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项目法施工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4 08:34:18

探讨项目法施工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项目法施工,然后阐述了铁道工程实施系统项目法施工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具体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项目法施工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法施工;铁道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法施工的概述

1.1概念

项目法施工是施工企业以中标的单项工程为基础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对外代表公司履行合同,对内通过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赢利。成本、质量、工期是项目法施工的三大目标,成本作为一种资源耗费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由间接成本和项目成本两部分组成,项目成本包括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用等,是施工成本的主要部分,一般要占施工成本的90%以上,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对施工企业来说,施工项目标价一经确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想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必须动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成本控制过程是要使组织达到期望目标的过程不出偏差,控制过程实际上是在准确计量与分析的基础上不断纠偏的过程。由此可见,成本的控制是一个按控制目标实时调节、反馈的闭环系统。

1.2 项目法施工的基本特征

项目法施工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这是与其他管理如企业管理不同的根本区别,也是项目法施工的灵魂所在。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主要反映在劳动组织、设备、材料上。根据项目需要组织精兵强将队伍,合理配置设备、材料等进行项目施工,打破传统管理的建制、拖家带口、老弱残兵上前线、破烂家产带着走的作法。

2铁道工程实施系统项目法施工的必要性

铁道施工项目规模庞大,设计的工作种类繁多,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项目的特点外,还有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铁道施工点多,线长,常年在野外作业,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影响较大;相关单位多,关系复杂,受外界制约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内容和计划进行不断地调整,铁道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是项目管理者实施项目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项目法施工在铁道工程中的实践,证明了项目法施工在铁道工程中的有效性。但是我国铁道工程的项目法施工大多沿用传统的经验和方法,缺乏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应用,项目管理往往是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和质量控制相脱节,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费用的度量往往不能反映进度的情况,进度的度量不能反映费用的情况,例如,一个为期5年、预计费用为20亿的铁路施工项目,前5年的预算费用为10亿元。假设此时你只花了9亿元,单独衡量费用的话是低于预算。但是,如果实际情况是你的进度滞后,项目完工部分的价值只有8亿元,那么“低于预算”的优化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此,系统的项目法施工应强调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前提条件下同时对进度和费用进行有效的系统控制。

3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3.1工程概况

达州至成都线扩能改造工程三汇镇(不含)至遂宁(含)段站前工程东起襄渝线三汇镇站(不含)(K629+900),经达成线土溪、小桥、营山、蓬安、南充东、南充、大通、蓬溪、西至遂宁站(含)(ZDK194+600),增建二线(左线)长度188.651正线公里,车站9个。

3.2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类别: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时速:160km/h以上

限制坡度:6%,不考虑平面曲线阻力折减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米,困难1600米

牵引种类:电力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4项目法施工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

4.1成本控制

在铁路施工项目进展管理的实践中,为了保证管理的效果和准确性,充分发挥挣值法的作用和特点,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与关键路径相结合

应用挣值法时,由于对整个项目使用了累计数据,当整个项目费用和进度没有出现偏差时,不等于没有问题。各个工作之间的数据可能相互抵消,导致难于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因此,在进展管理时,应注意与关键路径相结合,将挣值法用于大的、关键的工号和工序以及整个项目。

(2)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进展管理自动化

铁路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进展管理的难度很大。应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良好的人机接口来有效的管理大量的数据信息,使得进展管理工作易于理解和掌握。结合实践,我们开发了铁路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进展管理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强监督和培训,确保进展数据的准确

进展数据是进展管理的基础,必须保证其真实准确。在实践中,应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深刻认识进展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进展数据的定量评估方法,确保进展数据的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进展管理中的问题,迅速加以解决和纠正。

(4)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进度、费用和质量相协调

进度、费用和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进展管理要求在与质量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实现进展和费用目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地对己完工部分进行质量验收,在支付出资金之前把好质量关,严格按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利用挣值法进行铁路施工项目的进展管理,可以把进度目标和费用目标联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管理实践中,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以确保铁路施工项目进展管理取得成效。

4.2质量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保证领导小组。

(2)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IS09001: 2000标准结合本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及控制措施三方面入手,在分部、分项施工工序技术上严格把关。建立系统、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制定质量目标,开展目标管理,根据质量目标提出的各项指标,从项目部到队班组逐步分解为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各项保证指标和操作指标,层层抓落实,保证各项指标的实现。确保质量总目标。

(4)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严把质量关。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材料混合使用能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作好施工机械配套选型,机械设备齐全,配置合理,满足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方法的要求,能够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确保各种机械的性能(特别是压实机械)。选定最佳工艺参数,一些重要的施工项目(如路堤填筑压实等)的工艺参数应通过工艺试验求得。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各道工序严格按最佳工艺参数施工。对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操作,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关键工序实行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坚持标准化作业。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检测工作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坚持严格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制度。

(5)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实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单项工程都要进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查互查交接检查等。专项质量检验、验收制度,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建筑物未经复测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3安全控制

在达州至成都线扩能改造工程施工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为重点,防止一切责任事故,做到安全零缺陷;杜绝责任行车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责任旅客列车险性及以上事故,道口责任重大伤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杜绝责任交通特大、重大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具体方法如下:

(1)确立安全目标。消灭一切行车交通事故苗头,施工中确保人身安全,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2)建立强有力的安全保证体系。各级生产机构配齐专职安全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纳入竞争机制,纳入承包内容,逐级签订包保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作到齐抓共管。抓管理,抓制度,抓队伍素质,盯住现场,跟班作业,抓住关键,超前预防。

(3)认真贯彻执行我局已通过的IS09002标准系列质量认证的安全控制程序,使安全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安全生产的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全员主人翁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培训,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的教育,并认真学习铁道部的“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4)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施工现场作到布局合理,施工规范,防范严密,工地做到管线齐全,灯明路平;标志醒目,防护设施齐全:在施工现场悬挂有关施工安全标语,设立醒目警示牌,高空作业配带安全帽,安全带,配置安全网。土石方机械施工时,设专人现场调度,确定合理的车辆机械走行线路。并设立明显安全标志。

(5)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既有线和周围建筑物,特别是埋入地下管线,施工前应先与有关单位联系,请求配合,查明走向和位置,做到“三不”,即不摸清地下设施位置不施工,影响设施正常运转不施工,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施工。严禁在电缆2M范围内使用大型机械作业,禁止在既有电杆电线等设施上搭挂临时线。施工挖沟运弃土时,确保不影响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设备隐患;修建临时房屋工棚等,应在既有设施安全距离以外实施。爆破作业时或大型机械施工时应对周围建筑物设好防护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土石方的开挖和弃土不得危及周围建筑的安全和使用。

5结语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逐步健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全面落实项目法施工,我们的队伍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傅传文.项目法施工若干理论与实践探讨[J].四川水利.1994(4)

上一篇:浅谈二灰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