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之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15 02:41:34

探讨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之质量的影响

摘要: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近几年来,工程行业的管理逐渐的进入了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也逐渐的进行了改制,出现了许多的私营建筑单位,这就对原来的工程内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极大地减弱了管理机制。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逐渐增加,导致管理过程中混乱不堪,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害。想要解决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使其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

一、我国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行的比较早,它将我国多年来对国外先进的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且在我国工程建设行业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使用,这对于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工程施工单位没有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没有把制度落到实处,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这就造成了他们无法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各个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很难把制度落到实处,最终无法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施工管理工作。

2. 人们对工程施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我国经济总体来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工程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工程建设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工程建设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情形下,人们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术、忽视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把施工管理当作是“耳旁风”,重视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了无法发挥建筑施工人员、资源等优势的现象,从而大大加剧了工程建设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使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3. 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工程管理水平高低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对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国当前的工程管理体系还是不健全、不完善,工程建设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相关的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工程建设的管理过程中,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相当的缺乏,人才培训和技术相对比较落后2 工程管理对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施工企业的管理方面

一些建设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甚至出现瘫痪的情况。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企业为了争夺份额会在价格方面进行厮杀而忽视建设质量问题,再加上利益主体和施工企业的分离,严重削弱了建设企业的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缺乏管理体系,出现对施工监控的盲区,保障体系趋向瘫痪,建设工程质量毫无保障。

2.2监理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缺失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若没有专业的监理队伍和监理人员,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将难以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质量检测工作也会因此而带来不便。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工程监理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用,超越资质去承接一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业务,人员资格与建筑项目要求不相符,甚至有些监理人员还存在着严重的无证上岗行为,加之施工现场的监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监理人员对施工材料、配件以及机械设备等缺乏审查,因此给工程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3施工现场管理方面

施工现场是建设企业进行活动的基本平台,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受到建设单位主体的影响,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水平比较低,造成工程质量的失控。例如有的施工现场和施工组织设计严重脱节。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顺利生产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对整个工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目前很多建设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大部分是应付工程报监手续和招投标,根本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普遍存在着抄袭、可控条款少、针对性差的问题。此外,建设活动各个责任主体对工程质量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各企业都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速度快、造价低的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高盈利,投入较少,施工质量只能应付过去;监理、设计队伍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设计变得更加随意,对标准、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贯彻不到位;监测不规范,使得监控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监控职能。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很难保证较好的工程质量。

2.4工程建设技术方面

在我国的工程行业,它的分工是比较细致的,而且劳动力比较集中,人员多。对于工程建设管理而言,具有人多、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为了尽早让我国的工程建设达到国际化水平,就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到工程建设行业。因此,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将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存档,使其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查询。

3.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解决措施

3.1. 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只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这一项规范,而且颁布的时间比较久,已不适合当今工程建设行业管理的参考依据。这里的相关制度还是比较少,内容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比较弱。因此,我国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落实到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样才能给我国的工程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3.2. 人员管理

做任何一份工作,人员的管理都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工程建设行业中,要做到这样两点。(1)沟通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建筑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工程管理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和负担,才能真正的做好一切为员工服务的目的。(2)协调建设工程内部的人际关系必须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要责任到人,加强内部人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建设。

3.3.建立社会诚信信息网。

强化诚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相对比较一致的信息平台、诚信法规以及具体的奖惩机制,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将建筑市场上的各种违法、违规以及不良失信行为等信息,予以及时的公布于众,将质量业绩、市场行为以及各种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并向社会予以公开,通过信用体系,形成社会舆论监督和市场引导选择机制。加强建筑人才队伍建设。

3.4. 安全管理措施

工程管理是根据建筑单位的条件、施工的条件等相关单位的运行,通过采取有效地管理方式和手段来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和目标的。(1)构建责任制由于工程行业施工规模、施工难度比较大,难以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所以,我们就要将生产关系进一步简化,使管理层次相互减少。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实行相应的管理要素,针对不同的管理项目、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2)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在工程的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国家很重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建筑行业中出现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

4.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对于工程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工程行业又是一项技术要求高,辐射的范围广,人力、物力、财力比较集中,而且安全系数比较低的工程,这就大大的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如何有效地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既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是我们值得深刻研究的一项课题。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工程施工在管理和工程质量方面将会做的更好,也将会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国松.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

[2]赵闻,李斌华.目前国内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4)

上一篇:全过程审计方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下一篇:工程管理的范畴及其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