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长城历史发展论文

时间:2022-09-14 11:52:29

早期长城历史发展论文

一、早期长城的历史发展渊源

目前北京境内现存的长城大部分为明长城。而早期长城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发展渊源。有史传,长城大约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个诸侯列国兼并加剧,争战不断,为了保卫国家,抵御帝国,一些国家在自己易受侵犯的重要边境上筑起高大的墙。那就是最早的长城。这些长城一般不是很长,短的有数百里,长的千余里。这些的长城一般被称作做东周列国长城,主要包括了齐长城、楚长城、魏长城、秦长城、赵长城、中山长城及燕长城。《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哲。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提防。其辞曰:……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1]当秦统一六国,这些军事防御用的长城已经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并被“险阻”之名被“夷去”。再经历两千年变迁,这些长城更是短墙残壁,有的甚至早已湮没在地底下。

而当时,秦始皇先后命蒙恬,王离分别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修筑在我国北部筑建起另一道长城。它以战国时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的西部和北部为基础,在某一些地段向北方大大地推进,原来的昭王长城已经从陇西从西向东经过宁夏、陕西到达内蒙,尤其在西北设置的新的防线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修筑起被后世人常提及的“秦始皇万里长城”。它奠定了今天万里长城的基本走向,起到了防御东胡、林胡、楼烦、匈奴等落后民族破坏性的侵略和保护境内经济生产的作用。

西汉时期,汉边郡受到匈奴的猖獗入侵,北方的经济文化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汉文帝对长城就有修筑。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强盛,武帝改变以往的和亲政策,采取了征伐匈奴的政策。在征伐同时,为加强边防,修缮和新建了两万里的长城以及烽燧,亭障。据《史记》、《汉书》记载,长城及相关设施在汉代保护了边郡人民的生产和安全,特别是西北区阻隔了匈奴与河西走廊、西域其他民族的联合骚扰,推进了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开辟。

到了西晋时期,于武帝太康二年又在北方复修了长城,这次主要是对秦长城的修复加固。南北朝时,北魏、北齐、北周先后修建了长城,而北京地区的现存早期长城遗址以北齐时为主。北齐在552年至565年间多次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并在长城之内筑起一道重城。

隋朝时曾7次发动大规模人力,起用大量物力,但每次修筑时间很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之后的时期,如唐朝,宋朝,元朝长城南北都在当朝管辖内,便也不再费心在长城的修筑上,更没有对长城进行新筑增筑。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因受蒙古贵族多次南下攻袭及女真族威胁,明朝统治两百年中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从1368年到1500年前后,修筑起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的万里长城。

二、北京地区早期长城的历史发展渊源及最新发现

北京地区的长城历史可划分为明代及明代以前。现存的长城主要都是明代长城保留下来的。对明代以前早期长城的研究,在考古学家们巨大努力下,近年来有很多的新进展。2006年北京市举行的全市大规模长城踏查行动中,文物工作者们发现,很多明长城是叠压在其前的早期长城遗址上修建的。2010年春,昌平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到长陵镇上口村普查“马武寨”遗址(民间传说是东汉大将马武的屯兵之地)。在考察现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在“马武寨”遗址的东北方向的山脊上隐隐绰绰趴着一段石墙。2010年5月,昌平区文物管理所4名工作人员来到延庆解字石村,进行现场踏访。村北的山头上,从怀柔方向延伸过来的明长城在最后一个敌台的位置上戛然而止。站在敌台位置上向明长城消失的西南方向眺望,观察到山上匍匐着石垄状的墙体遗存,和昌平境内发现的石墙极为相似。2011年7月13日,昌平区文物管理所公布的最新长城踏查结果指出:从延庆大庄科乡解字石村至八达岭一线,最新发现一段长约19公里的古长城遗址。初步推断,这段长城建于北齐时期,距今约有1500年历史。

据长城研究专家宋国熹多年研究、初步统计: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时期到明朝期间,共计有23个国家/朝代修建过37道长城。长城覆盖了全国共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9个国家/朝代的10道长城经过北京,它们分别是:燕昭王长城、秦始皇万里长城、汉武帝万里长城、晋长城、北齐长城、北齐重城、北周长城、隋长城、唐长城以及明万里长城。

