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能香我不须花

时间:2022-09-15 05:45:13

流年似水,当初的童稚渐渐远离,渐知世故,渐晓人事,才知“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也平添几许悲哀,且应了古人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感四时之景,叹世态炎凉,恐人面高低。不免愁思:于红尘喧嚣中当以何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确立?何求知音解我心忧?何求良药愈我心伤?何处当是我游丝之归宿?总游游走走,寻寻觅觅,才恍然大悟——书乃是也。

每至深秋,小雨淅淅,夜凉如水。深感黛玉当年“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凄清。想那月缺月圆,阴晴难定;花开花谢,好梦难长。然书总启我大悟:月缺了中秋将至,花谢了春又何远?每有所感,便欣然其中,如有所释;若百思不得解,便思书如渴。总沏清茶为伴,再择书卷而观。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神伤,激愤处拍案而起。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可以大荒无界,咫尺千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随书而思,随遇而安。读书总似饮茶,先尝,苦若人生;再品,清芬始出;后悟,余味悠长。如火熄而炉犹暖,花谢而风犹香。总感茶与书有千丝万缕却无法言语的关系。抑或只是爱上一分清净,两分闲愁,三分薄薄的寂寞,还有几许香尽、茶凉、炭火成灰后哀而不伤的情愫。噫!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自古就有讲诗书,习功课。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不禁想起一群稚童摇头晃脑,口中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天真可爱之态。知书者自然知礼,君子行处当秀如菊。外有幽香扑鼻,内有刚正之气,恭笑而道“小姐你多风采”。才女气质当雅如兰。微露馥郁,而心若止水,盈盈答之“君瑞你大雅才”,绝非轻浮之举,亦无故作清高之态。知之者自然多智,智者所见,世事本复杂,天色本多变幻。故不为悲喜无常而惊忙不定,不为流言碎语而焦虑不安。亦非不明了,只是多了一份豁达,多了一份坦然,不在意对世俗的迎合,不专心于对机巧的运用罢了。书能净澈人心,洗却污垢,接纳每一个善良的灵魂。不再甘为宿命所牵的一线纸鸢,叫我如何不思书如思故友?

左手捧书,右手端茶。渐觉茶香愈清,书香愈浓。我当起舞如无人欣赏,当清唱如无人倾听。一书一世界,一茶一春秋。看亲情之灯,品人生似棋,读人性之美。想必这世上当有一个安静的角落,山峦葱茏,水声吟哦,而书中也必会有一条路,当我沿路攀行,必会到达那地方。亦当常自省,莫使惹尘埃;当安之若素,“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朗声笑对人生愁苦,常看青山多妩媚,因何伤春秋,而不笑开颜?

我的青涩,蛰伏在那印花的一页上。书卷如此多情,浅浅一笑又盈盈一握。我甘愿醉倒在书卷温柔的掌心,嫣然开出繁花朵朵,温婉而圣洁,共谱那一阙繁华未至前的安然淡泊……

好一个“书能香我不须花”,在我辈慨叹当今世间难有几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读书、品书的时候,小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泓宁静淡泊、一篇月明风清。那种独立超然、清雅脱俗的高妙之气充盈于纸间,促人品味。文中思书若渴,随书而思的情状让人叹服,使得人不禁感念小作者之用心勤勉专一,实属难能可贵。

(指导老师:刁秋力)

上一篇:做人·作文 下一篇:成长路上 人才市场采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