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14 02:14:49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探讨

摘要: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但是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中也会有一些问题的产生,本文就对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策略思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农村城镇化发展 问题分析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和含义解析

1.1 城镇化的定义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聚集的过程,它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将急剧增加。城镇化水平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具体计算时,一般用2万或2万以上居民聚居点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来测算,这个比例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城镇化水平除了用人口比例表示外,还可以用城镇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例,城镇房屋面积占全社会住房面积的比例等指标反映。

1.2 农村人口居住现状 人口的定居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了2种基本的定居形态:一是分散定居、独门独户;二是集中定居。农村人口属分散居住,不利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单位投入的利用率极低,不能得到分工带来的利益,不利于信息交流,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服务产业的发展。总之,人口分散而居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困难,教育难以推进,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难以产生聚集效应,这一切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1.3 农村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征。非农职能在农村空间地域的扩展和不同程度的集聚,带来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结构的转变。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技术变革,农业与工业联系的加强,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使农村经济已成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经济。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它包含了人口、经济活动和空间地域3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在实际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3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1)农民职业转换。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农业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空间聚集,农村人口逐步由经营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聚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地域空间体系重组产生影响。

(2)农村产业转换。农村经济活动由单一的农业向三产业综合方向转化,且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农村工业及其人口向城镇集中,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生活环境。非农产业在农村地区不同规模发展、集聚,促进了地域职能转化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的职业转换一般经历“农业一兼业一非农业”的过程,而且农户家庭的劳动力也不是一次全部转移。只有等到一部分农民的资本积累到一定地步,就业地点转到城镇,才有可能在城镇落户,实现产业转移。

(3)农村人口空间转换。农村城镇化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形成和扩散的过程,即农村地区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的非农化和聚集过程。因此,空间地域转换是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和产业转换的结果,同时也是城镇化这一社会空间地域转换过程的结果。

2.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城镇化的发展,使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产值和GDP总值的70%、税收的80%都来自城市。这不仅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且用事实证明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2.1 城镇化发展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的作用 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越高。上海城镇化水平最高,2002年上海的农民收入也位居全国第1为6 224元;而的城镇化水平全国最低,农民收入也全国最低,只有1462元。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问题在于农村工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农产品市场相对过剩。恰恰是城镇化发展加快,相应地加快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许多农民从进城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中增加了收入,才使得收入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

2.2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农村的发展的作用 城镇的发展将大量农民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近20多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数量空前。1981~2001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70.16%下降到44.1%,每年平均下降1.3%: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从1980年的916.3万,增加到2002年的1.653 6亿人。城镇化使大量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相应地增加了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

2.3 城镇化发展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 研究表明,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CDP增加0.50%~0.85%。由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要看城镇化的发展。中国被世界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巨大的国内市场,而现在作为国内市场增长潜力最大的农村却仍处于未充分开发阶段。

2.4 城镇化发展对开拓农村市场的作用 国家计委测算,若在2001~2015年每年城镇化速度能提高1%,15年将转移2.5亿农村人口。按目前城镇人口消费支出水平测算,即可增加6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转出2.5亿农村人口,对继续从事农业的人口,意味着增加30%的收入,若用于消费,将增加5000多亿元的需求,可带动最终消费支出1万亿元以上,平均每年700多亿元,并为GDP的增长率贡献0.85%。

城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3.1 发展农村乡镇工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发展步伐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同一过程的2个方面,这2个方面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而城镇化又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农村乡镇工业

发展了,能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城市建设积累大量的资金。

3.2 加快小城镇建设。避免大城市过度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城市建设资金渠道单一的局面,逐步形成以农民个人出资为主,国家、企业、集体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投资格局。在增加政府对小城镇投入的基础上,重点

鼓励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兴办实业,提倡“农民城市农民建”,这就需要营造一个优惠、宽松的投资环境。之所以要避免大城市过度膨胀,是因为城市规模过度发展会带来交通拥挤,供水、供电受限,垃圾处理压力增大等问

题。根据我国国情,农村人口城市化,不宜提倡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而是就近转移到小城镇。所以我国城市化的重点应放在小城镇建设上。

3.3 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体制建设,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可以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在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高水平的生产力,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3.4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技能 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一些人农民身份消失,代之以城市职业工作人员身份,每一个进入城市的劳动者,都面临一次“脱胎换骨”的考

验,都要承受一次就业变换的压力。为了使农业劳动者顺利通过一次次考验,应设法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这就需要强化教育职能,重视农村教育的投入。

结语

我国的城镇化在不断发展,城镇化发展促进了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营造了农村和城市“双赢”的格局。城镇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事实证明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

农”问题,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真.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与完善[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王长胜.2005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上一篇:快速城镇化地区县域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结构重... 下一篇:防火安全监理责任之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