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常规的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2-09-15 01:00:50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常规的发展与创新

教学管理是一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而又十分系统的工程,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为了确保这个中心不动摇,强化常规是唯一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为教学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以真正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

一、教的常规(教师)

(一)努力践行教的“六个精心”,是为师之本

“精心”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只有“精心”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养成不断精进、追求卓越的品质和习惯,才能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作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一丝的懈怠。“精心”教学,是我们为师之本。在教学全过程管理中,明确向教师提出教学常规的“六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反思、精心布置与批改作业、精心辅导、精心评价。用心做事、精心做事,竭尽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只要我们立足于精益求精,我们的事业必然会精彩纷呈。

(二)强化教师专业成长,乃为师之道

学校的发展固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真正的“硬件”在于一支有个性、有思想、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专业成长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则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专业精神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享受职业幸福的动力,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技能是保障。

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能静下心来努力钻研,沉淀在思维的东西才会慢慢发酵,不断的壮大,成为教学上的名师、名家。

二、学的常规(学生)

(一)学习的“六个认真”

学生成绩的好坏源自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而“认真”的态度,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唯一途径。因而,学生管理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成功源于始终的努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明确提出学习的“六个认真”,即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作业、认真复习、认真参与考核、认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二)全面发展 培养特长

学生应做到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文化课应力争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并具备一定的科普知识、有一定的科学意识。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制作、小发明、小创作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精神。学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增强体质;应该具备健全的人格,心理品质良好,能与他人正常交往,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开放的、多层次的、全面的评价工具,它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相对“真实”的信息和依据,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客观评价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管的常规(领导)

(一)管的“六个坚持”

1、坚持听课:学校领导应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并做到:全面听和重点听相结合;专题听和随堂听相结合;集中听和分散听相结合。听课后要及时和老师交换意见,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

2、坚持教科研:学校应努力探索出一条特色化教科研之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课题,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教科研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做足、做实、做响。

3、坚持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而开展的培训,培训的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4、坚持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及记录、教学反思、班级日志等。检查时间上采用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的目标要明确。

5、坚持考核评估:学校的每一次考核评估,事前要精心准备,事中要认真实施,事后及时小结。考评要注意指导性、针对性,认真查找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做出公正的评价。

6、坚持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同时,管理者也应经常性的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坚持写管理反思的日志、随笔,努力做到在行中思,在思中进。

(二)注重管理艺术 提高管理实效

1、制度建设:学校要致力于构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管理制度,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科学规范化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二是民主管理原则,教学管理制度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三是发展创新原则,教学管理制度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造性的将新课程理念与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相结合,促进学校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各项管理制度要做到简便易行,落到实处,确有实效。

2、执行操作:制度无情,人有情。无情制度,有情管理,是我们追求的管理境界。在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一要做到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二要做到尊重教师,让教师在被管理的同时,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从而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四、理的常规(方法)

(一)理清管理的目标

1、教学发展目标:力求学校教学有特色

2、教师发展目标:力求教师各具特点

3、学生发展目标:力求学生都有特长

(二)理清管理的层次

1、整合管理内容:

2、创新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工作的“四常规”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扬教学常规管理之长,管理工作中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精心每一个环节,认真实施“精致化管理”,相信我们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科学、有序、有效。

【作者单位:西安市未央区方新村小学 陕西】

上一篇:基于教学目标落实的教学案例 下一篇:朗读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