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之“想别人没想到的”案例

时间:2022-09-15 10:39:01

《想别人没想到的》之“想别人没想到的”案例

摘要: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讲的是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

一、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三、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前一课《画杨桃》我们学了什么?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2)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衣服颜色,你觉得老师今天精神怎样?你还想到了什么?(准备资料)

黄色: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黄色在古罗马时期也被当作高贵的颜色。在基督教中,由于黄色是犹大衣服的色,故在欧美国家被视为庸俗低劣的最下等色。

(3)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迅速的把衣服换成黑色的一面。你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了?

黑色: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一般代表贬义,如:黑色的日子,表示凄惨、悲伤、忧愁的日子,像“黑色的星期五”;黑色在绘画、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黑色是哀悼的颜色,人们常穿黑色衣服参加葬礼。黑色还代表“秘密”、“隐蔽”和不确定的。

(4)前后不过一转眼的时间,同一位老师为什么有了给你不同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不同的想法。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你的眼光看,他们都完成了任务,我们该怎样评价他们呢?

(2)反馈交流。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导,主要让学生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

(2)交流阅读感受,对比探究,重点感知三徒弟的画面。

①大徒弟画的什么?要读出“多”应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大徒弟的表现我们觉得他很“勤奋”,老老实实的画了很多很小很小的骆驼。(板书:密密麻麻 勤奋)

②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些字词看出多?指名答。猜想:二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二徒弟没有直接画,而是通过思考,通过画头画了更多的骆驼,我们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的。(板书:头 果然 智慧)

③小徒弟是怎样画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后提问:小徒弟画的多吗?哪里看出不多?(板书:一只 另一只)

(3)对比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更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通过观察课本插图,其实还是有漏洞的,学生未必会知道画面的目的是要说明骆驼的多,由此可以让学生发挥思考想象,设计完善画面。

(4)理解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①读一读画师的话,指名读,齐读。

②理解“若隐若现”。

③小徒弟的画中那只若隐若现的骆驼有什么作用?通过理解“虽然、谁也说不清”说明“以少胜多”是通过想象的作用实现。

④从大徒弟和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评评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

⑤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的骆驼数毕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却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才会得到师傅的赏识。

4.拓展延伸,丰富认识

(1)联系实际:说说类似的故事?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2)我们分析了小徒弟的画,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多。

(3)或想象古诗《清明》画杏花村的酒家多,每人在白纸上画。

总结: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

5.板书设计

五、思考

我希望通过自己深入的文本挖掘,真正的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纯文本”,减少对图片等直观形象的依赖。整个教学流程为:导入激趣整体感知品读感悟拓展创新生活事例拓展创新迁移。这个过程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学功能,适用于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创新”含量丰富,人文意识强,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思考中我突然发现,文中三个徒弟似乎就是现实中我们孩子的典型:有像大徒弟碰到事情缺乏思考,只会埋头苦干的;有像二徒弟遇事能思考,却不免落入常人思维的;只有少数同学像三徒弟一样不仅会用智慧,还能“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使他们取得了成功。在现实的环境中,我们的确只看到了成功人士的“成功”,并未看到他们的过程,如果我们以同样的眼光来看,那么大徒弟和二徒弟是得不到赞扬的,就象我们的学生一样,大部分的同学就被我们游离在视野之外了,很少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却相反,我们的许多同学就和大徒弟、二徒弟一样在用自己的“勤奋”“智慧”在不断的学习、努力之中,所以我觉得更应该去关怀他们,对他们的努力同样予以褒奖。我在最后总结时指出:勤奋+智慧+创新=成功。

课文引人入胜是因为采用了悬念的手法。文章并不急于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才能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个徒弟所画的画,让人迫不急待地往下读,最后揭开奥秘,说明为什么小徒弟的画是最好的。我在课文的导入时,抛开故事、猜谜等形式,以自己的双面夹克衣服做道具,理解黄和黑两种颜色的象征含义,或判断人的精神状况,考虑到既联系了前一课文的内容,生活的真实或许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结语

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在教学中就是达成“三维”目标。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准确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只做“提纲挈领”的指导,引导学生围绕“我们如何评价三个徒弟”这一主要问题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朗读,表达;提供创新思维的燃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发挥联想与想象,练习说写。在抓好语文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上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和思考 下一篇: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