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十八蝴蝶”生态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15 09:43:19

永康“十八蝴蝶”生态现状调查报告

(注:作者简介:杨和平(1955- ),男,汉,山东淄博人,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方向:音乐学。)

(浙江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お

摘 要: “十八蝴蝶”为浙江永康的民间舞蹈,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凝聚着历史的深厚内涵。对于这根植于广阔田野中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田野调查是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

す丶词: “十八蝴蝶”;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70-02文献标识码:A

Report on the Survey of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Eighteen Butterflies" in Yongkang

YANG He-ping,CHEN Xiuお

“十八蝴蝶”为浙江永康的民间舞蹈,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凝聚着历史的深厚内涵。对于这根植于广阔田野中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田野调查是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怀揣浙江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之心和保护责任,我们通过田野调查、和民间艺人的访谈的方式,力图将研究视野定睛于此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承载者――表演艺人和传承者。对十八蝴蝶在不同社会人文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进行探讨,使永康“十八蝴蝶”这一艺术奇葩开放地更加绚丽。

一、“十八蝴蝶”的历史叙事

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半丘陵地区,而永康县高镇村的民间舞蹈《十八蝴蝶》就发祥于此。

(一)十八蝴蝶之起源

俗称“胡公大帝”者,姓胡名则,字子正,浙江永康人。“据《永康县志》(清光绪十七年版本)记载‘则尝奏免衢骛二州身丁钱,民怀其德,户立像祀之,在方岩者,赐额曰赫灵祠。’每逢农历八月十三‘胡公’生日,永康、武义、东阳等地百姓为感谢‘胡公’消灾降福之恩,纷纷集会到方岩山朝拜。永康高镇村一带则盛行六年一次轮流接送‘胡公大帝’的习俗。轮到迎送的村子,这年就是大吉大喜,故总要与其他村子一起,组织起庞大的朝山进香队伍。队伍以鼓乐案旗(画有龙纹的旗帜,旗上署有地名)为前导,接着是身背大刀,手持铛叉、盾牌、棍棒的青壮年组成的罗汉队;其次即是《十八蝴蝶》、高跷、十八狐狸、三十六行、莲花落、九曲珠、莲花芯等娱神节目;再后是由一人扛于双肩的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的方岩山景、寺院大殿和‘胡公’神像。头戴纸花、服装新颖的信徒,则紧紧尾随其后。”(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可见,这种艺术形式是伴随着宗教仪式、风俗而产生、发展的。十八蝴蝶是于1946年秋,由当地民间艺人王春山等人创造的进香节目。因为当时的娱神节目多由男性扮演,男扮女装,形象不美。高镇村民间艺人王春山(1899-1981)从风俗“二月鸢”(清明节前后放风筝)“蝴蝶风筝”与民间舞蹈蚌壳张合犹似蝶翅飞舞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创造了美丽的蝶翅道具与舞蹈的主题动作。由于永康县的民间舞蹈名称,多用“十八”为名,该舞也号称《十八蝴蝶》。永康手工艺发达,民间绘画、篾工水平较高,因此道具制作精巧美观,且女演员扮相漂亮,《十八蝴蝶》于1946年在方岩庙会上首次上演,轰动一时,各地纷纷邀请演出,竞相模仿学习,不仅风靡永康县,并流传至东阳等地。

据永康县民间习俗:《十八蝴蝶》排练以前,需先以猪头、全鸡、全鹅摆供敬神,学徒们敬拜,朝天发誓,拜认王春山为师,同饮拜师酒后,再学舞学唱。

(二)十八蝴蝶之流变

《十八蝴蝶》在流传过程中逐步发展、改进,如道具蝶翅,开始时在蝴蝶双翅上系绳,由演员拉绳牵动蝶翅开合,后来则改在蝴蝶大、小翅连接处的中心点系上一铁丝圈,套在演员的上臂中部,双手叉腰,蝶翅随着演员的双臂前后摆动而飞舞,不但省力,而且动作姿态更加优美。

