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电脑 谁主沉浮

时间:2022-09-14 02:41:43

便携电脑 谁主沉浮

苹果iPad的推出拉动了平板电脑的发展,谷歌、华硕、惠普和联想等厂家更是相继宣布了今年进入平板电脑市场的计划,一时间平板电脑市场风生水起。然而,尽管面临平板电脑的威胁,上网本的出货量仍在继续增长。谁将引领便携电脑市场的未来?

日益完善的无线网络服务和移动办公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便携电脑之风愈演愈烈。在对性能和使用体验的追求下,不少消费者开始倾向于购买显示屏更大、功能更强、更便于浏览视频及照片的便携电脑产品,一贯大肆蚕食传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上网本已被推下风口浪尖,性价比突出的传统笔记本电脑和作为新秀出现的平板电脑又一次抢回了消费者的视线。

笔记本电脑

迎来第二春

2008年,上网本的异军突起给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经过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韬光养晦的笔记本电脑厂商终于在乍暖还寒的2010年初迎来了新的春天。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拉斯维加斯CES展将代表这一年间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2010年开年,在CES上,英特尔正式了32nm处理器,由此,英特尔面向主流机型的酷睿处理器正式推向市场。新的酷睿处理器家族包括酷睿i7/i5/i3处理器在内的十余款i系列处理器,采用业界最先进的32纳米工艺制造,并实现了集成GPU(图形处理芯片)。不甘落后的AMD也正式了Mobility Radeon HD 5000系列笔记本电脑显卡,为笔记本电脑显示设备带来大幅度性能提升。在电脑行业,新技术的变革都是由英特尔、AMD等上游厂商引领,此次也不例外,新平台的面市,拉动了笔记本电脑的换“芯”热潮,而i系列处理器与微软的配合多点触控技术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搭配,不但使笔记本电脑的操作更加简单,也带动了笔记本电脑厂商新产品的推进速度。

除此之外,用户需求的变化也为笔记本电脑产品带来了新的生机。无线网络服务的迅速完善使随时随地移动办公、上网冲浪成为大量消费者追逐的目标;在2010拉斯维加斯CES展上大出风头的3D显示技术也预示了未来应用的方向―未来的互联网应用将由传统的浏览网页、获取资讯更多地向视频、3D网游等娱乐性体验方面靠近,而创建和显示3D内容需要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这就需要更加强大的微处理器作为坚强后盾。而拥有良好移动性和强劲性能的笔记本电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移动应用与3D技术的最佳载体。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年初,短短几个月内,支持3D技术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迅速席卷市场,自2009年年底宏推出首款3D笔记本电脑起,虽然目前3D产品的价格相对普通笔记本电脑产品仍旧处于高端水平,惠普、华硕、索尼、联想、戴尔等笔记本电脑巨头仍旧纷纷试水这一市场,期待在新技术领域迅速抢占市场。

除了在新技术、新平台方面的发展,环保与个性化也成为笔记本电脑发展的新方向。作为一款已经生存了25年的电脑产品,笔记本电脑在技术方面已经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问题。良好的技术基础使笔记本电脑行业拥有向细分化市场发展的可能,尤其是近年来,在低碳概念推动下,缩小外包装以及可循环使用的环保材料、再生材料等材质的应用,使笔记本电脑产品在绿色环保方面获得全新发展。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开始关注在设计方面的发展,以在全球电脑行业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产出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细分化产品,以刺激利润日益摊薄的笔记本电脑市场。

上网本颓势明显

2008年可说是上网本的井喷之年,2009年,低价便携的优势使上网本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国内运营商对3G网络大潮的推动,更使上网本被寄予了多方的厚望。然而,由于在渠道、用户体验和相关服务方面的缺失,虽然拥有运营商大额补贴、品牌厂商大力推动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3G上网本的发展却并未达到运营商与厂商的预期。在短暂的3G上网本热潮之后,电子书、低价传统笔记本电脑再次引领了消费者的视线,而在早期的低廉价格制造的迷雾逐渐散去后,上网本性能低下、舒适感差、续航时间短等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充分暴露出来。

尤其是进入2010年,苹果iPad带动的平板电脑热潮,更使无论在便携性还是性能方面都不能与平板电脑和传统笔记本电脑相媲美的上网本再次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不少购买了上网本的消费者,开始发现上网本并不能实现自己的心理预期,转而再次购买传统笔记本电脑或是转向更加便携的平板电脑产品。从目前的便携电脑产品市场构成看,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仍旧占有多数市场,并且有市场回暖迹象。微软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价格在550美元至85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出货增速达到了35%,而上网本的出售增幅却不足20%,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市场更是维持在12%至18%之间。原本市场占有率就不算高的上网本,在平板电脑和低端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冲击下,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

