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做成的炮弹

时间:2022-09-15 05:36:52

那是1938年的初夏,法国青年施罗克利用假期到德国旅行。他在旅途中认识了德国姑娘娜娜,他们泛舟莱茵河上,一边观赏着矗立在岸边的罗累莱山岩,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施罗克说等他学业结束,就来接娜娜去巴黎,让她见识埃菲尔铁塔的雄姿,领略香榭丽舍大道的风情,感受巴黎圣母院的神秘……娜娜幸福地依偎在施罗克的怀里,脸上洋溢着新娘般的灿烂。她接过施罗克的话题,忘情地说,我们晚上在塞纳河上划着小船,听着肖邦的小夜曲,该是多么浪漫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们的梦粉碎了。施罗克不得不与心爱的娜娜姑娘吻别,匆匆返回了法国。从此,两个人天各一方,失去了音讯。

美法盟军发起的“龙骑兵”战役,出动了近5000架飞机,其中就有施罗克驾驶的一架。施罗克很是激动和兴奋,他完全沉浸在复仇的里,飞机一阵俯冲,炸弹成串地朝下面投掷,到处是一片烟和火的海洋。

德军的高射炮似乎发现了他驾驶的这架飞机,“飕飕飕”地发射着炮弹。施罗克镇定、沉着,凭着他娴熟的驾驶技术,躲避着炮弹的袭击。猛然,一枚炮弹从侧面飞来,准确无误地打到了他的飞机上。感觉到飞机剧烈地一抖,他就绝望地两眼一闭,似乎要感觉飞机爆炸的那一瞬间。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飞机只是剧烈地摇摆了几下,并没有发生意外。他大喜过望,心想既然这条命是拣回来的,还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他驾驶着飞机又冲进了敌占区。蓦地,他发现了德军的一个重要军事目标――那是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控制的一座大型兵工厂!飞机俯冲下去,他瞄准目标,随着抛下的炸弹,一声尖利的直刺天空的声音过后,引爆了兵工厂内的弹药库里的炮弹,接二连三的爆炸声撼天动地,地面成了红色火海。施罗克下意识地看了一下仪表盘,发现飞机油箱的指针在非正常地闪动,他急忙驾机掉头返回了基地。

施罗克驾驶的飞机伤痕累累,惨不忍睹。令战友们惊讶的是,一枚德军的炮弹竟然钻进了飞机的油箱里,就是施罗克看到从侧面打去的那枚炮弹,居然没有爆炸!机械技师小心翼翼地从油箱里取出炮弹,拆开弹体,发现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里面有一张用德语写的小纸条:

我痛恨战争,但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在场的人都哑巴似的沉默不语,脸上充满了对这位反法西斯者的无限敬意。施罗克随意地翻转了一下纸条,突然发现在纸条的背面也有一行字:

亲爱的施罗克,你在哪里?想你的娜娜

施罗克的大脑瞬间成了被删除过的存储器,一片空白。当他大脑里的内容恢复后,他的脸扭曲着笑了笑,喃喃自语地重复着几个不连贯的词:炮弹,娜娜,兵工厂,轰炸……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施罗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一直到死都还是疯疯傻傻的。当然施罗克也不可能知道,在他轰炸那个兵工厂之前,娜娜就因反法西斯行为被察觉而罹难。

(选自《纸条做成的炮弹》,有删改)

本文以小说的形式,记叙了法军士兵施罗克被心爱的姑娘用纸条做成的炸弹所救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憎恨。笔法细腻,意味深远。

1.结合文章第一段的内容,谈谈第二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们的梦粉碎了”一句的用意。

2.文章写娜娜放在炮弹里的两张纸条的用意是什么?

3.施罗克在大脑清醒后喃喃自语地重复“炮弹,娜娜,兵工厂,轰炸”,请说说施罗克此时的心理活动。

上一篇: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策略 下一篇:涂了颜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