1956年,群众文化工作者会同民间艺人作了进一步改进:把原先伴唱的民间小调,改用民间乐曲【无锡景】,以半足尖小碎步为基本步法,在原有的“大飞”、“小飞”动作基础上,又增添了“左右侧腰飞”、“高低飞”、“半翻身飞”、“横飞”、“退飞”等动作;在蝶翅周围镶上约两寸多宽的小纺绸边,增加蝴蝶的活力感。从此,《十八蝴蝶》不光在民间广场上流行,也成为优美的舞台艺术作品,在1957年和1978年“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分别获一等奖与演出奖。

以1992年为分水岭,永康群艺工作者不断对十八蝴蝶进行挖掘整理,改革成为“新十八蝴蝶”,使这朵山花散发阵阵馨香。近年来先后获国内大奖,并多次出国展演,深得好评:1992年,参加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获部级民间艺术大赛的6项大奖;1993年,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和浙江省精神文明作品奖,被誉为“江南文化奇葩”;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广场舞蹈精品”;后多次参加在泉州、上海、昆明、杭州等地举行的全国性、国际性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屡获殊荣。1997年,受文化部指派,赴法国参加第25届桑特世界民间艺术节,受到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健民的接见。2002年,入选《灿烂的浙江文化》表演艺术专辑。2004年,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荣获金奖,同年先后参加了宁波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第五届中国兰花节等重大民间文艺活动等。

(三)十八蝴蝶的风格特征

传统《十八蝴蝶》由十八名少女,背负五彩蝶翅道具扮演蝴蝶,另有两个姑娘扮演花神,彩蝶尾随花神翩翩起舞。演出时,走时唱,跳时不唱。该舞蝴蝶的基本动作只有“大飞”、“小飞”两种,其共同特点是:手臂的摆动与脚步密切配合;飞行动作是强拍向前摆动;动作重心在下。演员双手背叉腰,两臂前后大摆动,带动套在臂中部联结双翅的铁丝圈动翅膀,脚走“绞花步”,身体随步伐自然扭动。基本的特点是“缓而不重”,即整个动作缓慢、柔美,慢飞快收,身子沉得下去,飞得起来,有停顿而不露痕迹。“小飞”动作摆动的频率快,幅度小,脚踩碎步,时而左、时而右地侧腰飞。基本特点是“轻而不浮”,即舞步轻快,肩关节灵活,气稳体端;既有飞翔感又不失节奏重心。花神基本动作是脚走“圆场步”,双手交替向外甩绸带。“十八蝴蝶”伴以悠扬的江南乐曲,组成群舞。舞蹈场面热烈、节奏欢快、舞姿优美、色彩艳丽,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十八蝴蝶》演出时,一般是走时唱,跳时不唱。动作与道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两蝶翅间有竹篾的作用(有如弹簧,后改橡皮筋),所以只唱不舞时,双臂后摆双翅自然合拢,然蝶翅始终在轻微抖动。

此外,这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造型、服饰、道具,凸显特殊的艺术魅力。

(1)蝴蝶:头顶两侧各梳一个发髻,上套黄色花环,再各系一个细辫发圈。穿白色紧袖大襟上衣,袖口和上臂处镶淡蓝色荷叶花边;戴镶荷叶边的彩色条纹围兜。湖蓝色便裤,裤脚处镶黑色花边。

(2)花神:头顶戴高发圈,一束长发批于身后,戴长耳坠;头顶及发圈上饰粉红色花环。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淡杏黄色马甲;白色百折长裙;系金黄色腰带,再系金红色长肚带;肩批红绸长飘带,飘带经两臂缠绕一圈,两端垂地。鞋同蝴蝶。

(3)道具――蝴蝶:用竹篾扎成蝶翅和蝶身的框架,分别蒙上白布。在蝶翅与蝶身上镶上连接用的羊眼螺丝钉。蝶身头部镶上两根缠绕金色锡箔的细钢丝作为蝶须,尖端镶上红色绒球。用八号铁丝制成插销插在蝶身蝶翅的羊眼螺丝钉中,使蝶身、蝶翅连为一体,正面两翅间各系上一个松紧带圈。在蝶身的背面上部和中部的羊眼螺丝钉上系上背绳。

