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光棍节”探析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

时间:2022-09-15 07:41:42

透过“光棍节”探析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

摘要:健康的恋爱观关系到今后人生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现在的大学生或已涉足恋爱,或对恋爱充满期待,大学生的恋爱观当中传统和现代思想并存,理性和非理错,通过在11月11日“光棍节”在沈阳药科大学食堂门前进行的调查,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分析,剖析了大学生的恋爱观,并提出了对大学生恋爱观加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光棍节;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27—02



恋爱观是人们恋爱方面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而又最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开放的。如何把握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观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研究目的与问卷调查活动介绍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群体正值恋爱、事业的选择阶段,其恋爱观、婚姻观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进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家庭及对事业的选择和发展。本研究从分析学生的恋爱心理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进行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我校学生恋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向健康恋爱心理发展的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人生的道路上摆正爱情的位置,这是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问卷调查活动情况

11月11日是人们热炒的另类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面有连续4个“1”的缘故,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为力求掌握分析当代大学生真实的恋爱观,以便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74期在“光棍节”开展了主题为“缘分你我单身快乐——暨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活动,在学校餐厅门口发放了111张针对于关于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对全校做了抽样调查和访谈,抽样涵盖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发出调查问卷111份,有效问卷111份。这次活动意在通过调查学生对“光棍节”的了解,反映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与单身的态度,从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拥有更美好的大学生活。

二、结果显示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此次活动的药科大学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比例为1:2.5,与我校男女比例基本符合,其中在恋爱中与单身的比例为3.5:1.。这个数据看出了我校单身比例较大。这一次的调查能够概括性的说明我校学生“恋爱与单身”的想法与态度,暗示我们学校的学生目前大部分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要发展方向,将恋爱放在其后。

(二)对于“光棍节”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个问题,97.3%的学生是通过身边的朋友,网络,各种媒体等方式知道的,仅有2.7%的学生以前从未听说过光棍节。可见,光棍节已经逐渐被接受,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心中。“光棍节”这一天,近半数的单身同学选择了和其他“光棍”朋友一起聚会,大家纷纷选择这一天来一场狂欢party,另一半单身同学则会跟往常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双双”虽已告别单身,但仍热衷于和朋友们在这天聚聚,爱情友情亦可兼得。可见“光棍节”在大学校园中已日趋普遍。

(三)大学生当前的恋爱状况是反映大学生恋爱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你目前的恋爱状况这个问题,只有21.31%的大学生回答“不想谈”;而“正在谈”的占33.20%,“准备谈”的占16.99%,两项相加占50.19%。换句话说,在高校学习期间至少约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有恋爱经历。当然,这还不能排除约占28.50%的“没有谈”的大学生中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很有可能加入到恋爱大军中去。

(四)对于你对大学期间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这个问题,持“应当禁止”态度的仅占1.04%,“应当限制”的也只有1.95%;而认为“应当正确引导”和“顺其自然”的各占62.08%和34.94%,两项相加,对大学生谈恋爱持基本肯定态度的学生约占97.02%。尤其是有95.73%的男生对“应正确引导”和“顺其自然”两项进行了选择;有97.96%的女生对其进行了选择,这一数据很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这反映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谈恋爱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或无所谓的心态,目前谈或不谈在于时机是否成熟。

三、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正确引导

(一)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认识爱情的本质与内涵

针对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思想实际、情感状态,把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开展爱情的真谛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爱情的内涵与外延,懂得爱情的本质,懂得严肃对待恋爱的行为,学会珍惜,学会关心,在恋爱中做到彼此激励,共同促进的效果。

2、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和自尊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情非常敏感、丰富,自我意识强,稍微生硬偏颇,都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而做好疏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那些恋爱观不成熟、社会阅历浅的学生要从尊重他们的需要出发,先交朋友、推心置腹,再做工作,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深人了解并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顺乎自然地发展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的。

3、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生理学认为,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生中脑神经系统最发达的阶段,其思维和记忆能力都进入了最佳时期,也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更是实现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的主要阶段。因此,高校要组织开展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系列教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大学生集中主要精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立志成才,主动适应新时期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心理咨询可以弥补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的烦恼,这种困惑长期积郁在心中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这种现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普及系列教育活动。二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学校应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提供面对面或电话咨询服务,或者在校园网上建立谈话专栏以解答学生在恋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要整合优势资源,运用现代手段,通过多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感染力的途径,根据大学生求知、求乐、求美的特点,组成多种学习科研、创新、娱乐、活动兴趣小分队,在课余时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充实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摆脱空虚、颓废等不良情绪,激发聪明才智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高校可以开设恋爱婚姻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同学正确理解和看待恋爱和婚姻

大学是恋爱的高峰段,而且和以后的婚姻家庭联系也最紧密。开设恋爱婚姻的课程也是学校实施恋爱观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把大学生模糊、感性的认识清晰起来,明确起来。对于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只有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恋爱知识,使他们对恋爱由“神秘”走向“明智”,才能有效地避免盲目的恋爱,防止走弯路或误人歧途。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站在婚姻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情感。

(五)加强校风校纪管理,严明规章制度

高校应加强外部管理机制建设,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考勤,对学生中出现的无故夜不归宿、旷课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只有这样严格约束学生,才能避免发生不恰当的恋爱行为。同时学校应构建出加强校风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把学生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对于已经谈恋爱的大学生要定期地、有针对性地找其谈话,交流思想,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对于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的言行举止不文明行为要早发现、早教育,以“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通过“光棍节”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了解了新时期大学生对恋爱和单身的态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大学生恋爱观上给他们以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其尽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进其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黄希庭,郑涌等.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彦华,李鑫,曾宪翠.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7,(4).

[4]陈文斌,满丰.大学生健康恋爱观的培养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2).

上一篇:关于本科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学习风格影响因素及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