按照历史记载及考古发现,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北京境内现存的明代以前石长城,大多为北齐(北齐辖境相当今天山东、河北全境及山西大部和河南的一部分)所建。据《北齐书》《北史》等史料记载,北齐27年中,面临着西面北周的侵扰,北面突厥、柔然、契丹等游牧民族的虎视眈眈。为了加强对周边国家及游牧民族的防御,北齐时期,曾多次在北部和西部对长城进行修筑和加强,其规模在秦朝之后、明代以前这段时期里,堪称第一。

三、北京地区长城的建筑艺术

长城是史上修筑时间跨度最长及总长度最长两个“最”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在长城的布局、城墙、关城、城台、烽火台、摩崖石刻及石雕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出建筑艺术的光彩。

(一)北京地区长城的布局

北京地区的长城总长度为629公里,从东向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六个区县,呈半环形分布在北京北部、西部山区。北京的长城体系有因险制塞、纵深、枢纽等特点。因险制塞是指长城修建在山脊线上,巧妙地利用山脊的岩石陡壁,从而达到因险防御的目的。纵深是在体系的最重要部位,修建两条乃至三条长城,形成纵深防御体系。枢纽是指位于怀柔县西部山区的各个方向长城的交汇处,称北京长城枢纽段,该枢纽段从北向南全长约6公里,北起黑沱山山顶,中为九眼楼(又称望京楼:明代北京地区长城体系中的重要指挥机构),南为北京结点。从此枢纽段,向东为东支长城,向西北为西北支长城、向西为西支长城,向西南为西南支长城。其中西支长城与西南支长城向西在关沟汇合,即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与居庸关长城。

(二)城墙

城墙千将万个雄关、关城、城台等联成一体,随着山形地势修建,高低宽窄各处不同。北京地区长城的城墙分为常见的砖包墙、战墙、阻挡隔墙、山体墙(劈山墙)、水关墙多数等。砖包墙以条石为基部、城砖为上部。造战墙常建在重要的地段,战墙上开有多个了望孔和射孔,以抵抗万一被敌人突破关口、登上城墙顶部最后“决战”之用。阻挡隔墙则建在在一些险要地段,用来阻挡敌人沿城墙的马道前进。劈山墙修建在窄长的悬崖峭壁上,如怀柔县慕田峪长城的景点“鹰飞倒仰”,就是典型的山体墙。水关墙在当城墙跨越河沟时出现墙体底部河沟水流通过处专设活动栅栏,平时栅栏上吊,让河沟水流顺利通过;战时,把栅栏门下放,阻挡敌人从低处河沟处通过。

(三)关城

关城是建在长城关口上,是与一般建筑相连的封闭性城垣,根据关城大小和地形有二至四个城门,是重要的防守据点,是长城的指挥部。关城位置往往设在高山峻岭,或深沟峡谷,以及江河海湾转折的地方和海山交汇处,以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四)城台

城台是沿着城墙,每隔一段出现的突出的台,又称墙台、战台、敌台、楼台。在平面图上看,城台主要是方形或长方形,并为呈中轴对称的几何形状。城台的两端连接着城墙。从纵向看分为城台一层、两层。一层的城台又称作墙台,它的高度基本与城墙相平,台子的外沿设有垛口。但北京地区长城的城台大多为两层,可称为战台、敌台、楼台。两层的楼台下层是由重叠型券洞结构建成,全部用砖组成,没有一根木梁、木柱,又称为“无梁殿”,是城台的建筑艺术集中地体现。两层城台下层平时可容十几人住宿,作战时可供更多士兵使用。上层有铺房,周边墙有垛口、射孔,可以储存粮食、弓箭、弹药、武器等。城台的下层四周均设窗孔。上层窗孔总数有12孔、14孔、16孔不等。通常远视窗孔数目的多少,就可知道该城台的规模。在北京地区长城的诸多城台中,以密云县司马台长城的城台最为险峻与多样。我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曾说“长城是中国建筑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台城之最”。

