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八极拳单打与对打

时间:2022-09-15 08:51:23

八极拳单打自古就有留传,可称是八极拳门的经典套路,其动作多以纵向变化为主,上下架分成两路,分可单练,合能对打,一攻一守、一往一来、一进一退、一开一合,严谨有序,变化巧妙。

各地门人对八极拳单打有多种称谓,或称八极拳大架,或称大八极等等,虽名称各异,实技术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受传承关系的影响,动作风格与动作顺序上略有变化而已。

就孟村一脉而言,普遍称之为八极拳单打或八极拳单摘。单打套路较长,技术内容完整。而单摘只是摘取了八极拳单打的部分动作,结合部分单式组合而成。

单打在手法运用上多突出“两仪”变化,上架以埋伏发力为主,下架以崩撑打开相配合。运动形式上多采用半步拳法,即每进则前脚先动,后脚跟提,落脚时“三力”合一,即跺、碾、闯三力合成。静态步法以马步为主,力量分配前四后六,突出“沉坠力”与“十字力”。

对八极拳单打,自古有论述,但由于受历史条件及多重社会因素的局限,拳理上多以口授意会为主,目前保留下来的资料则以沧县孟村镇《吴氏八极拳秘诀之谱》为最古。谱中有《八极拳歌》一首:

上步顶肘在中堂,崩肘卧里炮最强。

就步扬炮往上打,斜步撩阴闭肘挡。

叠手接拿在左右,推闯换势双手忙。

屈步撩阴一旁站,打下跪膝去找裆。

缠肘左右掌面盖,落手拿下挂塔防。

上步挂塔跟在后,就步一式归中堂。

《八极拳歌》虽文字简练,但内容完整,它概括了八极拳单打、对打的全部。为便于理解,八极拳五世祖吴麟书公又注解了《拆讲八极拳官招六十四手论》,将八极拳单打、对打的演练及使用变化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拆讲八极拳官招六十四手论:

上使引手窝里炮;下使接拿平地撂。

上使抱肘摔掌胯;下使靠肘仙人拔。

上使闭肘单阳打;下使拢住单耳掌。

上使提篮撩阴脚;下使摇手闭着裆。

上使摔捶挂肘打;下使接捶随着手。

上使单打托肘进;下使撑掌转身掌。

上使推闯不放走;下使拢裆盘肘架。

上使驳肘撑摩提;下使挂掌摇身掌。

上使接掌刁抱缠;下使提腿拿嗓窝。

上使拦手压肘打;下使退步顺手掌。

上使缠丝埋后腿;下使挂塔插肚撩。。

上使滚肘迎面掌;下使接掌拿手腕。

上使破拿跪膝进;下使抓发往下扪。

上使缠脚如膀顶;下使打坐不松手。

上使滚上摇身起;下使翻身随着行。

上使抱头双手拿;下使撤手归中央。

尽管前人对八极拳单打、对打的技术内容有很多详尽的论述,但由于受文化背景、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达到真正理解也很不容易。今秉承前人遗志,结合所学之体会,浅说一二,目的是想给那些真正喜欢八极拳的朋友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孟村八极拳单打共有62个动作,现分别介绍如下:

1.起式

①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握拳平抬起,拳眼朝上,目视前方(图1,2)。

②变掌,同时劈于脑后,再沿胸前向两侧平掸出,左手掌,右手拳收于耳侧,向前平推出,右手掌扶于左拳后侧,目视前方(图3,4,5,6)。

③双手变拳,屈体下蹲,目视前方(图7)。

2.量天地

迈右脚上左脚,右转体成左虚步;左臂不动,右臂下摆向后平伸,目视左手(图8)。

3.攉打顶肘

左转体,起左脚,戳提右脚,右臂攉打,左手变掌,收立于腹前;震右脚,上左脚,右转体,双脚碾动成马步,左臂弯屈成肘,左手心朝上,置于左肩上侧,肘尖与膝相照应;右臂后摆略低于肩,拳眼朝下,目视左侧(图9,10)。

