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价值新认识

时间:2022-09-15 02:12:59

脑力劳动价值新认识

作者重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与劳动价值的论述,对劳动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脑力劳动价值论,就教于理论界和广大读者。

一、人类一般劳动是脑力劳动

㈠脑力与体力任何劳动个体都存在脑力和体力。脑力和体力都是自然力进化的产物。但是脑力和体力却有着根本的区别。脑力虽然也是一种自然力,但它已经进化为一种特殊的力。脑力具有了不同于一般自然力也不同于一般动物力的性质,这就是目的性、意志性、思维性和创造性。脑力的这些特殊性质统一于创造性。而体力则不同,体力既不具有目的性和意志性,也不具有思维性和创造性。

㈡脑力劳动是人类一般劳动。马克思在分析劳动过程即具体劳动时,把构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归纳为三部分,即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劳动本身”不是别的,而是“有目的的活动”。根据我们上面对脑力和体力的分析和区别,只有脑力才能实现有目的的活动。所以不难得出结论:只有脑力劳动才是劳动本身,也就是说,只有脑力劳动才是人类一般劳动。

㈢体力在劳动中的作用。不是人的专有自然力。人的体力和动物的体力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是属于动物性的自然力,绝对不能称其为“劳动”力;另一方面,动物的体力活动也不具有劳动特征,因此不能把动物的体力活动叫做体力“劳动”。我们在这里否定了体力是劳动力、劳动包括体力劳动的传统理论。但是我们并不否定体力在劳动中具有它的作用。

二、脑力劳动构成价值实体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决定的。这种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劳动价值论者无一例外地认为,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然而,根据我们上面对劳动的认识,势必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价值是由凝结在其中的人类脑力劳动决定的。在商品社会中,与根据一般商品目的进行的抽象劳动即商品劳动概念不同,具体劳动是根据特殊目的按着一定方式进行的个别脑力劳动。商品价值是由商品中脑力劳动形成的。这就是我们关于商品价值决定的新论点,可以称为“脑力劳动价值论”。

三、创造价值、生理消费价值和剩余价值。如果我们扬弃所谓体力劳动也是劳动的观点,坚持只有脑力劳动才是劳动。那么就会得出脑力劳动并且仅仅是脑力劳动创造价值,而体力活动则消费价值。剩余价值是脑力创造价值与体力活动消费价值的差额

㈠创造价值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体力活动是非创造,而脑力活动或脑力劳动是创造。所谓创造,就是脑力劳动生产新价值。无论动物的体力活动还是人的体力活动都不具备这种特征。脑力劳动就是人的脑力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在商品社会中,作为商品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作为脑力劳动的科学发明和重大决策,往往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价值,也就是说带来巨大的创造价值。而这恰恰是脑力劳动的突出特点。

㈡生理消费价值或体力消费价值人的生理活动即体力活动是人生存和繁育的基础。在符合社会公约的情况下,人只要生下来,就具有了生存和繁育的权利。社会就必须为了他的生存和繁育提供必要的福利。任何人都需要这样的福利保证。而这个福利的最低标准,应该是维持个体的生理或体力活动需要。用于维持个体体力活动需要的耗费,我们称为生理消费价值或体力消费价值。生理消费价值或体力消费价值也是来自脑力劳动。

㈢从上述分析看到,由于脑力创造功能的不确定性,脑力劳动的创造价值很难预先估计。但是它的宏观结果却是很清楚的。正是脑力的这种功能,通过创造价值带来了巨大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人类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创造价值,扣除人类社会生理消费价值(体力消费价值)以后所剩下的部分。脑力劳动的剩余价值积累了人类社会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脱胎自然界的庞大人群和人类社会,创造了不同于动物世界的人类文明,包括巨大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

四、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

那么怎样来认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呢?我们认为,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认识上存在着历史的误会,需要予以匡正。剩余价值分配应该分为四部分:工资、所有权益、利润和社会福利费。社会福利费包括公共福利费例如教育费和个人最低生活保障费等。让我们首先考察通常所谓的“体力劳动者”即农民和“力工”的劳动。种植业一开始就是脑力的活动即脑力劳动。原始人发现落到地里的种子可以重新长出植物,并结出同样的可以食用的种子。这样才开始了种植业 。所以,在商品社会中,农民的劳动并不是体力劳动。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脑力劳动的产物。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是脑力劳动的剩余,它不仅是工人的脑力劳动而且也包括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脑力劳动。股东(资本)为脑力创造剩余价值提供机会,应该取得相应的分配权。兼顾脑力、机会和劳动成果,应该作为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在法律和政策的规范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 当代中国实行的社会政策恰好满足这种要求。这就是普及教育,发展科技;优生优育,控制人口。所以我们的经济才能得到健康的快速的发展――本文作者认为,这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伟大实践。

(作者单位:河北城建学校)

上一篇: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属性 下一篇: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