二、“十八蝴蝶”的生态现状调查

(一)十八蝴蝶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原文化馆馆长陈爱宝,45岁,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永康文化管理工作。据她所述,十八蝴蝶在永康主要以高镇村为主,东城街道、桥下、唐仙、前仓、龙山镇等地,每逢方岩庙会、老人节(重阳节)、发宗谱、农村节庆时表演。按演出场所,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广场表演,相对比较随意,由民族乐队伴奏;二是舞台表演,它的舞美、服装、道具等都较精致。尤其是1992年改革的新十八蝴蝶,专门请金华曲艺馆人士重新谱曲。且在服装、道具、伴奏音乐上都加以调整:服装从原来的灯笼裤、大襟衣,后加进现代元素,用安纶质地、紧身连衣连裤制成舞服,颜色丰富多彩。道具也由原先用竹篾扎成蝶翅和蝶身的框架,分别蒙上白布,在蝶翅与蝶身上镶上连接用的羊眼螺丝钉,后改革为用海绵。这样使动作幅度加大,头也可以灵活转动,使舞蹈更加优美。由纱布改为真丝丝绸,木耳边镶于蝶翅上,显得更加轻盈飘逸。

作为十八蝴蝶的管理者、组织者,她见证了十八蝴蝶的变化与发展。十八蝴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更是走出浙江,走向更大的舞台,参加许多国内外重大的演出,足见十八蝴蝶的改革是成功的。

(二)“十八蝴蝶”的传授者与表演者

徐英,37岁,永康实验幼儿园副院长,十八蝴蝶的传授者、表演者,于22岁就开始学跳十八蝴蝶,被誉为“永康蝴蝶”。对她而言,可以说是这种艺术改变了她的一生,从最初的选拔参加十八蝴蝶全国性演出,她便与十八蝴蝶结下不解之缘,之后一直从事与十八蝴蝶教学相关的工作。以下是她从事与十八蝴蝶有关的教学经历:

91年,开始举办幼儿舞蹈班、少儿舞蹈培训班,学生人数为二十人左右,以小学生为主。92年,全市选招十八蝴蝶,徐英开始学习十八蝴蝶并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舞蹈大赛。93年,开始在实验幼儿园教幼儿跳十八蝴蝶,把成人动作简单化、活泼化,脚位作幼儿化调整,翅膀扇动幅度减小、韵律变慢。94年,带领所教儿童参加永康“华西春潮”春节晚会(注:该晚会是永康年度最重大的节日庆典晚会),将十八蝴蝶搬上舞台。97年,参加世界联合教科文组织的西奥尔夫的第五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法国)。至今,一直从事十八蝴蝶教学。

许多学习者都慕名而来,跟随徐英老师学跳十八蝴蝶。如今,她的教学为每年三期舞蹈培训(寒暑假的周六周日半天传授),从原来的二十几人逐步增加,至今达三百多人。教授舞蹈内容以十八蝴蝶作为基础舞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舞蹈爱好者,无形之中,这种传授使十八蝴蝶流传得更广泛了。据不完全统计,在她组织的培训班学习过的人数有上千余人。至今,她依然还在教学、传播十八蝴蝶。培养的对象,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可见,采用教学这样广泛的传播途径,对于这种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式,徐英老师带更多的永康人参与其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小蝴蝶”。

(三)“十八蝴蝶”的学习者与爱好者

十八蝴蝶一般以个体教学、自发组织的培训班形式为主。据徐英老师了解:学习时间集中于每周六、周日及寒暑假期间,年平均参与十八蝴蝶的人近有两百左右。这些学习者大致可分为三个年龄段:一是幼儿(五到七岁);二是儿童(八到十五岁);三是成人(十六岁到二十岁左右),一般为幼儿园老师及社会上的舞蹈爱好者,她们学的就是成人的十八蝴蝶。他们参加过许多国内外重大的舞蹈比赛及邀请会演(诸如杭州西博会狂欢节、上海桂花节、广场文化邀请赛、金华火腿文化节――全国舞蹈大赛金品大赛等)。お

