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4 06:48:12

头皮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1.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2.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摘 要] 目的:观察头皮针对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组、头针加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并对照观察。结果:头皮针组及头针加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针灸疗法;头皮针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Multiple Tourette′s Syndrome with Scalp Acupuncture

Shan Yonghau1,Yao Weiju2(1.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Shanghai 200071;2.Shanghai Municipal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Abstract] Purpose To observ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 on multiple Tourette′s syndrom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v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calp acupuncture group,scalp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medicines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s group,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ect(P

[Key words] Tourette′s Syndrome/acup ther;Scalp Acupuncture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近年来,笔者采用头皮针为主治疗TS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中,男93例,女1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26岁,其中4~10岁52例,11~15岁44例,16~26岁9例;病程最短12月,最长16年,其中1~2年83例,3~5年16例,5~16年6例。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针药组和西药组。3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CMMD2R诊断标准及《实用儿科学》中有关诊断标准[1]。(1)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2)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音。(3)症状呈慢性经过,有周期性波动。(4)能受意志遏制数分钟至数小时。(5)发病超过1年。(6)不自主抽动和异常发音,不能用其它疾病来解释。

1.3 中医证候分类

(1)虚证:包括阴虚生风,血虚生风。(2)实证:包括阳亢风动,痰浊风动,血瘀生风等。

2 治疗方法

2.1 头皮针组

取穴:主穴取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配穴根据症状不同选取相应的穴位,如频繁眨眼取枕上正中线,额旁1线;肢体抽动取顶颞前斜线;异常发音取颞后线等。

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后,在所选腧穴上,用1寸不锈钢毫针直刺1针,并在其傍斜刺1针,然后按不同证型,虚证行进气法,实证行提气法。

提气法:术者以拇食指紧捏两根针柄,凝神候气片刻,然后用爆发力向外速提针6次(似提非提,不超过0.1寸),再缓缓将针体纳入原处,如此紧提慢按多次,直至得气。起针时,疾出针,不闭其穴。

进气法:依前法,用爆发力向穴内速进9次(似进非进,不超过0.1寸),再缓缓将针提至原处,如此紧按(进)慢提多次,直至得气。起针时,缓慢出针,疾闭穴孔,勿令出血。

留针时间30~60分钟,病程长,症状复杂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耳穴贴压。取穴:肝、胆、肾、脾、心、肾上腺、交感、脑点、内分泌等穴。

2.2 针药组

在施行头皮针的同时,服用中药。血虚生风以四物汤加减,阴虚生风以大定风珠加减,阳亢风动以镇肝熄风汤加减,痰浊动风以温胆汤加减,血瘀生风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每日1剂,20剂为一疗程。

2.3 西药组

氟哌啶醇,4岁患儿开始剂量为每日0.5 mg,5岁以上开始剂量每日1 mg,分2次口服。以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增量,每日总量范围为1.5~8 mg。同时服用安坦以减少其副作用。

3组治疗2个疗程后作疗效统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笔者根据患者的发音、抽动的发作频度给以评分,计算进步率后评定疗效。0分:发作基本消失;1分:1天内发作6~20次;2分:平均每30~60分钟有1次发作;3分:平均每15分钟有发作;4分:平均每分钟有发作。

显效:进步率在50%以上;有效:进步率在25%~50%;好转:进步率在25%以下;无效:无进步。

3.2 治疗结果见表1。

4 讨论

多发性抽动症,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目前多数学者对TS遗传方式倾向于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的外显率。也有人认为TS与大脑基底神经节发育及功能障碍有关[2]。另外,精神因素、胚胎发育及感染等均有一定影响。TS大多起自儿童时期,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对本病的治疗、西医缺乏肯定疗效。近30年来氟哌啶醇已被公认为治疗TS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往往伴有锥体外系反应、嗜睡、乏力等明显的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使患儿及家属不能配合长期维持服药,令本病病程迁延反复。因此,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中医学中把本病归纳为慢惊风、、肝风证、风痰证等范畴,认为阴虚致阳亢是主要发病机理,肝风痰火是主要致病因素,并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最近几年,国内中医界用中药治疗TS,出现可喜苗头。针灸治疗的报道见于20世纪90年代,多采用体针、电针、耳穴贴压等方法,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大多为个案报道,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缺乏大宗病例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几年来,笔者根据国际《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选取穴位,采用头穴傍针刺法。傍针刺是在腧穴上直刺1针、再在其旁边斜刺1针的针刺方法。直刺是刺经,斜刺是刺络,对经脉和络脉都有疏通作用。TS病程较长,经脉痹阻,而傍针刺可增强针刺感应,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平肝熄风、镇静安神等作用,亦便于施行针刺手法。通过针刺,纠正患儿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衡状态,从而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

从3组疗效对照来看,头针组和针药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头针和针药并用治疗TS,疗效均高于西药。另外,从头针组与针药组对照来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临床上单纯采用头皮针治疗,同样可取得较好疗效,并且可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及服药的不便。

本病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症状起伏波动。在治疗的过程中,症状时轻时重,或新的症状代替旧的症状等情况,治疗一定要持之以恒。另外,TS病情迁延,给患儿及家庭带来痛苦,其本身也有许多心理困扰的原因,因此,除针灸治疗外,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并帮助家长及教师,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此外,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起居,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防止本病的加重和复发大有裨益。

5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CCMD2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 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01207,赵昕发稿)

上一篇: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 下一篇: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