除了在市场方面的缺失,2010年,上网本厂商也将面临更大挑战。进入2010年,不但诺基亚、谷歌等电脑领域之外的厂商都开始跃跃欲试,加入上网本产品阵营。原本对上网本抱有巨大期望的运营商也开始转而关注电子书、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3G载体的发展。新竞争对手的入市和盟友的抛弃,使上网本厂商原本就不大的市场遭到更大挤压,上网本利润的不断摊薄,也使包括零部件供应商、代工厂商、品牌厂商和零售商在内的产业链各个层面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上网本的发展趋势已经由原来的井喷式发展开始逐渐趋于平缓。

IDC分析师谢恩•拉乌(Shane Rau)认为,上网本对Atom的需求已经过了顶峰。随着市场的复苏,消费者将更在意产品的性能,而不再一味寻求低价产品。这为高端便携电脑创造了机会,比如那些性能更好、屏幕更大、硬盘更大的电脑。拉乌同时表示,采用ARM的处理器的智能电脑和平板电脑(如iPad)是造成Atom发货量下降的另一原因。为了解决自身的不足,不少上网本厂商开始推出10英寸、12英寸等屏幕比较大的上网本产品,但是这些上网本又是以牺牲便携能力为前提的,没有解决上网本性能低下的问题,仍旧无法从根本上弥补上网本自身的缺陷。

平板电脑闪亮登场

与上网本的四面楚歌不同,在今年的CES上,平板电脑可谓出尽了风头。苹果公司在4月初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该产品的起售价格为500美元。在美国市场发售之后,iPad首周销量超过50万台,由于需求远高于预期,苹果不得不将国际市场的发售时间推迟。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电脑才能被称为平板电脑?从微软提出的平板电脑概念产品上看,平板电脑就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小到足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却功能完整的PC。目前,平板电脑按结构设计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集成键盘的“可变式平板电脑”和可外接键盘的“纯平板电脑”。平板式电脑本身内建了一些新的应用软件,用户只要在屏幕上书写,即可将文字或手绘图形输入计算机。比之笔记本电脑,它除了拥有其所有功能外,还支持手写输入或者语音输入,移动性和便携性都更胜一筹。

而事实上,平板电脑并非一款新生事物,1989年,GRiD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带有触摸式屏幕的便携电脑,这就是早期平板电脑的雏形。由于造价的高昂,以及技术方面的较高要求,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平板电脑一直未能在便携式电脑领域占据主流地位。而进入2010年,在iPad的高调带动下,兼顾便携性与较高性能的平板电脑开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领域。

iPad的热销使平板电脑取代了上网本,开始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商务PC的代表。各家PC厂家都开始瞄准平板电脑,除了富士通LifeBook T系列、惠普TouchSmart tx2、联想ThinkPadX200t等产品,最近华硕也推出一款名为“易PAD”(Eee Pad)的平板电脑,以顺应未来电脑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厂商开始探索多点触摸、重力感应、GPS、语音识别等传感技术在平板电脑上的应用,这些全新的技术手段,将极大改变便携电脑的操作与应用模式,对市场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目前平板电脑引起了消费者和业界的一致关注,然而,其未来是否真能掀起个人电脑革命,一鼓作气迅速占领个人电脑市场?面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仍旧抱保留态度。毕竟,目前多数的消费者仍旧习惯于使用物理键盘和鼠标对电脑进行操作,这一长期积累的使用习惯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改变。

除此之外,目前平板电脑的价格和配置相比传统笔记本电脑而言并不占优势,苹果iPad的成功很大因素取决于苹果公司在产品工业设计方面的优秀积累,未来,究竟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平板电脑这一新奇的体验买单,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市场考验。对此,IDC客户端和显示器项目副总裁鲍勃•奥唐奈也认为,按IDC的定义,平板电脑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因此并不会阻碍个人电脑的发展。

加速换代引发

环境危机

无论未来个人电脑的发展趋势究竟会偏向于传统笔记本电脑,还是上网本或平板电脑,不可否认,便携电脑都将逐渐成为未来个人电脑市场发展的主流。有消息指出,苹果iPad平板电脑在接受预定的当天就卖出了12万部,这对电脑厂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然而,电脑技术发展日渐加快,报废电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抛开厂商之间的竞争因素与市场占有率不谈,在全球便携电脑销量暴增的背后,隐藏的就是相应数量老旧电脑的淘汰。您是否意识到,电脑换代将为未来环境带来严峻的考验?