(五)烽火台

烽火台也称烟墩、狼烟台、烽缝、烽台等。烽火台是利用火光和烟气传递军情信息的建筑物,是长城防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史上曾发生过“烽火戏诸候”的历史事实。可见早在西周末期(公元前770多年)就有烽火台的出现。可以说,拥有2770多年悠久历史的烽火台是世界上最早的长距离物理光学、声学相结合的信息传递系统。

烽火台的建筑形式是独立的高台,一般为两层,下层是用于供士兵居住和堆放材料设备,上层为遇敌情时发送信号(白天燃烟、夜间举火)的地方。烽火台的位置多种多样,有的紧靠长城两侧;有的长城以外,并向远处伸展;有的则跟县、郡和首都相联系。

(六)存在与长城上摩崖石刻与石雕艺术

在一些重要的关城、关口附近的崖壁上,往往就会有摩崖石刻的出现,昌平区居庸关关城云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云台是一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的高台,始建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面积达310平方米,台下券门呈半六角结构。劵门上正中是精美金翅鸟王的石雕,两旁刻有金刚杆和象、龙等浮雕。券门内壁雕有巨大的四大天王浮雕像,四大天王造型栩栩如生。券顶上布满“曼陀罗”花的图案,花中还刻有佛像,共有2215尊佛像,为至今保存完好的艺术珍品。内壁上还刻有用汉文、梵文、八思巴文、藏文、西夏文、维吾尔文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其中八思巴文及西夏文流传时间较短便废弃不用,而保存下来可供研究的资料又极为罕见。云台保留下来的石刻文字对破译古代文字的秘密,以及研究西夏、蒙古等的历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北京地区早期长城受各时期的影响

(一)长城修筑在各典型时期的选线修筑特点

有专家学者指出:在从春秋时期到明朝期间,共计有23个国家/朝代对长城进行修建,共计有37道长城,覆盖了全国共16个省、市、自治区。

1.春秋战国时长城选线及修筑特点

据文献史料显示,我国长城的修筑可追溯达到公元前7~6世纪的春秋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有诸如楚国的“方城”,齐长城,中山国长城、韩长城、魏长城、赵长城、燕长城。其中中山国、韩、魏长城与赵、燕南长城大多建在两国相邻的边界线附近,对各国间相互防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长城的建起对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也有一定作用。如:战国时期的秦国,先后修筑过两条长城,一条是东面和魏国接壤的“堑洛长城”,一条是西边防御西北游牧民族的边地长城。这些长城大多是各诸侯国在易受侵犯的重要边境上筑起的高大的墙,这些长城一般不是很长或数百里长的也只有千余里。

2.秦始皇长城的修筑选线及修缮情况

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等落后部落南侵,在原有的燕、赵、秦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修筑。《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中记载:“始皇二十六年,……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2]秦始皇西起临洮县,跨过辽宁省的辽阳市,东边至鸭绿江边。秦始皇长城可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由内蒙古化德县,向东过河北康保县,跨过河北丰宁、围场县,内蒙古赤峰市,至辽宁阜新市北部,这段长城沿用了战国燕长城旧迹,辽河以东部分可能为新建长城;中段:从内蒙古兴和县,经过黄旗海北岸,绕过集宁市北境,顺着大青山向西,经过察右中旗,进如包头市固阳县北部后到阴山以南,黄河后套以北,挨到乌兰市和沙漠北缘。这段长城主要是沿用了战国赵长城的基础,并加以重新修缮。而在阴山和贺兰山之间是秦统一以后新筑的,基本依托大青山和阴山的西段:这条长城的干线起自甘肃岷县,循东北方向,经临洮、渭源、宁夏固原,又进入甘肃环县到达内蒙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秦始皇长城在甘肃境内基本是维修和连接了秦昭王长城。

