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15 04:27:29

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研究

[摘要]校本微课是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以特定知识点为教学内容,通过时长较短的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并结合相应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下,微课教学日益流行和普及,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基于自身各学科的校本微课资源。校本微课建设虽然处于资源建设这个初级阶段,但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应用,转变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并为校本微课程的网络化做好准备。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从学科特性、教学应用、网络开放三个维度讨论校本微课建设中亟需厘清的问题,以期为校本微课资源开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课;校本微课;大学英语;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5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72[本刊网址]http://

一、微课概念的界定和发展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A.McGrew在1993难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其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场合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在国内,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国内学者对微课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阐述较为全面、影响力较大的是来自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对其的定义: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互联网时代下,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教育资源形态呈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类型的微课教学实践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展开。各类微课网络平台不断涌现、丰富和发展:如国外的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 Learn,国内的中国微课网也渐渐发展成为门类相对比较齐全的微课资源型网络平台。此外,近些年来,基于微课的不同层面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也层出不穷,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二、校本微课的涵义与必要性

顾名思义,校本微课资源是基于某特性学校的特定学科的具体课程标准而开发的微课教学资源。赵国辉将其具体定义为:校本微课是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适应学生专业、技能等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阐述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技能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实现教学内在价值的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或音频。

就目前微课资源情况而言,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中国微课网”当仁不让地成为教师们交流教学心得、提升自身素质的主平台,遗憾的是该网站针对的是中小学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还是缺乏实适用性。此外,由凤凰卫视集团、华南师范大学、各大出版社协同创办的“凤凰微课”在国内颇具影响力,但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微课资源却乏善可陈。“全国高校微课比赛网”是一个供高校教师参赛和交流的平台;其中不乏优秀的英语微课作品其资源,假以时日,该网站一定会不断被充实优化,继而成为一个可供高校师生学习交流的资源共享型网站,但当下该网站只是一个展示优秀微课作品的平台,教师很难从中选到合适的资源来应用于具体的课堂实践。基于以上现状,教师很难在网络平台上选取现成的适应自身教学实际的微课资。针对目前国内微课发展阶段与特点,巫雪琴也指出微课资源的校本化是微课发展初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另外,基于校课程标准开发的微课资源更加贴合学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际学情,在认真开发、恰当应用、不断反思改进的前提下势必会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

所以,考虑到国内微课发展现状和校本微课资源独具的优势,其开发和构建也就成为了高校教师在微课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大学英语校本微课构建的三个维度

胡铁生将微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微课资源构成阶段、微课教学实践阶段、微课网络课程阶段。大学英语校本微课资源建设虽然属于微课教学的初级阶段,但不可以只将目光局限在资源建设层面上,为了建设而建设。相反,而是应该着眼于微课教学应用、微课网络开放化,以大学英语的学科特性为抓手,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来全面地探讨和研究校本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这里,将从学科特性、实际应用、网络开放三个维度来综合探讨如何建设大学英语校本微课资源。

(一)学科特性

每门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固有特性;此外,同样的学科在不同的高校中又会被赋予不同的教学定位、教学侧重、教学特色。所以基于某个高校特定学科的校本微课资源的开发也应该凸显相应的学科规律,并且紧紧围绕对应的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究其实质是一门语言技能型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地开展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活动的能力。一方面,大学阶段的各类英语等级考试的设计更加偏重考察学生应用英语这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不是生硬的语法点;另一方面,应付各类英语考试也不再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动力,很多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努力练就一口流利的口语,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和拓宽渠道。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成了重中之重。基于这样的学科特性,相应的微课资源建设也应该围绕英语应用能力这一主题,并且根据学校特定的课程标准来确定相应的教学主题与教学难度。这里有必要指出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有效的实践,所以英语技能型微课的设计和开发不能只是局限于微课本身,同时也需要一系列的实践训练任务和相应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从而真正将提升语言技能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也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是在学习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人文。此外,当我们在熟练地掌握了各项英语应用能力之后,就能运用该语言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去认知和了解世界。所以这也决定也文化知识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很多的大学英语教材里都会出现一些典型的西方节日,例如Christmas(圣诞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还有很多有名的建筑,如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很多情况下,教师在处理这些知识点时都只是简单地解释一下,却忽略了其背后所蕴藏的大量文化信息。如果能够围绕这些特有的文化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课,例如以美国的感恩节为主题,利用相关的图像和影像资料,来精炼地介绍其起源、内涵、发展,这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充实和丰富大学英语微课课程资源。

