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垦第一犁到机采棉

时间:2022-09-14 02:37:44

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游憩广场内有一座雕塑,雕塑是两人在前奋力拉犁,一人在后执掌铧犁,形象再现了当年军垦拓荒者艰苦创业、开荒造田的情景。这个雕塑叫做――军垦第一犁。

军垦第一犁被视为兵团的标记,恰是这一犁,让兵团的屯垦事业迈出了第一步,开辟者们用身躯拉动的犁,是兵团永久的记忆,军垦战士的犁铧,给绿洲播种下了理想和希望。

从兵团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进拖拉机、采棉机等农机,再到建立工厂,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

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兵团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5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7.7万台,大中型配套农具7.9万台,农用飞机32架,联合收割机1420台,畜牧机械5025台(套),园艺机械3800台(套),耕种收综合农机化作业率达93%,其中粮食的耕种收机械化率达100%,畜牧业机械化率达74%。同时,兵团农机作业正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目前,兵团农机管理标准化团场占团场总量的85%,拥有标准化农机库区团场占兵团农牧团场近三分之一。

追梦农机的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并设想用5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到198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论断在亿万人民心中播下了农机化梦想的种子,让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并激励着后来者去突破一个个阻碍、不懈追求。

1960年春天,13岁的陈学庚跟随父母从江苏来到兵团。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他表现出对机械的浓厚兴趣,看到拖拉机犁地,他就远远地跟着,机车驾驶员中途休息时,他就悄悄地爬上驾驶室,东摸摸西看看;看到机车远远开过来,他就定定地观察,直到机车离开。

陈学庚知道,不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是做不成大事的。初中毕业后,陈学庚执着地在报考中专的志愿表上只填写了一个专业――机械制造。最后,他如愿考入了兵团奎屯农校。

1968年,陈学庚从奎屯农校毕业,分配到七师一三团修造厂工作。有一次,司务长拿来一个损坏的压面机让他修理,可他却无从下手,半天也没有修好,只能请外面的人来修理。这件事成为他刻苦钻研的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引进地膜栽培技术种植棉花。随后进行小面积试验,取得亩产115公斤的成绩。但是人工铺膜成为棉花大面积推广的拦路石,陈学庚受命研发铺膜播种机。一次试验失败了,不气馁;两次试验失败了,再加油。就这样,陈学庚和他的团队跌倒又爬起,终于在1982年成功研制出铺膜播种机,帮助当地实现了铺膜、播种联合作业,大大加快了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上世纪90年代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出发展“六大精准农业”,棉花精量播种、膜下滴灌、精准施肥、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等都急需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装备。任务又落在了陈学庚的身上。

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攻关,一次次进行试验和改进,一次次查阅资料进行比对。经过努力,他所带领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并获得7项国家专利。此外,他们又研究开发出13种系列新机型,满足了棉花、玉米、番茄等多种作物的精量播种要求,填补了国内外同类机具的空白。

2013年,已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陈学庚又将目光投向了地膜污染等农业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今,67岁的他仍在追寻自己的梦想。

生活因农机改变

“经过一个月的正规培训才开始上岗,亲身体验到机械带来的先进力量,那种感觉无与伦比。”今时今日,李刚仍旧难以忘却最初驾驶采棉机的震撼。

李刚是兵团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采棉机驾驶员。他驾驶的是一台“凯斯620型”采棉机,一天可采棉300亩地,省力省钱,职工受益很大。如今,还可以在采棉机上将散装籽棉打成圆形棉卷,更加便于储运。“这样方便的事在以前哪敢想啊。”李刚不时地发出感叹。

机械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职工们传统的生产方式。

7月6日,六师新湖农场一连的一块麦田里,张海龙正驾驶着一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驰骋,丰收的喜悦荡漾在田间。

张海龙今年28岁,是新湖农场新民社区二十八连的一名职工。几年前,他种植棉花,年收入有三四万元,扣除孩子学费和家里基本的生活费用外,到了年底所剩无几。

“得想办法把日子过红火了”,张海龙心里一直琢磨着。他注意到,新民社区每年种植小麦2000多亩,到了收获季节,职工们都从外地找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不但麻烦,而且费用很高。何不自己买合收割机呢?

2009年,张海龙筹借到18万元,购买了一台“四平514型”联合收割机。由于讲诚信,作业质量好,找张海龙收割作物的职工络绎不绝。除了给本场职工收割小麦之外,他还去木垒、奇台等地跨区作业,每年收入在14万元左右。几年下来,他给自己和父母买了楼房,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12年,张海龙又购买了一台油料作物收割机。

就在张海龙经营着两台收割机械,驰骋在田野里收获致富梦想的同时,共青团农场六连职工吴广新也在同步体味着被农机改变的生活。

吴广新今年3月花11万元买了一台“东方红754型”打药机车,那段时间他在各个棉田间进行管护作业。

“农场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现代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吴广新从事农机工作至今已有13年,亲眼目睹了连队职工的生活因农业机械所带来的变化和收益。他回忆,以前,职工种棉花打药都用人工背负式的打药桶,不但会给人身体造成伤害,还存在速度慢,喷雾不均匀,劳动强度大等问题。60亩的棉田,两个人一天都打不完。

在吴广新看来,现在用打药机车作业,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雾化效果好便于作物吸收,二是省工省力,三是挣钱。“过去人工作业,一个药桶最多只能装18公斤,而现在机车一次就装2吨。我算了算,靠这台打药机车,一年下来我就能增收5万元。”

兵团农业局农机处处长丁卫东说,从小四轮耕作到大马力拖拉机GPS定位作业和飞机航化作业,兵团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结构逐步优化。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番茄等主要作物已全面实现全程机械化。

领先中国农业机械化

提到兵团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棉花是绝对不能绕过去的因素。有人说,是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造就了兵团的农机化水平。

在兵团的棉花生产中,机械贯穿种子、包衣、整地、耕种、播种、植保、收获、加工、储运全过程。多年来,兵团着重做好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工作,重点解决了棉花的机械采收、机械储运等环节技术难题,并大面积推广使用,在全国率先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这为兵团综合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兵团取得的经验可在全国复制推广。

兵团银丰就是棉花机械采收的代表,据介绍,为推动兵团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进程,实现兵团“十二五”期间机采棉面积达到80%以上的目标,2011年兵团供销社发起联合一师供销(集团)公司、六师国资公司、兵团投资公司和山东天鹅棉机等六家单位共同组建兵团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底,兵团银丰完成采收面积108万亩,完成营业收入2.28亿元,实现净利润2910万元。

不仅如此,兵团的农机装备正向畜牧业、园艺业拓展。2013年,兵团畜牧业机械化水平70.4%,园艺业机械化水平53.8%。这两项数据指标同样位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兵团农机化服务体系也在健康发展。现在,兵团建设有各类农机新型经营组织18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58家,农机标准化服务区42家。传统的农机服务体系正向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转型。这些组织去年在地方开展跨区作业,代耕、代播、代收300万亩以上。

60年,经过几代兵团人的不懈努力,兵团的农业机械化之路,已经从崎岖走上开阔,从艰辛走向平坦。

上一篇:地方传真 21期 下一篇: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