3.汉武帝长城的修筑

汉代长城也称为塞、塞墙(塞、塞墙是边境上的险要地段,尤指我国北方经常受到匈奴干扰的险要地带。这些地带经常需筑城设险,以阻塞匈奴入侵),在西北部地区比秦长城时的区域还要大。汉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匈奴的防范,并保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将烽燧和城障修筑在更边远的地区。除修葺秦长城外,还加建了东西两段长城。西段向西延伸,过敦煌一直到新疆的罗布泊地区,东段经内蒙古的狼山、阴山、赤峰、东达吉林。

4.西晋时长城修建

据《晋书·唐彬传》,记载:“开拓旧境,劫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国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镇莫之比焉。”这段描述的就是晋武帝太康二年,唐彬任使持节时监管着军事,为防止来自北方的侵袭修筑长城的情境。这段长城大致位于今东北地区,这次修筑的长城“自温城洎于碣石”即从河北省东北部至朝鲜大同江入海口北岸的碣石山之间,而这里正是秦汉时期的长城旧线的位置。

5.南北朝时期,隋朝及其之后长城的修筑

直到南北朝时期,北魏为防柔然入侵,于公元446年开始修筑长城,此次修筑东起北京市昌平区的居庸关,向南到河北灵邱县,再西经平型县、北楼县等最后到山西省河曲县。之后的北齐政权曾多次修筑长城。其中天保三年到八年中较大规模的修筑就有4次,如在公元555年,为防御北方突厥、柔然、契丹等北方落后游牧民族的入侵及邻国西魏、北周的威胁,再次大规模修建长城,长城此次修建自北京昌平北至山西大同市。到556年,北齐又在长城已有的基础上,增筑大同西北至山海关的长城,这是北齐的外长城,北齐在外长城之内还筑有重城。

隋朝及气候唐、宋、辽几个朝代数百年间,并没有对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筑,。直到公元12世纪的金代.才有长城的修筑的再次出现。金王朝修筑的长城又称为界壕或边堡,史料记载的有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四道界壕。东起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止于大青山北部群山之中。之后的元代长城也没有得到大规模修筑过。

(二)各典型时期北京地区早期长城的修筑特点

1.战国时期燕长城的修筑

北京城市的历史发展影响着北京地区长城的修建。早在春秋时期,燕灭蓟迁都于蓟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部广安门一带,是北京地区出现最早的诸侯国都城之一)。战国燕地处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西端,在蓟建都,以武阳(今河北省易县南)作为下都。当时燕以上古、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来抗拒胡人侵袭,其中渔阳郡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里堡乡统军庄村南一公里的南城子,地处密云县和怀柔区交界处。燕为防御北方东胡和林胡侵袭,筑燕北长城。从今河北怀来县西南部向东北途经延庆县西部,向北经过河北省赤城县、沽源县,转向东北,再从丰宁县、围场县境内穿过,直至辽宁省辽阳。长城沿线修筑了大量烽燧和屯兵城堡。由于燕北长城途径北京市延庆县境内,在延庆县西南部西拨子至今仍留有墙体、城台的遗迹。在修筑大部分地段距离今北京北界三四百里的燕北长城的同时,战国燕在北京开始设置关塞,称其为居庸塞.至秦始皇时期,被改名为居庸关。

秦统一六国后,燕北长城被秦始皇所沿用,在秦汉时期乃至随后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也都没有利用过北京地区的长城,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2.南北朝时期长城修筑情况

直到南北朝时期,北魏为防柔然入侵,于公元446年开始修筑长城,此次修筑东起北京市昌平区的居庸关,向南到河北灵邱县,再西经平型县、北楼县等最后到山西省河曲县。这道长城环绕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北方,又被称作为“畿上塞围”。这是今北京地区有明确记载、规模较大的第一条长城。之后的北齐政权6次修建长城,其中较大规模的修建有4次,经过多年多次修筑建起两条长城线,这是史上第一次出现“重城”。而目前北京现存的早期长城主要就是北齐长城。

3.隋朝及其后长城的修筑

隋朝虽多次修造长城,但基本没有增建,只是对原有的长城进行修整。隋朝之后的唐、宋、辽几代数百年间,并没有长城修建的史料记载。直到公元12世纪的金代.才有长城的修筑的再次出现,但金长城的走向较前后各代均偏北,基本没有涉及到北京地区的修建。到元代长城也没有得到大规模修筑过。

