南省永胜县片角乡静室村新房子进行砂培育苗播种,2009年5月27-5月29日移栽。

1.2 试验材料

1.2.1 基质原料 河砂、烟草育苗专用基质。河砂取自金沙江支流,过筛后沙砾粒。

1.2.2 供试烟种 烤烟云烟97包衣种,由片角烟站提供。

1.2.3 育苗肥料 育苗肥选用烟草专用复合肥配制。在播种前一天配制营养液,营养液浓度为0.2%;待全部出苗后,添加第一次营养液,每隔4-5d添加营养液1次,湿润育苗阶段共添加7-8次,中间砂体过干可补充水分。大十字期后(4片真叶),将育苗池水加至10cm深,并按35g/盘施入烟草育苗专用复合肥,每隔10d施入一次,始终保持育苗池水深10cm。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处理 试验共2个处理,重复3次,求平均数,每个处理播种8个苗池,处理1:100%河砂 处理2:100%烟草专用基质(泥炭、腐殖质、膨化珍珠岩和植物残体)以处理2为对照。每个处理随机抽取3个育苗池作为重复处理,每个池随机取5盘苗进行调查,每孔只播一粒包衣种,各小区按照完全随机排列,共16个苗池,每个苗池252苗穴的浮盘32盘。每种育苗方式随机抽取盘苗进行调查。出苗率为播种20d时的出苗百分率,出苗时间为播种至50%出苗之间的天数。成苗时间为播种至50%幼苗达到适栽和壮苗标准之间的天数。发病率在间苗前进行调查。下二棚叶是以下往上数第7片烟叶,腰叶是第13片,上二棚是第19片,大田期为一片烟叶采收时期。

1.3.2 试验分析 本试验方差分析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以及Excel2003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方式对育苗成本的影响

表1 投入成本情况比较及方差分析(元/hm2)

处理

方式 基质 用工成本 合计

物资

消毒 装盘

播种 水分

管理 温度

管理 养分

管理 剪叶 病虫

防治

处理1 120aA 105a 150aA 105aA 45a 78a 135a 60a 798aA

CK 288bB 105a 105bA 60bB 45a 67.5a 105a 60a 820.5bA

(注:小写字母为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为0.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下同)

进行方差分析后,基质成本成本处理1极显著高于CK,装盘播种处理1显著低于CK,水分管理处理1极显著低于CK,在总投入成本处理1显著低于CK。

2.2 同育苗方式对烟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表2 成苗期生物学性状比较及方差分析

处理方式 出苗率() 出苗时间(d) 成苗率() 成苗时间(d) 苗高(cm) 茎围(cm)

处理1 97.1bB 12a 95.3a 53a 15.0bA 2.3a

CK 99.9aA 12a 97.5a 53a 16.3aA 2.5a

进行方差分析后,出苗率处理1极显著低于CK,苗高处理1显著低于CK。

2.3 同育苗方式对烟苗各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3 各生育期农艺性状比较及方差分析

生育期 处理方式 茎高(cm) 茎粗(cm) 最大叶 根系生长情况(主根根数)

长(cm) 宽(cm)

小十字期 处理1 0.16 bA 0.23a 0.15a 3 bA

CK 0.20 aA 0.21a 0.16a 5 aA

大十字期 处理1 0.22a 1.29 bA 0.82 a 12 bA

CK 0.24a 1.66 aA 0.97 a 14 aA

生根期 处理1 0.96a 1.1aA 2.94 bB 2.41 bB 24 a

CK 1.15a 0.95bB 4.42 aA 3.53 aA 29 a

成苗期 处理1 7.25 bB 2.34a 11.21bA 7.77 a 47 aA

CK 12.01aA 2.51a 13.16aA 8.33 a 35 bA

(注:由于仪器设备不足,小十字期、大十字期茎粗无法正确测量)

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小十字期的茎高、主根根数处理1显著低于CK,大十字期的最大叶叶长、主根根数处理1显著低于CK,生根期最大叶叶长、叶宽处理1显著低于CK,茎粗处理1极显著高于CK,成苗期茎高、最大叶叶长处理1显著低于CK,主根根数处理1显著高于CK。

2.4 同育苗方式对烤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4 大田农艺性状比较及方差分析

式 移栽成活率(%) 大田期(天) 株高(cm) 茎尾(cm) 节距(cm) 有效叶数(片) 下二棚叶 腰叶 上二棚叶

长(cm) 宽(cm) 长(cm) 宽(cm) 长(cm) 宽(cm)