采访者个案:徐梦炜,女,19岁,刚高中毕业,最早参加十八蝴蝶时间是4岁。起初,因为喜爱十八蝴蝶这种艺术形式,然后经过选拔进入学习、表演。从4岁到初中一年级,一直学习并表演十八蝴蝶,曾参加过浙江卫视少儿节目录制、金华五月花艺术文化表演、永康春节联欢晚会等活动。参加十八蝴蝶,对于她来说是种很好的锻炼,从小培养舞蹈、音乐的感觉,受益匪浅。且能掌握自己家乡独特的艺术形式,感到非常荣幸。

从这些学习者的情况来看,能感受到十八蝴蝶这种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的便捷性与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当然,学习者也会受到一些限制:(1)农村的学习者不是很多;(2)这种艺术形式决定老年人无法参加:(3)地域性较明显,一般学习者以当地永康人居多,外地学习者占少数。

(四)“十八蝴蝶”的见证者与群众基础

这种艺术形式已深深扎根于永康人民的心中,在深入了解、采访永康当地人民时,每每提及十八蝴蝶,个个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高泽山,59岁,永康二中音乐老师。在问及最早见到、记忆中的十八蝴蝶时,他回忆到:“在小学时候所见的是蚌壳舞(注:蚌壳舞俗称蚌壳、蚌壳精、蚌舞、蚌壳灯、戏蚌壳,也是一种民间灯舞。蚌壳用竹篾扎制,外糊彩纸或蒙彩布,四周镶以红色布边。表演时,一少女饰“蚌壳精”藏身于蚌壳中,双手抓住蚌壳作翕张动作,另一人扮渔翁作观蚌、理网、撒网、涉水、摸捞等动作擒捉蚌壳,网打、手抱均得不着,蚌壳精扇动蚌壳时而夹住打鱼人的头,时而夹住打鱼人的手脚戏耍,直至蚌精就擒。)(十八蝴蝶的前身),他的学生的妈妈与奶奶,都有学跳过蚌壳舞和十八蝴蝶,这种艺术形式深得永康人民的喜爱,百看不厌。”

高泽山的母亲,79岁,据她所说:“在我十几岁时,在原古山镇民俗时都常见到,尤其是九月九重阳节活动中有十八蝴蝶。当时非常简单,走街式,比较热闹,类似蚌壳舞的,带着蚌壳似的道具一张一合跳舞,一个仙女(花神)坐在中间。”

此外,我们还问卷调查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永康人民,她们对于十八蝴蝶这种艺术形式都有一定的了解。喜闻乐道且普及性强,有着这么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十八蝴蝶传承生态链中的关键因素。

三、“十八蝴蝶”的生态特点与保护

(一)灵活性

十八蝴蝶原是道教的艺术,经过历史的陶冶与群众的改造,它早已挣脱道教的束缚而独立于民间。“一种艺术形式能久盛不衰,其关键在于:其一,艺术上能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其二,活动上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艺术,从来就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只要群众爱戴,它就会长盛不衰。”(注:武艺民《中国道情艺术概论》,山西古籍出版社。)而十八蝴蝶正是如此,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最初的庙会、民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诉求的不断演变,十八蝴蝶也在悄然变化着,且它用各样的音乐结合舞蹈动作,如今活跃在永康节日庆典,甚至国内外大型舞台及百姓的广场上,可见这种艺术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二)流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活态流变,是继承与变异、一致与差异的辩证结合。”(注: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十八蝴蝶也在不断地变革发展:从最先的蚌壳舞演变到十八蝴蝶; 1956年,永康县文化馆戴先觉与王春山对该舞在蝶翅、配乐、舞姿、队形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改编;1992年,经过金华群艺馆谱曲,加入婺剧元素,扩充为三段曲,分为唤春、恋春、闹春三部分,其中恋春采用婺剧音乐,潘庭干进行动作舞改,另外在道具、舞美上作了改革,使这种艺术形式焕然一新,更加精湛,登上了大雅之堂。尤其是改革后的“新十八蝴蝶”,显得更加曼妙多姿,被誉为江南艺术的奇葩,并受到贾作光老师的高度评价。

上一篇:论20世纪中国画现代性进程中的笔墨取向 下一篇:如何实现声乐教学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