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化作女儿身上最坚硬的骨头

时间:2022-09-15 06:39:00

病魔让贫寒之家陷入困境

1989年11月16日,小朱洁出生在安徽省来安县农村一户普通人家。父亲朱洪国、母亲张学翠非常疼她。

从小朱洁记事起,便学着帮父母干这干那,而且还要照顾双胞胎妹妹。懂事的小朱洁很受父母宠爱。是的,小朱洁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因为父母每天都要辛劳到深夜。一家人虽然过得很贫寒,倒也其乐融融。

如水的日子静静地流淌,小朱洁在平静中快乐地成长。1996年的夏天,天真活泼的小朱洁在外面玩耍时,突然感觉到腿部一阵揪心的痛,她挽起裤腿才发现右腿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一个包,她吓得哭着跑回了家。

妈妈张学翠以为女儿是不小心扭伤了腿,赶紧送到当地卫生所给她绑上了石膏。可到了第二天,小朱洁的腿不但更加疼痛,而且昨天隆起的包更大了。家里人开始有些紧张,东借西凑了些钱,把小朱洁送到了县里医院去检查。

医生诊断认为是病理性骨折,再次给小朱洁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嘱咐小朱洁的爸妈要悉心照顾孩子。回到家,小朱洁在爸妈的照顾下,腿上的疼痛很快消失了,只是腿上的包不见消失也不见长大。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到了那年年底,小朱洁右腿又开始莫名其妙地疼痛起来,这次来得更突然,更猛烈,小朱洁疼得眼泪直流、汗如雨下。小小年纪的她受不了剧烈的疼痛,常常痛得大哭,这让她的父母非常着急。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朱洁的父母不知道女儿到底患了什么病,想让女儿到大医院去检查,可是家里却一贫如洗。怎么办?治女儿的病要紧!听说南京的医院骨科非常好,遂决定借钱到南京检查。于是,父亲在邻居家借够到南京的路费,立马用被子裹起孩子就赶往南京。

父亲心急如焚,看着被子里痛得直叫唤的女儿他心如刀绞,而且由于天气非常寒冷,女儿冻得直打哆嗦,他也急得老泪纵横。走前,父亲嘱咐家里的人,继续去借钱,把孩子的病治好要紧。父亲抱着女儿,以最快的速度坐火车赶到了南京。

父亲带着小朱洁找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经过专家会诊,一致诊断为小朱洁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右腿骨上骨复发性肿瘤。这个诊断让小朱洁的父亲朱洪国惊呆了,他小心翼翼地问:“这病严重吗?得,得花多少钱?”

医生告诉他,小朱洁腿部隆起的包、经常骨折就是由于骨内的癌细胞在增长和扩散,治疗的惟一办法就是换骨头,不过得花2万多元。听到医生的答复后,朱洪国禁不住掉下泪来。2万多元钱?这对他们一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给小朱洁治病,家里已经欠下了许多债,这次到南京还是借的钱啊!

因为没有钱,父亲只得抱着女儿无奈地回家了。父亲忍不住叹息,自己一个大男人,却不能解除女儿的痛苦,他只恨自己无能。终于确诊了女儿的病情,然而诊断结果却给了他们无情的打击。

回到家里,一家人抱头痛哭。因为家里实在凑不出医疗费了,只有在当地诊所开一些方子给女儿养病。这时,父母想了很多办法挣钱,可对于女儿的治疗费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就这样,小朱洁的病情一直拖着。

这一拖,四年光阴就过去了。时间一晃就到了2000年春天,小朱洁的腿部疼痛更加厉害,显然,这是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征兆。如果再不治疗,小朱洁的病情将难以控制。

怎么办呢?一家人陷了困境。看着女儿脸上痛苦的表情和腿上厚厚的石膏,小朱洁的父母心如刀割,他们狠下了心: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小朱洁的腿给抢救回来!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这次一家三口特意带上了干粮和咸菜,坐上了去南京的列车。是的,他们这次打的是“持久战”,就是乞讨,也要挣钱给女儿治病,一直到将女儿的病治好为止。

剜骨救女书写至爱亲情

小朱洁一家人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考虑到小朱洁家里的实际情况,医院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买骨治疗,大概需要2―3万;一种是从父亲的身上取出两块胯骨,这种方法治疗大概需要1万多,但是,手术后小朱洁的爸爸也许会永远不能从事体力劳动。

听了医生的建议,朱洪国高兴地说:“那就从我身上取骨头吧,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我什么都愿意。”朱洪国即刻做出决定,没有任何犹豫。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省钱,才能给女儿治病啊!