当然,这样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技能和知识也可以互相结合。李晓东、曹红晖就以大学影视英语为例,通过相应的微课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也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艺术情趣。

(二)实际应用

张一川、钱杨义认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可见,微课具有不同的教学运用方式,但因为教学阶段、教学目的、学生学情的不同,即便针对的是同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供学生课前预习的微课视频、供教师课堂上辅佐其教学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的微课视频一定是有所区别的。所以,首先要明确校本微课的应用于教学的具体方式,然后再根据特定的使用方式来设计和开发校本微课资源。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研究的热点。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学生在课前通过相应微课视频来学习课程知识,课堂则变成了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来巩固合内化知识的过程。所以用于翻转课堂的校本微课视频通常需要全面、系统、清晰地反应一节课的课堂知识体系,并且在设计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课前的观看而基本建立起该知识体系。此外,刘锐、王海燕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过关任务、课内典型任务和课后拓展任务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构建和内化。所以用于翻转课堂的校本微课视频体系除了微课视频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以巩固合内化知识和技能的课前、课中、课后任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体系。

除翻转课堂的应用方式之外,微课也可以辅佐教师的课堂上教学。很多时候,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会出现学生较为陌生的文化知识点,特别是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专业相关的术语,而教师很难用三言两语就将这些知识点介绍清楚,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围绕某个特定的文化点或者专业点,设计和制作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并将这样的视频作为一个“补丁”通过任务型课堂的方式嵌入到课堂中去,从而拓展大学英语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这种补丁式的微课一定是聚焦于特定知识点,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去解构和阐释原本抽象的文字表述。

(三)网络开放

微课建设的目的在于交流与应用,其价值在共享中方能体现。校本微课课程也不例外,在建设初期以本校中学生为教学对象,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渐渐开始面向本校学生以外的相关社会人群,如其他高等院校学生和面向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的社会青年。所以,在资源建设阶段,就要树立网络化意识,以网络开放型微课的视角和标准来规划和构建校本微课课程,再经过后期再教学应用中的不断反思和优化,实现网络共享的目标。

相比较网络微课资源,大学英语校本微课课程在内容选取上更加贴合学校课程标准,可以说是为该校的学生量身打造,这对于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优势所在。但是以网络化为视角,这种紧密的贴合性反而成为了其走向开放的绊脚石。尽管每个高校所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所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不尽相同,但教学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相关人文文化内涵,所以在校本微课的内容选取上可以采取“语境化”策略,在校本的独特性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适性上做一定的妥协。例如在主题为“concept of time and punctuality(时间观念与守时性)”的教学单元中,口语训练部分涉及“MakingAppointment with Others(如何与别人预约会面)”的内容,在这里就可以考虑以真实语境为依托,开发出更具普适性和实际价值的口语训练微课视频,例如可以考虑制作题为“How to MakeAppointment with foreign friends(如何与外国人预约会面)”的微课视频,从而拓宽校本微课的授课对象人群。

另一方面,本校的学生学习校本微课的动力有一部分是来自课程考核的压力,但是社会人群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微课资源的优劣来决定是否学习某个网络微课课程。所以,校本微课资源建设中,如何能够让网络学习者“驻足”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而校本微课往往由学校相关课程任教教师承担设计和制作,在建设力量上相对单薄,这就需要充分借鉴优质网络微课资源在内容选择、思路设计、画面呈现、教师语言等方面的长处,并适时参加微课制作类的学习和培训,真正创建起高质量、受欢迎的校本微课资源。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形态呈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网络微课资源日臻丰富和成熟,各高校也都开始自己着手建设微课课程。校本微课资源建设虽然处于微课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不能将其单独割裂出来,走就资源论资源的微课建设道路。而是要综合微课建设、微课应用、微课资源开放化三者的关系,着眼于微课的实际教学运用,以微课网络化为标准,来确定校本微课资源的内容选取、设计思路、制作手段,建设出优质、高效、开放的微课资源,真正受益于在校学生和相关社会人群。

上一篇: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EGP、ESP课程设置研究 下一篇:互动教学在职业中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