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学生“厌学”引起的对课程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9-15 12:42:56

由小学生“厌学”引起的对课程设计的思考

摘 要 小学生“厌学”的话题,频频出现在中国各大网站和报刊杂志上。也因此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界说,讨论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古以来,学校被看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不爱学习,跟学校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形式单一、古板、缺乏创新,是让学生厌学的罪魁祸首。“学习应寓于游戏之中”,爱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丹麦形形的课堂教学吸引了大批孩子们津津乐道得为了生活真心喜欢学习,引起了笔者对中国课程设计的反思。本文将以丹麦小学课堂为例,从泰勒的课程理论入手,分析中外课程设计的差异,试图得减少学生“厌学”倾向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教育目标 厌学 丹麦 泰勒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一提到课程设计,我们不得不联想到“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以及他用了八年时间精心编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书中,他讲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及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①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归纳起来其实也就是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我们可以理解为“选择教育内容”和“确定教育方法”,而这两步都因“教育目标”而定。最后的“评价学习结果”事实上也就是评价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所以,总的说来,课程编制是严格根据“教育目标”而定的。那么,丹麦的课程设计为何跟我国呈现出如此大的不同呢?

1教育目标

在中国,教育目标有着这样的界定:教育目标主要依据教育目的的设立的总的质量规格,对教育子系统如学校教育、学科教育、学段教育等教育局部系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提出的比较具体的设想和规定,体现较短时期内教育对象发展的迫切的局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教育目的”。但区别在于,“目标”是建立在“子系统”、“局部”、“较短时期”的“目的”,并不等同于“目的”本身。经研究统计,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有“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多的那几个限定词无形中将教育目标归结于“社会本位论”、 “外在目的论”和“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目的脱离了以人为本、以生活为中心的原则。这样的教育将人看作是社会的一部分,而非社会的主体。如果以这样的目标教育出来的人,就不是真正意思上的人,而只是为了维持社会发展的工具。但在丹麦,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人能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

丹麦小学课堂是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换班上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数学简单的运算。但在丹麦,这并不算一堂严格的数学课,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游戏”。孩子们要让手中的数字横着四个或者竖着四个连成一排就算胜利。然后这些数字都是游戏过程中在高年级学生指引下由低年级学生编写应用题并计算出的结果。整堂课教师只讲游戏规则,然后做个示范。接下来,便是高年级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孩子玩游戏。在游戏中,高年级的学生将他们会的数学运算毫不保留的交给低年级的小孩儿。低年级学生在这堂课里不仅学习了简单数学运算,思维也得到了开发。而高年级的孩子们从这门课中学到的却是如何沟通、如何教导等。这就是丹麦的小学课堂。教育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多的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团结与合作等各种生活技能。

2课堂内容、教学活动的选择与组织

在中国,“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被归纳为“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选择与组织”。

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毕业前所要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如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再次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等。

课程标准是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只是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作为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组织者”的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表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

但是在丹麦,教育目标是让孩子们懂生活,所以一切跟生活有关的课程都能顺利开展,包括厨艺、木工等等。而国家给的统一文件只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意在告诉教师需要传授一切生活所需,而不仅仅是知识。在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学科结构上都没有做明确的说明,各个学校可以决定要教些什么。教师也可以自行选择教材或者不用教材,授课也允许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总的来说,一定要有所创新,要让学生的学习“寓于游戏”,喜欢学习。比如上面介绍的课程,就是老师自己创新设计的以游戏的方式让大家学习基本运算、学习沟通和合作等生活必备能力。所以,在丹麦,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非常困难。不是像在中国,只要看得懂教案,能照着书本传授知识,流水线般得生产一批又一批考试的工具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教师的重点更多的要求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对教师而言,这既是锻炼,也是挑战。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越精确,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一个人授课而得到实施的。教师不顾学生主观求知的欲望和方向,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向和学习风格,只向学生灌输教科书知识被命名为“填鸭式”的教学。“填鸭式”教学其教学目标上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与丹麦老师几乎不参与课堂,整个课堂基本上靠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丹麦,低年级的班级,老师只是讲讲这堂课的规则,然后就在一旁观看,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去摸索。若是高年级的班级,教室里一般是找不到老师的身影的,教师们都在咖啡厅喝着咖啡。更或者就是上述提到的混合式班级,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从高年级的孩子那里学到不少知识,同时又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以及沟通方面的能力。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师授课的课程如何开展,但事实上,丹麦的小学老师都这样做了。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就是评价设计这个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它跟教育目标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

在中国,我们从生下来就已经被国家、被父母设定了要被打造出来的样子。国家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为成为那样的人做出努力。在我们不懂事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无知的我们只能“听话”。教育的评价方式即检查最终要求被打造成的样子是否满足其标准化。而最标准化的考量形式就是高考。在中国,“分数”就是对中国学生、中国教育最准确的评价方式。

然而在丹麦,只要你懂生活的任何部分,你就能通过考试。低年级的孩子们交给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绩单”,上面没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的分数,也没有老师的评语,更没有排名。事实上,这份成绩单是由孩子自己或写或画完成的,上面只有四个格子,分别是“最喜欢的事情”“最讨厌的事情”“最擅长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学习的事情”。 许多还不会写字的孩子,在四个格子里甚至只用图画表达。这份四格成绩单是每学期末,老师与家长面谈的根据。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的发展、个性以及与同学的相处。

如果你会做蛋糕,你的“成绩单”会认可你的能力;如果你会修水管,同样也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丹麦也有类似的“高考”,但并不像我们这边只追求分数,而是采取等级制。如果你会读,可能你能得到C等,如果你会用,能得到B等,如果你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你能得到A。各种你自选的科目汇总后得到的A、B、C比例不同决定了你能进入的学校。也就是说,如果你获得A等的比例比较大,那么你很有可能进创造性的大学,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为你有这方面的才能;如果你C等比例比较大,你进入的大学会着重培养你操作方面的能力,以后你将从事各种操作行业的一线工作。学生们很坦然地接受这样的安排,事实上,这样的安排是按照“测试出来”的综合能力合理科学得进行选择的,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学以致用。有一点要提出,丹麦的人口不多,人力资源安排合理,学生们几乎没有像中国学生从小肩负的重担和感受到竞争压力,这也是这一评价体系在丹麦能被合理运用的一个根本原因。

丹麦VIA大学的教授Lisbeth Lunde Frederiken曾经说过,丹麦的小孩很少有人不喜欢学习的。虽然她没有给我一个精确的数据,但看着这些富于创新的课堂,孩子们又怎能抗拒学习。丹麦的社会结构、福利机制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跟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单从课程设计的改革这一方面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容易。更多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教育评价体系”。但作为教师,如果能像丹麦的教师一样能够想尽办法为孩子学习提供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这将会为减少小学生厌学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二十年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于忠海.教育目的的转型:从终极者道普通人[M].北京:全国百佳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 关欣,王宁.小学生厌学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12).

[5]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38.

[6] 天慧.从文化差异谈“填鸭式”教育与“放鸭式”教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7).

[7] 程达.教学目的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4.

[8] 盛荣杰.丹麦教育概览[J].北方论丛,2003(3).

上一篇:高职商务日语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探析 下一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