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时间:2022-09-15 12:34:02

重视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摘要]目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腐败犯罪蔓延的势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究其根源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重视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够,造成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同志曾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所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都是从思想动因开始的,所以反腐倡廉必须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廉政文化建设是较好的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廉政文化特性入手,粗浅地分析如何培育廉政文化,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关键词]廉政文化 反腐 倡廉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88-02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建设为内涵、以文化为表现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廉政文化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文化古已有之,随着阶级和政权的出现,对廉政的需求应运而生,随之便产生了廉政文化。廉政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现在所讲的廉政文化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它吸收了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

一、廉政文化的特征

其根本特征是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

(一)廉政文化的主要特性

1.主体的大众性,即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公正的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

2.指向的权力性,即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执政为民。

3.实施的职业性,即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4.组织的公共性,即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二)廉政文化的重要特点

1.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的集中反映,其核心价值观是务实、为民、清廉。它决不是具有浓厚人治色彩的“清官文化”的翻版。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扬弃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光大革命传统,吸收包括国外执政党加强廉政建设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2.廉政文化是诚信文化。“人无信不立”。廉政是客观、公正、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都必须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违纪枉法,必然导致诚信基础的坍塌,衍生出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廉政可以建立起政府与人民的互信关系,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消除隔阂和误解。因而廉政文化还承载着社会和谐的使命。廉政文化是道德文化。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对领导干部来讲,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对全社会来讲,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道德是人格力量的具体体现,人格支撑“官”德,人品提升“官”品。廉洁从政从业、两袖清风,是人格境界,也是职业道德操守。

3.廉政文化具有文化一般规律。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廉政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廉政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文化,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也要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要充分利用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形式、载体、阵地等资源。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文化的渗透性特点,在方式方法上注重人性化,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渗透力,做到润物无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廉政文化是实践的文化。我国廉政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廉政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廉政文化的实践性决定了此项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几点:(1)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2)言行一致,贵在示范。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修身正己,切忌说一套做一套。(3)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逐步提高。(4)求真务实,用实功,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培育廉政文化,是新世纪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二、如何培育廉政文化

笔者认为要培育廉政文化必须在反腐败斗争中重视廉政文化的意识、增强廉政文化的含量、营造廉政文化的氛围、注重廉政文化规范建设。

(一)在反腐败斗争中,要提高人们的廉政文化意识

引导人们重视廉政,提高人们的意识,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广大干群加强思想文化修养,使其更加注重人格、品格的修养,为了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树立更高、更远的纯洁目标。

(二)在反腐败斗争中,应该努力打造较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多年的市场经济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理念,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发生变化,对利弊得失、是非曲直、尊卑荣辱等判断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最终有可能会导致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在心理上的偏离与失衡。因此,我们应该在反腐败斗争中,努力打造一个较好的廉政文化氛围,推崇尊廉崇廉的文化理念。筑牢“不想腐败”“不愿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在反腐败斗争中,增加廉政文化含量

要增加廉政文化含量,一是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耻”文化,让党员干部懂得什么是“耻”,什么是“荣”。我们要像做启蒙教育工作一样去做知耻的教育工作,在社会上培养起知耻明德的风气。二是利用现代传媒阵地,唱响廉政文化主旋律。在宣传上既要讲政治性,又要讲艺术性,既要反映清正廉洁的一面,又要宣传开拓创新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还要提高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使被宣传的廉政典型能“润物细无声”般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榜样。

(四)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建立健全相关廉政规范制度

从实际情况看,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性构建廉政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廉政文化规范和政治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以达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当文化制度和政治管束均起作用的时候,人们的廉政建设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廉政文化是推进反腐倡廉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如果我们不以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阵地,营造氛围,颓废没落的腐败文化就会趁虚而入,污染社会,搞坏党风政风;如果没有廉政文化的净化,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就不易消失;如果没有廉政文化的支持,反腐败斗争就难以深入。因此,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廖明.关于廉政文化内涵的探讨[J].中国监察,2009(08).

[2]雷建莉.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04).

[3]郑珍.试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3).

[4]王丽霞.传承与创新中的廉政文化[J].青年文学家,2009(11).

[5]居继清.论我党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理论探讨,2009(03).

[6]赵阳.略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6).

[7]林如泰.浅谈基层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9(03).

[8]林学启.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9]刘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J].学习月刊,2009(18).

[10]李建胜.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10).

上一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广电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从注释内容看《吕氏春秋》高诱注的文献资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