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酷少年 我从新疆来

时间:2022-09-14 11:11:49

极酷少年 我从新疆来

帕尔哈提・艾尔肯,23岁,维吾尔族,来自新疆阿克苏,极限运动纪录片摄影师。他是中国摄影界玩跑酷最厉害的,是跑酷界最会修飞机的。跑酷改变了他的一生,因此他希望用自己的影像去记录和推广户外极限运动的正能量。曾参与拍摄过的极限运动短片代表作有《南疆跑酷》《寻找黑暗中的力量》。

帕尔哈提・艾尔肯,圈里人称“老帕”―― 让我这个“88年的中年妇女”情何以堪,采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改口叫他为“小帕”。

小帕目前就读于四川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学习航空电气工程专业。他的家乡阿克苏位于新疆南部靠西的位置,大概是全中国最西边的城市之一。阿克苏很漂亮,有广袤的沙漠戈壁,也有绿茵草甸和潺潺流水。阿克苏的维吾尔语意思是“白水”,这里虽然年均降水量少,但是水质非常好,享誉全国的红富士苹果便是出自这里。

和小帕这代90后相比,生活在阿克苏的父母辈相对来说更传统一些,他们追求的生活状态是:工作稳定、平平安安、知足常乐。“我爸妈是工人,朝九晚五地工作,他们对我的期待也是大学毕业后回新疆安家,比如在乌鲁木齐找个稳定的工作。”小帕说。

然而,命运的车轮却不是这样转的。

被跑酷拯救的少年

15岁那年,小帕开始接触到跑酷,这恰巧成了改变他一生的事情。和许多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小帕也曾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并充满了疑惑。

“小学六年和初一,有那么一个时期浑浑噩噩、感觉人生很没意思。我也说不上具体什么原因,就是有个自杀的念头。直到初二那年。”小帕接着说道,“跑酷真的是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变得更快乐,性格变得更开朗,身体也变得更强壮――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总是生病。玩跑酷之后,我开始注意到别人看我的眼神不一样了,因为我在玩一种新奇的很酷的运动,慢慢得到更多的尊重,我也渐渐发现自己的价值。”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玩跑酷的阿克苏地区,小帕的跑酷技能全靠自学,而且基本上都是摔出来的,“那时候没有人指导、没有保护器材和装备,就是在不停的受伤中爬起来再接着练。家附近的广场和草地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汗水。”

跑酷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很低,除非是什么都没有的大平地,要不然都可以玩:房屋、车辆、栏杆、台阶……有高低落差的地方都可以实现。这让他们在奔跑、腾跃、翻转中可以飞檐走壁,而城市中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在跑酷这项运动的衬托下突然间有了生机。

自由和快乐,是小帕在极限运动中追求的东西。“跑酷最棒的地方就在于腾跃于空中那零点几秒的感觉,挣脱地心引力获得自由,像飞起来了一样,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很爽。”

从一个小院儿的四五个小伙伴一起玩,到最后就剩下小帕和他的朋友两个人能够坚持下来,其他人的退出,最大的原因是受伤后产生的恐惧和胆怯。跑酷这样的极限运动大概是为真正的无畏者而存在。

在快乐中找到方向

如果说跑酷及时地拯救了小帕的过去,那么影像就在改变他的未来。

在技术越玩越好之后,小帕就开始用DV录制跑酷小短片,从小对于艺术和运动有着天赋的他把自己做的短片上传到网上,在这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热爱。2014年,还在上大二的小帕开始以摄影师的身份去拍摄极限运动,并且伴随着一个重大的决定。

那年,小帕不停地接到拍摄邀请,大概有10场,但同时要回学校应对考试,他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了让自己在喜爱的领域里快一点成长起来,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休学一年,在自己的世界闯一闯。

看似莽撞的决定,其实是小帕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万全的选择―― 如果这一年我失败了,还可以回学校继续上学,大不了毕业后去修飞机;如果我成功了,就能为未来在极限运动摄影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我仍会回来把学上完。”他是那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而且足够坚韧。现在他回到了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在拍摄极限运动的过程中,他又接触到许多其他的户外运动,比如滑翔伞、登山、高空扁带、攀岩攀冰等,也认识了许多极限运动大咖、户外摄影大师以及周边领域的牛人,对于21岁就踏入社会的小帕来说,这些都是促进他成长、拓宽职业道路的机会。他还指出另一点好处:这份工作让以前有点社交恐惧症的他变得更有自信,性格也更好了。

其实拍摄极限运动并不轻松,对体能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很高的要求,风餐露宿的户外生活自不必多说。即便这样,小帕也认为比朝九晚五的工作有吸引力多了。第一层吸引力在于能让他快乐,第二层吸引力则是一种使命感,他希望能让这个社会更了解和支持极限运动。

“因为从小玩跑酷,我深知社会大众对极限运动的偏见和恐惧,但越是这样越得不到正确的认知和推广,所以,我希望自己拍的这些东西能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让人们都敢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它们没想象中那么危险。”

我们这个时代

可以看得出来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西化,穿着打扮和玩法也越来越时尚,不论是在阿克苏还是在国内其他地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都面临着挑战。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各自发挥着影响力,说不好哪一个是决定性的,放在剖析人格形成的那类电影里,任何一方面都可以被无限放大。对于帕尔哈提・艾尔肯来说,家庭生活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

他有着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父母,从小教导他的是大度、包容等高尚的人格素养。小帕认为这点其实很重要。“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有时候父母会无意中传达出一些负能量给孩子。但是我爸妈没有,他们从小就鼓励我多和其他民族的小孩一起玩、多认识其他民族的文化,可能也因为如此,培养了我对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极限运动更为包容和开放的态度。”

上一篇:云和雪梨老梨园改良高效丰产技术 下一篇:STEM+本土化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