1 95.5a 118a 127a 9.4a 5.9a 20a 72.1a 36.3a 76.6a 37.2a 72.2a 32.1a

CK 95.7a 115a 124a 9.2a 5.5a 22a 69.9a 35.9a 74.3a 36.7a 71.7a 31.6a

由表4可知处理1CK 2大田农艺性状基本一致。进行方差分析后,处理1与CK 2差异不显著。

2.5 同育苗方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5 大田产量及经济效益调查表

处理方式 公顷产量

(kg) 公顷产值

(元) 上等烟

(%) 均价

(元/kg) 级指

处理1 2580a 46250a 54%a 17.37a 0.82a

CK 2670a 46450a 52%a 17.36a 0.82a

进行方差分析以后,处理1与CK 2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3.1 温度偏差

本研究试验时间在4、5月份,正值片角乡最热的时候,育苗棚日均温度达到28℃-30℃,部分日期最高温度超过35℃,并且昼夜温差大,都对本试验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统计的数据不一定完全有说服力,有待于进一步试验加以论证。

3.2 操作中漏洞

研究试验操作过程中,河砂有漏砂现象存在。在前期湿润育苗阶段,由于浮盘挤压,导致池膜漏水,在本研究过程中未将此因素列入分析。另外,河砂密度大,满盘装填后育苗操作困难,浮盘容易损坏,建议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考虑在装填量和漂浮育苗浮盘质量方面进行改进。

4 结论

4.1 节约成本

砂培漂浮育苗在基质投入成本要低于基质漂浮育苗,在用工成本上要比基质漂浮育苗要高,在总投入成本上要比基质漂浮育苗要节约成本。

4.2 出苗率

砂培漂浮育苗的出苗率和苗高要比基质漂浮育苗要低,而根系生长要比基质漂浮育苗要发达,在烟苗生物性状、烟苗农艺性状、大田农艺性状、烤烟产量及效益的其它指标都基本一致。

4.3 具体管理

根据烟苗的长势不同,把长势不同的烟苗分别放在不同育苗池里进行管理及漂浮。

4.4 节约资源

砂体漂浮育苗具有节约资源和成本、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有利于环保且烟苗根系发达、壮苗率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訾天镇,郭月清.烟草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董建新,章启发,李念胜.烤烟大棚集约化托盘育苗养土的试验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1(4):16-17.

[3]苗健,李光业.山东烤烟大棚集约化育苗技术应用概况[J].中国烟草科学,1999,(3):19-21.

[4]中国烟草学会.烟草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5]刘光亮,张敬佩,梅兴霞,等.推广大棚托盘育苗技术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烟草科学,2001,(1):52-53.

[6]江文林.无土栽培技术在烟草育苗上的应用[J].耕作与栽培,2002,(2):18-20.

[7]许家来,烟草温室营养液无土育苗技术的试验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5,(2):34-35.

[8]杨舂雷,胡永雄,陈国华,等.烟草简易型直播漂浮式育苗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7(3):23-24.

[9]单沛祥,杨锦芝,方建明,等.烤烟漂浮育苗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烟草科学,1999,(4):221-223.

[10]黄一兰,李文卿,吴正举,等.烤烟直播漂浮育苗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1(1):86-87.

[11]立道美朗.日本烟草栽培研究五十年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1980,2(4):54-55.

[12]李庆平,布云虹,耿少武,等.烤烟砂培漂浮育苗的试验与应用[J].烟草科技,2007,(11):59-66.

[13]单沛祥.国内烟草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1999(1):47-49.

[14]高正良,周本国,雷艳丽,等.烟草托盘育苗技术改进[J].烟草科技,2001,(3).

[15]荣廷昭,李晚忱.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16]刘玲.介绍几种烤烟育苗方式[J].河南农业, 2002,(3):15-17.

[17]卢春如.烤烟育苗技术[J].作物栽培,2002,(3): 67-68.

[18]甄焕菊,袁志永.美国烟草大棚温室漂浮育苗技术介绍[J].烟草科技,1999,(4):134-135.

[19]胡国松,韩锦峰.目前我国烤烟烟叶质量的若干限制因子[J].中国烟草科学,1999,(4):5=7.

[2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中心编. 云南烟草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1]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2]徐志豪.新型基质花卉栽培技术研究.[J].宁波农业科技,2005,(4):10.

[23]荆延德,元建中.花卉栽培基质研究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6):68-71.

[24]蒋卫杰,刘伟.中国大陆无土栽培发展概况[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1):10-15.

[25]刑禹贤.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9.

[26]蒋卫杰,刘伟.蔬菜无土栽培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致谢: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受到丁灿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丽江烟草公司给我提供实习的机会,并在试验过程中关怀备至,在此感谢!

通讯作者:丁灿。

上一篇:环境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下一篇: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