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筷子引发健康隐患,莫大意!

时间:2022-09-14 10:58:34

共用筷子引发健康隐患,莫大意!

共用筷子容易传染多种疾病: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的胃里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也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便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第1类致癌原。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喜在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它不会通过血液、空气传染,但会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家中有一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家人共用碗筷,那么就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大人小孩都不能幸免。

2.孩子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的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因共用碗筷导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家长应尽量让他们餐具专用,不要让孩子与他人共用碗筷,家长更不能嘴对嘴喂食,一定要做好个人用具的卫生清洁工作。

3.感染部分病毒性肝炎

乙肝不会因为共用碗筷而传播,但甲肝和戊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口口传播。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因唾液中含肝炎病毒,正常人体的消化道黏膜往往有一定的损伤,如果正常人和患此类病毒性肝炎的人共用碗筷,就容易让病毒经由碗筷、杯子等传染给自己。所以,在家庭用餐或者外出聚餐中,最好使用专用餐具,并准备一双公筷夹菜,避免病毒传染。

4.还有可能感染伤寒病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方式也是口口传播。多数患者在治疗痊愈后仍然携带着病菌,因此伤寒病患者的个人生活用品,尤其是会与嘴唇接触的东西比如筷子,应尽量与家人分开使用。

现在许多家庭都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但分筷制以及准备公筷真的很有必要,希望能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即便出去聚餐,最好也自带餐具,不想这么麻烦的话,吃之前一定要用开水烫涮碗筷。这样做虽然不能消灭细菌,但肯定会减少细菌,并将灰尘洗去。

筷子的材质有多种,如果材质选不对,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家庭使用无漆木筷、无漆竹筷。它们于身体无害,具有绿色环保、重量轻、手感好、遇到高温也不容易变形等优点,而且价格还便宜。不建议使用塑料筷,以及涂有彩漆的筷子。

筷子的“服役期”最长不要超过6个月。如果筷子的使用时间过长,即便没有经历过高温的也容易变形,影响使用。另外,由于经常使用、搓洗,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使微生物残留、滋生在筷子粗糙的表面。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和呕吐等。所以,筷子最好3~6个月更换一次。新筷子使用前要放沸水中蒸煮一会儿,杀菌消毒。

上一篇:浅谈当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让农村大地更加美丽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