(三)北齐的两条代表长城——北京现存早期长城遗址主体部分

北齐政权,为防御北方突厥、柔然、契丹等北方落后游牧民族的入侵及邻国西魏、北周的威胁,曾多次修建长城。其中于公元555年发动了一次极大规模的修筑,此次修建自北京昌平北至山西大同市。《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中记载: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北)至镇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3]在《怀柔县志》中也有记载:“555年(北齐天保六年),北齐文宣帝征兆民夫修筑长城。今怀柔县境内沙峪乡连云岭一带有北齐长城的遗迹。”[4]从长城的走向及位置看,北齐长城很可能是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补和扩建的。第二年,北齐又在长城已有的基础上,增筑大同西北至山海关的长城,这时北京市境居庸关以东第一次出现了长城,这是北齐的外长城,北齐在外长城之内还筑有重城。今北京市顺义区和通州区境内均曾有北齐长城。这些长城片段应是在外长城之内冲要处修起的屏障,在顺义境内温榆河古渡口附近就修有长城。

1.北齐代表长城——忻州长城

忻州长城是在北齐王朝建立后,在其北部和西部进行了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修筑年份分别在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和后来的天保八年。据古文记载“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离石西北)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即在天保三年,为防御稽胡和西魏及以后的北周,北齐开始修筑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关至老牛湾(总秦戍)路段的长城。又在天保八年,北齐修筑长城内筑重城,是为为增强防御能力而建的。有文字记载“是年(天保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偏关老营堡北五眼井)而东,至于坞纥戍(繁峙平型关附近),凡四百余里”。其具体走向是从清水河北堡乡的五眼井开始,至老营向南折,复又折东,经过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到达河北的下关。在天统元年又延伸至居庸关,与外长城汇合,长大约有千里。在偏关老营南保存有25公里的北齐长城,由新庄子村分开,明长城向西南,而北齐长城向东南,绕了一个弯后,在北场村南,又与明长城汇合,二者相距最远处约六七公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北齐长城残高3米,底宽4米,顶宽0.5米,北齐长城的其余部分均被明长城覆盖在下面,甚少。

2.北齐代表长城——司马台长城

位于北京密云县东北部,距北京120公里是另一代表长城: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始建于北齐(550年),在明万历年间,即1573年重修。南北朝时期,北齐石筑的长城犹如一条土龙匍匐在司马台关门的西山上。根据《北史·斛律金列传》记载:“羡以虏屡犯边塞,自库堆戍东据于海,二千余里,其间凡险要,或斩山筑城,断谷起嶂,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于公元565年,明州刺史斛律羡督修长城,其东段达渤海北岸山海关,库堆戍,有人认为是三堆戍,位于今天的山西静乐县之内长城而东。在这两千里长城的防线上设置了五十余所戍。如今我们发现的司马台北齐长城,其是位于密云县东庄乡后的川口村对面山上的大阴坡上,高约0.7米多,宽有2.5米,断断续续约长六、七里。唯一可见的偏离明长城的一段北齐长城从司马台关门的西山脚下开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代金山岭长城连接,而其余东西北齐长城,早已迭压在明长城底下,其遗迹不见。

五、不同地理环境对北京地区长城的影响

(一)北京地区长城修建总体走向

北京境内长城以怀柔旧水坑的北京结为界,可分为东、西两个体系。北京结以东是以单层布局为主,只有个别地段有重墙,极可能是不同年代的长城,个别关隘附近还有环状城墙,以加强关口的防御能力。但总的来说,东路结构比较简单。北京结以西则相当复杂,经常筑两层或多层城墙。特别是延庆盆地,在盆地北沿和南沿、军都山山中和山的东南麓出现三层长城,甚至更多层次,它组成的纵深防御体系,层层布防,以阻挡来敌。北京长城的这种布局特点,使我们明显看出明代北京主要军事威胁来自西北草原。

