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两年高考作文情况谈作文教育的缺失

时间:2022-09-15 02:56:55

从近两年高考作文情况谈作文教育的缺失

【摘 要】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语文阅卷情况及作者自身多年教学实践,旨在剖析我区作文教学之缺失,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考 作文教育 缺失

近两年,我区汉语文高考仍采用全国大纲卷。从作文类型来看,2011年与2012年均为材料作文。其中2011年的作文材料为“有一个朋友的家中高悬三个大字‘水葫芦’。我问这三个字的讲究,他端出一盆水,把一个小小的葫芦摆在里面,表演给我看:他伸手把葫芦的一端按下去,另一端立即翘高,他在葫芦的中腰加力,把它压进水底,葫芦立即换个地方再冒出来。然后他解释说:‘你看无论压力从哪个方向来,它都不消沉。’”。在材料中有体现主题的关键词“压力”,因此相对来说,难度较低,大部分学生能抓住“压力”这一关键词进行写作。而2012年的材料为“大多数花的根都不美丽,而花却光彩夺目,美丽多姿。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花根,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因为根所生出的美丽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考生必须整体理解材料,抓住不美丽的花根与花的美丽之间的关系,才能切入主题。相对2011年的作文来说,该材料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尤其是对于藏族考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作文失分现象浅析

(一)部分学生偏题、跑题

2012年高考作文材料相对隐晦,要求学生能把握好美丽的花源于不美丽的根,从而联系生活或者实际进行写作。主题可多角度选择,如“成功源于扎实的基础”“成功来自于艰辛”“内在美才是真的美”“平凡成就伟大”等都可以。相对来说,可供学生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但由于我区部分地区因特殊的历史、自然因素限制导致教育基础相对落后,部分学生汉语文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都较差,有部分学生读不懂材料,便乱抄阅读部分的文章,还有学生甚至摘抄选择题的选项,也有一部分学生虽自己写作,但缺乏基本的表达能力,只能生凑字数,另有部分学生不管材料为何,直接写《我的家乡》《保护环境》等。此类是严重跑题的作文,得分都非常低。

(二)材料陈旧,套作现象

分析2011年和2012年我区学生高考作文答题情况,都可发现,部分学生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企图通过背诵几篇作文,在考场取巧得高分。尤其是2012年,有学生不约而同写作《诚信》,从题目到开头、结尾,到中间段落的布局基本相同,甚至遣词造句也相同,有套作之嫌疑。而且此作文与材料基本无关,属于跑题类作文。有一部分同学虽是自己写作,但举例时都是张海迪、爱迪生等材料,明显缺乏新意,与生活实际相差也较远,导致作文得分较低。

(三)写作随意,缺乏构思

在整套试题中,作文占的分值是60分。但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随便写,缺乏整体的构思。很多作文拟题非常随意。如《感受》《人生》《题目自拟》《环保》等,当然正文内容也比较空洞。而有些学生开头、结尾也是乱写一气,有些考生写半天也不能切题,更有学生在文章结尾直接求情,请老师多给分等。甚至有一篇较好的作文《红尘》也因开头过于繁冗,切题过慢而导致失分。此类学生明显缺乏布局谋篇的意识。

(四)就事论事,缺乏联想

有些学生基本能看懂作文材料,但在写作时只能抓住花或者根进行写作,要么就从开头至结尾全写人生价值,却不能恰当地联系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能恰当地举例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导致作文要么过于空洞,要么过于嗦。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理解了材料,但观点过于片面,也导致作文失分较多。

二、作文教学缺失

(一)作文教学无计划,缺系统训练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训练往往是临时起意,很少有老师会从高一开始计划好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更不用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怎样拟题,怎样列提纲,怎样选择事例,怎样安排开头、结尾了。从近几年的高考形势来看,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是主要的作文考查形式,如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提炼观点,或者训练学生合理利用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在遇见材料作文时也就能游刃有余地写作了。

(二)作文教学投机取巧,乱用模式

作文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写作一篇好的作文,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而非常优秀的作文,更要能体现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言功底,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也要有细腻的情感。

由于我区特殊的地域条件导致部分学生汉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写出很优秀的作文来就有一定的难度。有些老师受高考利益的驱动,急于求成,便会整理一些优秀作文出来,当成资料发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这些优秀作文,从而出现前面所提到的套作现象。另有一些老师,为了让学生点题,往往会提示学生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写一些诸如“这就是我写的……作文”,而且以“这就是我写的花与根的作文”之类的句子作为结尾的作文也有不少。而如此低水平的结尾,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作文得分。

(三)缺阅读,缺积累

从考生作文中引用的大同小异的材料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考生文学积累非常有限,很多例子来自于中小学课本,甚至还有学生生造材料。如某考生写的“文天祥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爱’”。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少,以致举不出具有生活气息或者与他人不一样的典型事例,从而只能老嚼故事,或者翻来复去地重复自己的观点。

古语有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会教才能会学,会学才能学会,会考才能考好。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充分重视作文教学,从细节入手,开展系统的训练,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我区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之我见 下一篇:创新教学模式 教会学生读懂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