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我也许会变成一只鹰

时间:2022-09-14 09:26:23

2008年被音乐界定为“卡拉扬年”,因为这一年是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vonKarajan)的百年诞辰。在这位“指挥皇帝”去世19年后,他的故乡萨尔斯堡、纽约、巴黎、柏林、维也纳、中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缔造了一个非凡音乐帝国的指挥家。

一位维也纳乐评家曾说:“人们去音乐厅并不是为了听海顿的作品,而是看卡拉扬的指挥。”后来,这位乐评家又半开玩笑地说:“哪怕卡拉扬指挥的不是乐团,而是一套立体声音响系统,人们也乐意花钱去看。” 不过这是事实:有一次卡拉扬原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海顿的《创世纪》,后因故不得不取消,改由另一位指挥家指挥,而这一改,就让音乐厅的座位空了一半。

卡拉扬,一个音乐世界中永不可能被遗忘的伟大人物。他生前曾说:“实际上,我们正在试图超越眼前的一切。”卡拉扬真的做到了,他超越了一切,他的音乐超越了一切!

如果没有莫扎特,人们仍然会记住萨尔茨堡。因为在他去世的一百余年之后,萨尔茨堡又诞生了一名伟大的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1908年的春天,卡拉扬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卡拉扬的父亲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也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爱好音乐,单簧管吹得非常出色,从小就想当一名乐手,可是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母亲是位业余钢琴手,是一个瓦格纳迷;哥哥从小就学弹钢琴。因此,卡拉扬从小就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

卡拉扬4岁时跟随弗兰兹列德文卡学习钢琴,4岁半就开始登台演奏,8岁时进入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他的哥哥学习钢琴比他早,可是他不能容忍哥哥比他强,于是就躲在钢琴下面偷听哥哥弹琴。当他赶上了哥哥弹奏水平的时候,因为卡拉扬的手较小,加上过度的练习,得了腱鞘炎,他在维也纳的老师在教了他三个月之后便对他说:“假如你感到你无法用两只手来表达你心里的想法,就应当去做一名乐队指挥,这样才不会出现悲剧性的结果。”

卡拉扬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跟随当时小有名气的维也纳歌剧院指挥弗朗茨・夏尔克学习指挥。1927年,德国小城乌尔姆歌剧院的指挥临时得病,卡拉扬代他指挥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此次演出极为成功,卡拉扬的指挥获得了观众雷动般的掌声。于是,乌尔姆歌剧院立刻与他签订了7年的工作合同,从此,年仅19岁的卡拉扬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

1935年,卡拉扬应聘担任亚琛歌剧院指挥和音乐总指导,在这里指挥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卡拉扬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时,曾经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导演,他经常对卡拉扬说:“你自己算不了什么,乐队才是一切!”所以演出之余,他仍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指挥技艺也日趋成熟。1937年,他在柏林歌剧院客席指挥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引起轰动,柏林的报纸一片喝彩。意大利指挥家维克多・德・萨巴塔在看了卡拉扬指挥的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后,立刻去找维也纳歌剧院经理蒂特廷。在当时,蒂特廷是德国和奥地利古典音乐的最高统治者。萨巴塔对蒂特廷说:“我发现了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指挥,他的音乐思想必将影响到后半个世纪。”果然,萨巴塔的话后来得到了验证。

因为指挥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卡拉扬也因此一鸣惊人,这次演出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卡拉扬除在柏林活动外,还与欧洲各大歌剧院、乐团合作,在欧美各地进行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大受欢迎。1941年任柏林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翌年任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49年成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负责人,1955年接替富尔特文格勒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1956年又接替伯姆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并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艺术指导。

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后,柏林爱乐乐团陷入困境,当时该团即将赴美国巡回演出,乐团经理表示,接替富特文格勒的人只有卡拉扬一个人,当时卡拉扬正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指挥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接到柏林爱乐乐团的邀请之后,他说:“我可以来美国指挥巡演,但是我必须是富特文格勒的继承人,而不是他的替代者,这一点必须明确。”

当他率领柏林爱乐乐团抵达美国时,人们在机场举行了奇特的欢迎仪式。作为富特文格勒的继承人,卡拉扬和他率领的乐队在首场演出时就受到了观众热情的赞扬。1979年,卡拉扬带领柏林爱乐乐团来到北京,与中央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指挥皇帝”的到来就如同一场梦幻,人们被他的音乐深深吸引住了。

卡拉扬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指挥,而且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他的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都说得非常流利,而且兴趣广泛,自幼就是登山和摩托车运动的爱好者。他年轻时曾出过几次重大事故,但都挺了过来,还毫无畏惧地继续投身于潜水、滑冰、飞行、滑翔、滑雪等项目,终生未辍。54岁时他还登上勃朗峰去滑雪,对此他倍感自豪。

当别人问到卡拉扬是如何投身自己喜爱的项目,如音乐、飞行、滑雪的时候,他常以猫做比喻:“留意观察猫,你会发现,除非有成功的把握,否则它不会轻易扑击。它要先审时度势,再决定是否出击,你绝不会看见它扑空。”

卡拉扬,一位缔造了一个非凡音乐帝国的指挥家。在他辞世的19年后,全世界仍在竖耳聆听他的音乐。如果你听见一只雄鹰在天空滑翔的声音,请你为它停下脚步,或许,那就是卡拉扬。在自由的天空中,他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他的指挥。

卡拉扬语录

“在经过精心准备的任何一场音乐会中,我已经不再听见音乐,我只是让它焕发生命而已。我自己已完全溶入其中了。每场音乐会都是一次神奇的体验,让人心醉神迷。你从自己、或者你自以为是你自己的什么东西身上游离了出来。你不再能够指挥它,它是上苍的一种恩赐。”

卡拉扬解释指挥:“指挥真是一种神秘的体验。进入佳境时,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做什么。我的双手已经过了三十年的训练,已从我的感觉之中独立出来了。他们会自发地挥动,音乐便如流水般滔滔涌流。能够让自己融入音乐的意韵实在是妙不可言。你的指挥完全是自然而为之,欲罢而不能,直至你完全忘记这是你的手在挥动。而与此同时,倘若哪个歌手出了错,你不会忘了予以纠正,而且是瞬间做到,无人觉察。要是某个管乐手在吹奏一个长段时,音乐进行的速度突然快了起来,那是我令他们加快的,因为我感觉出他快接不上气了,便让他吹得快一点。第二天他来对我说:‘昨天发生的事真叫我难以置信。’我回答说:‘我钻进你心中啦。我感觉到你气紧了,那个乐段眼看要不连贯了,所以加快了速度。’这就是你与演奏者之间的沟通,很难用言语解释得清楚。”

卡拉扬一贯宣称对自己指挥生涯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托斯卡尼尼,另一个是富特万格勒。1963 年,卡拉扬说:“作为指挥家而让乐团和自己共同担负阐释音乐的责任,富特万格勒是第一人……虽然我从未打算改变这种风格,但我还是试图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精确性的要求,托斯卡尼尼正是凭着自己的绝对控制力把这种要求加诸乐团的。”

上一篇:乐之魔镜 窥视你的乐观指数 下一篇: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