北京地区长城选择山体的特点:一是选取那些山坡两侧不对称的山体,利用较缓的一侧作为长城内,利用较陡峭的一面作为长城外,俯视周边平坦地带;二是选取平坦的山顶修筑城墙,城墙大都修筑在山脊峰崩之上;三是选取山脉断崖明显,且有河流切割,地势十分险峻,古人称之为。陉”的地方。同时,将石砌的高大城墙修筑在山谷缓冲地带,或两山之间的来往通道。关口设在低凹的山谷中,以高大的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和护城河等形成拦截之势。

(二)北京地区各地段长城走向及修筑选线

北京地区的长城,从东向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六个区县,呈半环形分布在北京北部、西部山区,总长度达600余公里。

1.平谷境内的长城走向及修筑选线

平谷位于燕山山脉南麓,因其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谷地,所以并被命名为平谷。在平谷长城从东方延伸过来,从天津蓟县的井峪沟村进入平谷,经过彰作关,一路向北到达将军关后向西行到黄松峪关,之后一直向北到达四座楼山,最后出平谷到密云的墙子路长城。平谷地区的长城环绕着平谷谷地的北面和东面延伸,守卫着南面的平原地带。它以将军关所在的大金山和四座楼所在的四座楼山为主要行经山脉,城墙大都修建在高陡的山梁上,其中从延庆大庄科乡解字石村至八达岭一线,最新发现一段长约19公里的古长城遗址。其中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黄松峪关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这里地势比较开阔平坦,因此这个关的地位是平谷长城沿线中显得较为重要的。

2.密云境内的长城走向及选线

密云位于北京市的东北犄角,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大平原北缘,是华北大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密云县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部低缓、西南开口的簸箕形地势。北齐及明代的长城,都是沿密云县边界山岭起伏,长城沿燕山内侧山梁建筑,从密云边界的东、北、西将其三面包围,呈“几”字形。而密云平原和周边山地的分界线则是石塘路一线和古北口路一线。密云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是北京至东北及内蒙古的重要门户。自十里堡乡统军庄入境,经过县城,再由古北口出关,到东北、内蒙古的道路,是一条古老而重要的交通大道。

长城由平谷的四座楼山折向北行北水峪关,然后出了平谷界到达密云的墙子路关。长城出墙子路关先向北,之后大体朝着东北方向的雾灵山走,时段时续。抵达雾灵山后就由山的南坡绕到西坡,最后由北坡脚下绕到东方的黑关。之后,长城沿黑关西北而行,到达大角峪关,关城周边的高山均在1100米以上。长城经过五道粱,头道沟,直至司马台、金山岭长城,之后是蟠龙山长城,古北口的卧虎山长城。经过了古北口后,长城就进入深山中环绕起来,因为路途极为险阻,以至很多地方因为山险,以山作为屏障,并没有设墙。之后到达白马关,以及白马关南边的洪桐峪关周边长城,也都是凭着山势险峻,以山作为障。其中洪桐峪更是双峰夹峙,,山谷内地势稍缓之处就建起两道边墙,谷中有过一座水券门。再经过黄峪口,折向西南方,到达著名的鹿皮关和石塘路,其中石塘路城堡是密云首险之一,是控制南北交通的要道,也是控制白河涌出山口的关卡。之后经过五座楼、黑山寺、白道峪、牛盆峪,终结于小水峪,小水峪城堡坐落于山谷之中,山谷北面是连绵高耸的云蒙山山脉。其中,著名的古北口和墙子路关都处于断裂带上。古北口大断裂,是张家口、承德、北票深断裂之一段落,是一条规模大、切割深、有长期活动的断裂带,由一系列平行的近东西走向的断裂组成。沿着断裂部形成绝壁式的奇峰,蜿蜒的长城大都修筑其上,形成关内关外的天然屏障。墙子路断裂,在走向方向上较为舒缓,呈波状弯曲,但倾斜也较大,一般在60。~70。之间,有的地段在80。以上,甚至直立。

