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12:54:49

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新生儿室; 医院感染; PDCA循环法; 应用效果

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1]。由于患儿自身免疫系统的建立尚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与低体重儿,易发生感染。有调查表明,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5%~11.4%,在我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暴发占了整个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60%[2]。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儿的死亡率,同时也造成了患儿家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实施国家有关规范、制定评价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反馈,使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持续改进和质量稳步提高已成为管理者探索的新课题。2013年开始新生儿室逐步采用PDCA循环法应用于院感质控中,PDCA循环法指的是基于标准化、程序化及科学化的一种基本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即根据一定的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处理(A)原理,使得工作的质量能在不断循环往复的实践中得到最大化地提高[3-4]。本科在2013年将PDCA循环法引入到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继续探究应用效果,本科就应用PDCA法与未应用该法在该科管理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3年在新生儿应用PDCA循环法时,工作人员共25名,其中男3名,女22名,年龄21~48岁,中专14名,大专1名,本科10名。将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作为对照研究,工作人员共23名,其中男2名,女21名,年龄21~47岁,中专2名,大专14名,本科7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计划(P) 分析现状、识别问题、发现问题是每一个PDCA循环的起点,并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新生儿科院感存在的问题:科室布局不合理,洗手间的门设置设在层流区内治疗室的旁边,配奶与奶瓶、奶嘴清洗区域未分开,病区通道与标本送检通道共用;注重经济利益:奶瓶、奶嘴科室自行高温消毒,入室通道门口无洗手液,入室鞋清洗周期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存在认识不足,感控质量及考核结果未纳入综合质量目标考核体系,未与绩效挂钩,执行力不强,监管不力,由于工作繁忙,医护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意识淡薄,手卫生依从性不高,七部洗手法不熟练。对于以上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辨证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1.2.2 实施(D)

1.2.2.1 提高认识、加强医院感染意识 以争创等级医院为抓手,加强全员培训,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相应制度,让大家有章可循。同时科室成立了院感小组,定期、不定期对科内院感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院感相关知识以微型培训等方法进行定期培训,对新入科人员、护工、保洁员等高危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接受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5]。

1.2.2.2 规范科室的布局及分区 请医院院感办专业人士到现场进行指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将监护病区洗手间的出入门关闭,将门改开向生活区的走廊。在进入生活区的医护人员通道入口处设立密闭门,使整个新生儿监护病区组成一个密闭的整体,以满足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及安全的需要。将配奶室及奶瓶清洗区域分隔开,启用标本传递窗及污物通道,以上改建设施使监护病区的生活区与监护区相对分开,布局更趋于合理。病区使用的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严格按照层流洁净管理要求每半个月对通风口滤网进行清洁。

1.2.2.3 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加强教育及督导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隔离手段的重中之重,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降低新生儿院感的发生率[6]。每个温箱、蓝光箱、小床旁、治疗车上、入室门口均放置快速消毒洗手液。仪器设备贴有清洁消毒指引流程。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严格洗手关,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同时加强督导。

1.2.2.4 加强新生儿用品、用具、器械消毒管理 设定消毒员,每日对室内地面、使用中的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新生儿的奶瓶、奶嘴、衣物等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奶瓶、奶嘴使用后清洗干净,装槽送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每班对无菌物品清点,防止过期使用。对于有效期短的物品,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协商,加用纸塑包装,延长有效期,预防过期使用,同时可减少成本。

1.2.3 检查(C) 在检查阶段,科室形成护士长-感控护士-当班护士三级质控体系,护士长每天进行抽查,感控护士则不定期做好每月的专项检查,如室内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表采样等。检验科每月对科室空气进行采样,院感办每季度随机对科室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护士长还与感控护士做好每月的指导及考核工作,并将考核同绩效挂钩。

1.2.4 处理(A) 处理阶段是管理的总结反馈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以每月作为一个循环周期,科室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对于每个循环中遇到什么问题,并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解决进行总结,同时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并纳入下一次的循环管理中。

1.3 评价指标 该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实施前后的区域的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奶瓶、医务人员手采样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对病室空气监测12次,物体表面监测16次,医务人员手监测16次,奶瓶采样16次。本院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迅猛进步,新生儿的救治率及存活率得到了根本的提升。然而由于患儿的功能器官尚未成熟,机体抵抗能力差,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要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易发生感染[7-10]。为了更好地做好新生儿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室一直在不断探索寻求一种良好的方法。PDCA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11-13]。PDCA循环既适用于解决医院整体的问题,又适用于解决各科室的问题。

从本科研究可知,应用PDCA循环法后,科室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提升,各项采样合格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手卫生依从性提高,人人都参与到各个环节管理中去。该法还呈现了一种“大环带小环,大阶梯式上升,科学统计”的独特性,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监控,使工作与标准化流程更贴近,从而使工作质量得以持续改进[14]。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体系的建立,拓展了护理内涵,体现了护理的价值及专业性,因而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我国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2):45-47.

[2]张志强,刘火姐,李淑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7):241.

[3]黄蕾,黄蒙.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7(11):90-91.

[4]张惠珍,宁花兰,方家瑛,等.引入PDCA循环法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0-92.

[5]吴杰.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48-149.

[6]王超美,段红林,杨军.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1):60-61.

[7]周建平.规范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87-88.

[8]郭健英,郭秀妹,钟双玲.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3038-3040.

[9]付改芝,李庆安,李爱敏.PDCA循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4):262-263.

[10]王旭.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升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患者安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44-145.

[11]郑守新.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基础管理[J].企业管理,2011,32(10):46-47.

[12]陈希康,李莉娜.运用PDCA循环提高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1(1):60.

[13]袁福宁,钱剑英.论PDCA循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7(28):167-168.

[14]陈晓云.应用PDCA循环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190-191.

(收稿日期:2014-03-05)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高校学术讲座服务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与测评研... 下一篇:基于CDIO理念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