“如果要取你身上的骨头来给女儿治病,那我情愿被车子撞死。”小朱洁的妈妈早已哭成了泪人。“爸爸妈妈你们别争了,这病我们不治了。”懂事的小朱洁也哭了……

一家三口紧紧地抱成一团,哭得周围的医生护士无不为之动容。亲朋好友知道了小朱洁的爸爸要为女儿献骨,在明知朱家早就没有了经济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然300元、500元的帮他们凑齐了手术费。

2000年5月12日,身体健康的朱洪国和脸色苍白的朱洁同时被推进了手术室。父女俩静静地对望着,朱洪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看着女儿,而两行热泪早已在脸上滑落,女儿的脸上也挂满了泪珠。

为了省钱,朱洪国只给自己选择了局部麻醉,在无影灯下,他眼睁睁地看着手术刀和锯条在自己身上来回地游走。因为紧张,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涌了出来。他咬着牙坚持着,双手紧紧地抓着床单。医生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免去了全部麻醉费,为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实行了全身麻醉。

两块各长达15cm的胯骨取出来了,饱含父亲生命和爱意的骨头替代了原本已经坏死的小朱洁的腿骨,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惟有那手术室的无影灯见证了这人世间感人的真情……

手术从早上6点一直进行到了中午12点,在门外守候的小朱洁的妈妈急得一个劲地捶自己的右腿。当看到丈夫和女儿被平安地推出手术室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右腿已经青一块紫一块,根本站不稳了。

爸爸的胯骨成了女儿的腿骨,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小朱洁重新站起来了,恢复了往日的欢笑,可伟大的父亲却永远失去了做重体力活的能力。小朱洁的妈妈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这个摇摇晃晃的家。

女儿站立起来了,全家人都感到欣慰。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和汗水,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然而,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女儿的病情会再次复发。2001年秋天,小朱洁腿上的肿瘤再一次复发了!

这次复发更为严重,由于腿部肿瘤的快速增长,小朱洁出现了两次骨折。看着家里破旧的房子,还有丈夫瘦弱的身影,母亲张学翠痛不欲生:“上天为什么这么残酷?”

可是女儿的病还得治疗啊。母亲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打听,医生看了小朱洁的病情后,仍旧拿出两套方案,不过这次需要换骨的部位已长达30cm,小朱洁爸爸身上已经取过一次骨头,现在惟有从妈妈的身上取了。

医生同时还告诉了朱家一个更让人担心的消息:即使马上为朱洁换了骨头,但今后仍旧有复发的可能!这让小朱洁一家陷入了痛苦之中,怎样才能彻底治疗女儿的病呢?

“女儿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女儿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为了她能健康活下去,就算让我献出生命也愿意。”小朱洁的妈妈决定剜骨救女,“医生做手术需要我身上哪一块骨头就取哪一块。”

人间真爱在平静中延续

可怕的病魔将朱家推进了几乎绝望的深渊,懂事的双胞胎妹妹为了给姐姐治病,向父母提出要退学。小朱洁这时也对父母说:“你们别再为心了,干脆截肢算了。”一言未毕,全家人早已泪如雨下……

看着心爱的女儿受病魔的摧残,看着鲜艳的生命之花在渐渐凋落,坚强的父母忽然想到:向社会求助、向媒体求援,会有好心人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吗?

小朱洁和妈妈冒着刺骨的冷风来到了南京电视台。当这对苦难的母女把沉甸甸的挎包打开,当一叠叠病历本、诊断书连同干粮咸菜一起散落在地上的时候,电视台的领导和记者都很受感动。

南京电视台当晚把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好心人纷纷伸出了援助的双手,捐款捐物。第二次手术费很快就凑齐了。小朱洁对那些好心人满心感激。

2003年3月28日,美丽的南京突然露出了久违的阳光,也是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朱洁的妈妈在上手术台之前安慰女儿:“别怕,别担心,这次妈妈陪你。”

上午8点,母女俩被同时推进了手术室,小朱洁的妈妈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但愿这次手术后,小朱洁能够正常行走,永远健康。她在心里祈求,愿上天保佑她的女儿平平安安。

在细微而清晰的割骨声中,医生从小朱洁妈妈的腰部和腿部取出了合计长达30cm的硬骨。中午12点,小朱洁的妈妈平安地被推出了手术室。在场的每一位医生、护士都被这深深的爱女之情所感动,饱含生命和深情的妈妈的骨头也被手术医生精细、准确地植进了小朱洁的腿部。

下午6点过8分,在手术室门口守候多时的双亲和热情的市民看着小朱洁被推出手术室的一瞬间,全场沸腾了:手术圆满成功。女儿哭着伸出双臂:“妈妈,我要妈妈!”

如今,小朱洁已经慢慢丢开了拐杖,和邻居家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上学去了。

尽管家里现在没有了劳动力,尽管自己动过手术的伤口有时还会钻心地痛,但小朱洁的妈妈想到的仍旧是孩子:“医生说小朱洁的腿还要经过2-3年的观察才能断定是否已经痊愈,我们不想一直依靠社会的帮助,只要小朱洁好,只要双胞胎姐妹有学上,再苦再累我都情愿。”

小朱洁是不幸的,小朱洁又是幸运的,她有双亲忘我的无私的爱,有那么多热心的人的关心和鼓励,她的人生路一定会更宽、更远。

愿她一生平安。

上一篇:分离游戏中谁的心伤了痛了 下一篇:可悲啊,有多少女子和他“试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