3.怀柔境内的长城走向及选线

怀柔境内多山,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境内水系纵横,山区林木覆盖率极高。怀柔境内的长城基本建在山脉和平原交接的边缘地带。长城在怀柔境内先后穿过了黄花城、沙峪、三渡河、八道河、范各庄、怀北镇等六个乡镇、二十二个村,总长达61.5公里。长城多修筑在两山夹峙形成山谷,且有河流在谷中穿行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因此怀柔境内城台、关隘尤其多,其中空心敌台、实心放台、墙台等有281座,关隘有20处,隘口处处筑堡设卡屯兵守卫。怀柔境内长城地形复杂,历史悠久,同时存在着单边和多边长城。其中“单边”是指从延庆县四海冶沿着边界山嵴到黑坨山大火焰山九眼楼,向南到庄户小火焰山后折向东,经过慕田峪东抵达山海关的外长城。它在怀柔境内的走向选线是:从火焰山九眼楼沿着层峦起伏的山岭至庄户村东面的小火焰山。之后折向东,经过田仙峪、贾儿岭达到慕田峪后向东行,过莲花池、神堂峪口、河防口、大水峪关到半截边与密云县境长城相接;“重边”是指明代为了方便守卫京都及皇陵而修筑的,西起居庸东到慕田峪的内长城。“重边”在怀柔境内的走向是:从旺泉峪山顶开始,途经黄花城的西水峪口、撞道口、头道关、二道关、小长峪口到十八蹬后折向北经过沙峪乡的大长峪口、南冶口后再向东,经过大榛峪口、驴鞍岭口、磨石口、擦石口到庄户小火焰山并与外长城相合,最后经田仙峪、贾儿岭到达慕田峪的秃尾边。

4.延庆境内的长城走向及修筑选线

延庆县处在燕山山脉的西部,延怀盆地的东部,燕山沉降带的西端。东、南、北三面环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5%,而且山高大多在千米以上。明长城的两条线分别从延庆境南和境东北两边穿过。北线从怀柔的慕田峪向西北,经过西栅子进入延庆县境内的海字口,途经营盘、宝山堡并横穿延庆东北部。出延庆境内到达河北省独石口;南线从由怀柔县的黄花城向西行进入延庆县境,到达东三岔后向西行,途经小张家口、居庸关、八达岭转向西南方向的石峡。

5.昌平境内的长城走向及修筑选线

昌平境内长城很短,在昌平境内只有数个关口和护卫关口的城墙段落。昌平区境内被确认的长城遗址只有三处:一处是流村镇长峪城西北段的明长城;另一处是流村镇马刨泉一带的古长城;还有一处是从延庆大庄科乡解字石村至八达岭一线,最新发现一段长约19公里的古长城遗址。此外,还有居庸关、南口等5处关城。

6.门头沟境内的长城走向及选线

作为“北京西部屏障”的门头沟区,至今还存有燕长城、魏长城和明长城的遗迹。其中明代长城蜿蜒于门头沟区西北部的大峡谷中,长约40公里,有9座残墩、17座敌台。此段长城从河北怀来县入境,经过沿河城、黄草梁,向西南方向延伸,在由东灵山出北京市境,向紫荆关方向而去。

结语

目前北京地区长城总长629公里,其中处于自然状态下尚未被保护的长城就有600公里。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长城面临着极大的破坏,其中挖砖取土的取材性破坏、建造工农业交通设施的建设性破坏、旅游资源过度利用的资源利用性破坏、和不遵循历史原貌修复的修复性破坏等人为因素对长城保护造成的威胁最大。而管理职责不清以及无序无度的资源利用,是目前保护长城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问题。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曾说:“相比于自然界的吞噬,人类的破坏似乎来得更加和残忍。”而这也是事实情况,在地形地貌险峻的崇山峻岭中,在人烟稀少的地区,长城及其环境较少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力的影响,破坏相对较小。而在地貌平缓的地区,人口密集的地段,长城及其环境受到自然力与人为活动的双重打击,其中人为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长城及其环境正在被现代化的生产一点一点地吞噬,长城所在的山体、河流、植被等环境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城赖以存在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将长城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结合保护和展示,保护好这些自然环境,是长城文物保护和展示的重要原则。

上一篇:即兴舞蹈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下一篇:我国宾馆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