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14 09:57:30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原则分组,对照组(n=39)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n=39)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斑块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为确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将本院78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单纯氨氯地平、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现报道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斑块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已经超声、血压检查等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排除合并危重症如脑卒中者、不合作者、神志不清者、参与本研究前1个月应用过降压调脂药物者,本组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抽签法将上述78例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6.20±3.26)岁,平均高血压病程(9.48±2.47)年,平均冠心病病程(10.18±2.63)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56.22±3.21)岁,平均高血压病程(9.49±2.45)年,平均冠心病病程(10.19±2.61)年。以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以及冠心病病程等基线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即口服氨氯地平片(企业名称: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7片;生产批号:20140526)治疗,1片/次,1次/d。

1.2.2治疗组 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即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企业名称: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g×7片;生产批号:20140621),1片/次,1次/d。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②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水平变化;③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则实行t检验;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 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变化 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分别是(1.6±0.3)mm、(1.7±0.4)mm,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t=1.249,P=0.215);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是(1.0±0.2)mm,对照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是(1.5±0.3)mm,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8.660,P=0.000)。

2.3Ρ攘阶榛颊卟涣挤从κ录发生率 治疗组患者共39例,发生中转氨酶升高者1例,皮疹者1例,肌酸激酶升高者3例,其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是12.82%;对照组患者共39例,发生中转氨酶升高者2例,皮疹者2例,肌酸激酶升高者2例,其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是15.38%;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0.106,P=0.745)。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多发性、全身性疾病,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其可导致靶器官受损,并可增加肾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发生的风险[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病例比较常见,血压、血脂可互相影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协同提升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生率[3]。因此,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应以降血脂、血压为治疗原则。目前,药物保守治疗为本病常规治疗措施,但无标准用药方案。

氨氯地平作为常规降血压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人体血管平滑肌,降低其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实现降血压效果;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其低密度脂蛋白生成,调血脂功效肯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可发挥协同机制:①可改善病人内皮功能,促使一氧化氮释放,并有舒张血管作用;②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而后者是可能是高血压产生、进展机制之一。同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如下:①抑制颈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形成斑块;②保护患者心肌,提升心肌负荷能力;③增强降血压效果,缓解血管损伤。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均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充分证明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出功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余盛龙,郭惠庄,张稳柱,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6,36(4):823-825.

[2]韩凤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149-150.

[3]梁德红,李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J].医药前沿,2015,17(20):129.

[4]陈燕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33).

[5]胡志远,黎虞明.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1).

上一篇: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 下一篇: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