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成材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14 09:26:40

论集成材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集成材是一种在国际市场上流行的产品,主要市场有日本、西欧;美国等国家,其中日本销售量最大。目前,国内集成材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非结构用材。其产品外表美观,材质均匀,保留了天然木材的材质感,克服了木材易变形、开裂的缺点,是室内装修和中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但是,在集成材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业界广为讨论的话题。

一、拼板出现白胶线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一)拼板出现白胶线的原因

1、由于拼板工艺原因引起的白色胶线问题。如果胶线是一条清晰明显的胶线时,那么就有可能是下面的原因造成的:当拼接木材有加工精度缺陷时(如明显的锯痕、啃头扫尾等),造成拼板胶填充缺陷部位而形成的胶线问题;当拼板机压力不足或压力不均时,造成拼板胶未能被充分挤出胶粒或胶线,而形成了胶体滞留的白色胶线;当涂胶时间过长或涂胶后开放时间过久,造成涂胶层成膜而形成的假性粘接而引起的胶线问题;当拼板胶超时使用或拼板木材温度过低时,造成胶体凝聚渗透不佳,胶层滞留而形成的白色胶线。

2、由于木材纹理疏松而形成的渗透性胶线问题。如果胶线是一条模模糊湖的胶线时,那一定是因为拼接所用的木材纹理疏松,因拼板胶渗透而形成的一条模糊胶线。如有时在榆木、曲柳、部分的柞木等木材上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如果属于拼板工艺的原因引起的白色胶线问题,那么产品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应及时找到起因及时改正。

2、如果属于木材纹理疏松引起的白色胶线问题,那么不必担心粘接质量问题,只需在拼板胶主剂中加入少量的拼板胶色素调制成淡淡的咖啡色,再进行拼板操作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添加拼板胶色素的比例为0.5%~1.0%为宜(重量比)。

二、入冬和开春时节的集成材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入冬和开春时节的集成材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

集成材的生产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在木材加工的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直接影响到木材回潮养生时间、集成材加工的保压时间以及拼板的养生时间等。

1、温差引起的拼板开裂问题。当使用了未经预热的(5℃以下)木料进行拼板粘接时,由于木料温度过低而使粘合剂处于低温状态,就直接影响到了拼板粘接效果。另外,有些工厂还未做到“随着木材温度降低而适当延长拼板保压时间”的方法来进行拼板加工。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就影响了拼板的质量。

2、温度变化引起的拼板质量问题。空气中的湿度对出窖的木材回潮养生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东北地区入冬后空气中的湿度比较低,木材回潮养生期需要相应延长。如果木材回潮养生期不够,将直接影响到木材应力的消除,以致引起拼板(即使已经涂漆涂装后)出现翘曲变形、脱胶开裂等现象。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入冬和开春时节,一定要注意拼板端头的密封处理及整体板面的封闭包装。特别是气温低而没有供暖时,拼板的养生期应适当的延长一些,一般16℃时建议5~7天的养生。

三、指接齿粘接用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指接方面较易出现的问题

1、指接齿涂胶不良,指接的粘接度不好,大多是由于涂胶不到位引起的。

2、指接齿齿型过长或过短。

3、指接强度及耐水程度的用胶方法不当,导致出现问题。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涂胶不良的问题,建议采用“长硬毛刷”涂胶,保证指接齿内涂胶均匀。

2、针对指接齿齿型过长或过短的问题,建议随着洗齿刀磨损,设定的指接齿长短应及时进行调整,防止因齿型不佳而引起的粘接不良问题。

3、针对指接强度及耐水程度不同的用胶方法:

(1)对指接强度一般、无耐水性的,建议采用普通白乳胶产品,但要求胶质固含量≥25%以上,且无沉淀、分离、破乳等现象。

(2)对指接强度较好、且具有一定抗潮性的,建议使用高档木制品胶产品,并应添加少量的固化剂(约为3~5%)搅拌均匀。每次的配比量不宜过多,或采用欧洲D3耐水等级的单组份胶均可。

(3)对指接强度高、且有较强耐水性的,针对柞木、水曲柳地板指接,建议在拼板胶主剂中添加10~12%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使用;针对桦木、色木地板指接,建议在拼板胶主剂中添加15%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使用。每次的配比量不宜过多。严禁超时使用。

四、废料利用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废料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集成材的出材率约为15%,有大概85%的废料需要利用。这就是说,年产300M的集成材厂,需原料2万m³,而废料量约1.7 万m³,其中包括板皮、木条、短料和锯末、刨花、木粉。目前,各企业想尽各种方法利用这些废料,并获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条件限制,这些废料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锯末和刨花数量较大,利用困难。

(二)废料利用的途径

在集成材生产中,开展多层次、多品种的综合利用,使集成材的剩余物得到充分的利用。废料的利用途径很多,大致有如下几种:

1、对制材剩余的板皮进行深加工,或利用板皮削片,作为人造板原料。

2、降低集成材去除缺陷的标准,利用剩余的短料加工集成材,作为家具原料。

3、制造细木工板的芯板,如有贴面材料和设备可制造细木工板。

4、利用短料加工地板或作木制玩具。试验表明,利用剩余短料加工细木工板芯材,可提高出材率,柞木约为14.8%,水曲柳约为15.5%。

五、原料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原料不足的原因

柞木、水曲柳是珍贵树种,而国内资源锐减,加之原木出口,使集成材厂的原料不足。为了防止干燥变形,一般先天然干燥一段时间,这样不但要求增大厂区面积,同时企业需要较大流动资金,个别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而不能正常生产。为提高出材率,有的企业采用大径级高质量原木,因此原料价格高,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二)解决措施

一般来说,集成材应利用小料和低质材小径木作原料,而且建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均以小径木作为原料计算其经济效益。另外,应尽量减少柞木和水曲柳珍贵原木出口,保证国内企业有材可用。

综上所述,如果在集成材生产中开展多层次、多品种的综合利用,产品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可弥补产品出材率低,成本高的不足。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国内木材资源紧缺、优质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发展集成材工业是有其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的。

上一篇:土建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下一篇:城市道路降噪排水路面设计及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