4.拉弓式

劈左臂,右臂前抡拉回置于右肋间,左臂由右臂上侧平伸出,成左虚步,目视左手(图11,12)。

5.马步撑捶

起动左脚,跟提右脚,两个跟提步后,迈右脚双脚滑动,左转体成马步,右拳直冲出,左拳拉至左侧腰际,目视右手(图14)。

6.弓步冲拳

右转体成右弓步,左拳由胸前直击出,右拳拉于右侧腰际,目视左手(图15)。

7.掖捶

左转体左臂顺势抡一周,起动左脚跟右脚并步双跺,右臂屈肘由右耳根沿前胸掖下,左手立于胸前,目视右侧(图16,17)。

8.撩阴脚

迈左脚,后摆左臂,右脚向前踹出左掌前撩,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8)。

9.反胯

左转体,落右脚成马步,右臂沿胸前抡一周向前反砸,拳心向上,左掌回收于右肋侧,目视右手(图19)。

10.十字拳

右转体,拉右拳置于右肋间,变右弓步,左拳由胸前平击出,拳心向下,目视左手(图20)。

11.献胯

横跨右脚成右虚步,双拳变掌反转,掌心向上,目视左手(图21)。

12.打开

右脚向前跨出,左转体成马步,双手立掌前后推出,目视右手(图22)。

13.凤巢锁卧

双手合十,掌心向上,左臂搭于右臂上侧,提右膝,双手越过头顶反转,右转体,目视左侧(图23)。

14.推闯

震右脚,后撤左脚,双掌分落于两侧腰际,左转体,成左弓步,两臂立掌平推出,目视前方(图24,25)。

15.拉弓式

右转体,两臂后抡,提左膝,目视右手(图26)。

16.猛虎翻身

左摆头。跟提两步震右脚,左转体上左脚成马步,右拳由腰际平击出,拳眼朝上,左臂立摆置于头上方,目视右手(图27)。

17.猛虎爬山

起动右脚,跟提左脚,双臂顺势划孤于胸前,两掌手指微屈,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28)。

18.大缠(右)

两臂后摆,右臂沿左耳根侧向前劈抓,提右膝两臂顺势前后摆动,震右脚迈左脚成马步,左臂曲肘摞摆于左前侧,拳心朝下,右臂摆于头上方(图29,30)。

19.猛虎爬山

起动左脚,跟提右脚,双臂顺势划孤于胸前,两掌手指微屈,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31)。

20.大缠(左)

本组动作与上组大缠动作相同,但次序颠倒(图32,33)。

21.闭地肘

①左转体,屈右臂,横摆于胸前(图34)。

②左掌从右臂上侧穿过变立掌,右手臂右摆伸平变拳,拳眼向下;提左脚扣于右膝后侧,右腿弯曲(图35)。

③左脚左跨,双脚碾动成马步;合双臂,右臂下垂贴于身体右侧,左手掌立于右腋前侧,目视右侧(图36,37)。

22.托枪式

①右转体,提右膝;左掌扶右腕合于胸前(图38)。

②震右脚,上左脚,右转体,双脚碾动成半马步;左手立掌推出,右手变掌拉于右侧腰际,目视左手(图39)。

23.上步掌

起动左脚,跟提右脚,迈右脚左转体,双脚碾动成马步;右手立掌平推出,左掌拉置于左侧腰际;目视右手(图40,41)。

24.挂塔

后撤左脚,右臂横摆置胸前;左臂沿右臂下侧推出,右手拉于右侧腰际,掌心相对;撤右脚,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拉于左侧腰际(图42,43,44)。

25.单翼顶

右转体横右臂,反挑于胸前,右腿横扫成右虚步,震右脚上左脚,右转体成马步,右臂沿左耳根侧后摆,左臂曲肘,左拳托置于左肩上侧,目视左侧(图45,46)。

26.跪膝

①右转体成右弓步;胸前横抱左肘,右手置于右侧腰际(图47)。

②左转体,左手变掌撩过头顶;左脚起动,右脚跟上成跪膝步;右拳向前下方击出,拳眼向上,目视右手(图48)。

27.接打

起身撤右腿,双脚后滑右转体成马步;右手变掌,双手由头前分开,右手屈臂置于头上方,左手立掌平推,目视左手(图49)。

28.转身提

左转体,左脚侧跨成左虚步,左手掌撩于胸前,右手掌贴于右侧腰际,目视左手(图50)。(待续)

上一篇:武派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霍梦魁小传 下一篇:李小龙夫人回忆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