根据IDC的预测,2010年,全球PC出货量将达到3.332亿台,同比增长12.6%;到2012年,便携PC的出货量将超过3.5亿台。便携电脑的热卖,意味着将有大量现有的电脑产品被使用者淘汰,虽然其中部分产品可能继续进入流通渠道,得到继续使用,但大部分产品仍有可能被直接丢弃,成为无法降解的电子垃圾。

目前,环保理念开始被很多电脑厂商引入了便携电脑的制造流程,主板、液晶屏采用无铅、汞制造,采用容易降解的植物纤维作为机器的外壳材质等环保理念也成为厂商宣传的卖点之一。环保理念得到电脑厂商的更多重视,无疑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然而,如何处理废旧电脑可能带来的污染,却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诺丁汉大学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到2013年,全球被抛弃的废旧PC数量将达到25亿台。而这些电脑中的大部分,都是未使用环保技术的老旧产品。

目前,很多国家对废弃电脑的处理一般都是作为垃圾填埋,而电脑是一个由1000多种材料组成的复杂设备,很多材料都是剧毒的,填埋处的土壤也可能会遭到镉和汞的污染。据国外某电脑废弃物研究组织报告指出,老旧电脑电路板中含有大量的铅,这种物质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电脑的电池和开关则含有铬化物和水银,铬化物会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少量便会造成严重过敏,更可能引致哮喘、破坏DNA,水银则会破坏脑部神经。此外,电脑元器件中还含有砷、汞和其他多种有害物质。如果将废旧电脑丢弃到荒野或垃圾堆填区域,这些重金属就会对地下水引起严重污染。而这些污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人类,人们饮用地下水或食用受污染的动植物,甚至直接吸入汽化的重金属后,这些重金属积聚在人体之内,假以时日便会使人中毒。

面对未来电脑发展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各国已经开始在减少电子产品废物方面采取措施,许多发达国家要求生产商负责回收它们的产品,这被称做“扩大生产商责任制”。这一责任包括生产的前阶段,即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生产后阶段,即产品的使用和废弃阶段。责任制要求生产商建立产品回收点,回收被直接或通过第三者抛弃的旧产品。

然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大多数的废弃电脑依旧只是被作为普通垃圾堆积或进行简单处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电脑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日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后10年,中国、印度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电子垃圾将急剧增长。目前,中国的电子垃圾产量约为230万吨,仅比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国美国少70万吨。而到2020年,中国的废旧电脑将比2007年翻一番到两番。

在便携电脑飞速发展的利好形势下,如何解决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重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电子垃圾相关回收政策。2009年,武汉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电子废物回收超市,从所收的报废电子产品中提取有用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据该公司负责人说,回收的废旧电子产品将采取安全环保处置方式,提取可再利用的资源,同时消除污染。目前,1吨废旧电脑可回收270公斤塑料、128公斤铜、58公斤铅、39公斤锡。

平板电脑选购三要素

见识了苹果iPad,您是否也想购买一台平板电脑,亲身体验一下更加轻薄时尚的电脑使用感受?以下,我们就平板电脑的购买给出几点建议。

1.明确需求。各大厂商的平板电脑在配置、软件、功能等方面差别很大,您究竟希望使用这台平板电脑炒股、看视频还是浏览网页?只有先明确需求,才能确定选择方向。例如赫赫有名的苹果iPad就不支持Flash,上网时将无法浏览土豆等网站的视频,同时,很多采用了Flash技术的网站也会显示不正常。因此,如果希望使用平板电脑观看视频的话,建议不要选择iPad。

2.了解架构。目前平板电脑多数采用的是X86或ARM架构,如果您希望在工作中使用,建议选择软件兼容性更好的X86架构产品;如果只是看网页、视频、音乐、炒股,那么ARM架构的产品要便宜得多。

3.了解配置。首先要了解产品的硬盘大小和安装的系统,如果硬盘较小的话,将无法安装WIN7等占用系统资源较大的系统;其次要确定屏幕分辨率,目前多数网页都采用宽屏设计,只有达到1024×600分辨率的产品才能全屏流览网页;再次是电池续航时间,只有支持较长续航时间的产品才能在日常使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上一篇:加强管理 广电将组建CMMB中央级公司 下一篇:骄傲的诺基亚已不值得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