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曲线在现代设计中的情感作用

时间:2022-09-15 03:28:31

浅谈曲线在现代设计中的情感作用

曲线,作为设计形态表现形式之一,被反复运用到各种设计活动中。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学的深化,曲线的加工难度也逐渐降低。一些丰富的曲线造型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呈现在人们眼前。在追求个性与情感体验的现代设计中,曲线成为一种新的精神需求。本论文主要对现代设计中的曲线情感作用进行阐述。

曲线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曲线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仿生设计曲线,另一种为有机曲线。

仿生设计曲线是建立在仿生设计方法上的形态表现方式,其设计方法主要表现为直接模拟设计和间接模拟设计。直接模拟仿生设计从视觉上能够较为直观的感知到所模拟的生物概念。如北京奥运会的国家体育馆,根据鸟巢的结构特点,钢材结构组件,形成巨大的曲线立体空间。它的外观形态及其结构设计可以说都是对鸟巢的一种直接模拟。在建筑方面表现为曲线的空间跨度的不断扩展和曲线结构复杂性的不断深化。产品家具等的直接模拟设计,也由之前的表象曲线纹样装饰向更注重人机工程关系的深入曲线结构形态转化。现代设计中直接模拟的结果是曲线的形态更加抽象、丰富、合理。间接模拟设计并不直接表现或引用生物的个性特征,它通过类比、联想的方法进行形态的演变,也可以运用逆向、夸张、特异的方法实现概念的转换。这类形态更为抽象和概括性地表现生物的形态特征和自然属性,具有自然生物的感觉和生命活力,并且具有丰富的语意和一定等等象征性、思想性和风格特征。

有机曲线设计从自然中寻求灵感,与仿生设计有交叉包容的关系,但相对仿生设计,它的曲线形式更加自由和变化。尤其是材料的发展和3D建模技术的成熟,引发了有机设计更加多样化的状态。建立在材料学上的有机设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有机材料研究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维奈・潘顿(Verner Panton),从50年代末起,就开始了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的试验研究。潘顿于1967年设计的潘顿椅,其简洁流畅的曲线一体化的造型,成为有机设计的经典。

现代设计中的曲线情感因素

被称为“世界流线型设计之父”的卢吉・科拉尼认为“地球是圆的,所有的星际物体都是圆的,而且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轨道上运动,甚至连我们自身也是从圆形的物种细胞中繁衍出来的,我又为什么要加入把一切都变得有棱有角的人们的行列呢?我将追随伽利略的信条:我的世界也是圆的。”现代设计的曲线情感作用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情感

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的历史,是人类不断适应自然、模仿自然的历史。人与自然的长期接触,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关系,自然紧密连结在一起。自然形态给人的视觉感官一种和谐享受,自然形态中的曲线给人们以轻松、自由的感觉。于是,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设计师开始从各种自然形式中寻找人类精神的能源,仿生设计、有机设计呈现出强盛的生命力。例如树枝的线条显示出树的生命的记录;人或动物结构的线条显示出发展的阶段――生命的时间。这种代表蓬勃向上的生命曲线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情感。

2.人对自我的情感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现代主义缺乏变化的直线几何体无法满足人们对自我个性的标榜时,人们开始寻找曲线形态带来的独特感觉。曲线形态的丰富多样,增加了人们的选择,可以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部分。不仅从视觉上给人丰富变化的动感,也从心理上迎合不同人的性格感受。曲线平易近人的特性为现代设计的人情味加分,曲线总是能营造出一种极富人情味气氛,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扎哈.哈迪德认为“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未来的发展必然遵循生命的规律,并且以一种合理的方式绽放。从现代设计的趋势中,可以感觉到人们表达对未来情感的一种迫切心情。当建筑师运用各自的方式通过对材料技术的不断革新,创造出各色各样的有机形态的建筑时,他传递的是自己的一种对未来居住空间的理解。

曲线与人的情感互动

曲线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曲线自身是一种形式表现手法,是不带情感的客体,它的情感特征都是人为赋予的精神象征。另一方面,曲线的形式又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为意识为之附加精神层面的含义。如进入一个曲线的环境,人们会从视觉的吸引转向思维的活跃,开始一些情感上的联想,并体会到或浪漫或轻松或奇妙或其它等等感觉,这时正是曲线对人的情感作用。在现代设计中,曲线形态促进的人类情感包含自然、人性、和谐、自由、创新、幻想的成分。它既拥有可控制的和谐自然意识,又包括不可控的未来情态感觉。现代设计的曲线为人类的情感提供更多元化的维度,对不同需求的人折射出不同的情感作用成分,并且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积极的自由态度。

曲线对人的情感作用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发掘曲线的特征,一方面运用理性的思维方法控制曲线的形态表达,充分发挥它对人情感作用的积极部分,创造出更多合理的设计。另一方面运用曲线的未来形势感对未来的生活方式进行更多预想,寻找出最符合人们需求的部分,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设计

(作者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如何理解好设计中“最多使用两种或三种字体” 下一篇:极少主义艺术观念在触屏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