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冬枣施肥原理与技术

时间:2022-09-14 01:21:52

鲁北冬枣施肥原理与技术

冬枣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珍稀晚熟鲜食枣品种,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制约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因此,采取科学的施肥技术指导冬枣生产,对提高枣果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冬枣生长发育与养分需求规律

1.1 根系生长发育特点与养分管理

冬枣是浅根性果树,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一般在1 m以内。水平根向四周延伸生长能力很强,分布范围广,能超过树冠的3~6倍,但一般多集中于近树干1~3 m处。另外水平根分布较浅,多在15~30 cm土层,50 cm以下很少有水平根。

冬枣根生长需要较高土壤温度,萌芽前4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根系生长加快,7月中旬至8月中旬达到高峰,8月末生长速度急剧下降,9月初后生长渐缓,10月上旬根系活动微弱。这一特点要求冬枣的基肥施用时期要较其他果树早一点。

1.2 枝芽生长发育特点

与其他落叶果树相比,冬枣具有萌芽晚、落叶早的特性。在山东沾化,4月上中旬枣树萌芽,枣头开始生长。枣头一次枝速长期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下旬基本停止生长,生长期为50~90 d(天),生长曲线为单“S”型。随枣头一次枝向前延伸,二次枝不断长出伸长,二次枝各节上的枣吊也陆续长出,随枣吊的生长,叶片展开,叶腋花蕾出现,并开花结果。二次枝的生长期一般为14~20 d(天),枣头不同部位二次枝生长期和生长量不同,越靠近枣头一次枝顶部,生长期越短,生长量越小,二次枝停长后不形成顶芽,翌春先端回枯。萌芽后枣股顶端主芽生长l~2 mm后停止生长,其上副芽萌发形成枣吊,到5月中旬生长达到高峰,开花后生长减缓,6月中下旬停止生长。

1.3 花芽分化和花果特性

1.3.1 花芽分化 冬枣花芽分化的特点(图1)是:当年分化,多次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单花分化速度快,分化期短,全树分化持续期长。当枣吊长至2~3 mm,在生长点一侧出现第1片幼叶时,叶腋间就有苞片突起发生,标志着花原始体即将出现。随枝条的生长,不断加深分化程度,当枣吊近停长时,先分化的花芽即完成了形态分化。在一个枣吊上的花芽是按从基部、中部到顶部的顺序分化。一个花序中,以中心花先分化,再按一级花、二级花、多级花顺序分化。枣单花分化速度快,完成单花分化仅需6 d(天)左右,一个花序完成分化需4~20 d(天),一个枣吊完成分化需1个月左右,整株分化完成需2个月以上。在一个花序中,一般是中心花质量最好,花的级别越高,质量越差,多级花容易出现僵芽落蕾现象。

1.3.2 果实发育 冬枣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子房外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壁发育成果肉,子房内壁发育硬化成果核。枣果实的生长发育可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①迅速生长期。自枣花授粉受精后果实开始生长发育到果核开始硬化。此期细胞迅速分裂,细胞数量迅速增加,大型果单果细胞数达2 880~8 350万个。当细胞分裂期过后,细胞体积迅速增加,果肉细胞间空隙逐渐明显,出现果实增长高峰。②缓慢生长期。此期内果皮硬化成核,核内种仁或退化消失或进一步发育饱满。果肉细胞增长缓慢,空隙继续扩大,果实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加。此期约4周左右,长短因品种而异。③熟前增长期。此期细胞和果实的增长均较缓慢,主要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果实褪绿变白,着色至全红;含糖量不断增加,风味变佳,达到充分成熟,开始表现出品种独有的性状。

1.4 冬枣养分需求特性

1.4.1 对贮藏养分水平要求高 冬枣的花芽分化、新梢生长、开花坐果、幼果膨大等物候期相互重叠(见图1),各器官生长发育对营养竞争激烈,是所有果树中对贮藏养分要求最高的果树。另外果实采收较晚,采果后叶片衰老较快,养分回流和贮备时间短,且根系生长对温度要求高,新根停长早,这些因素都影响养分的贮备。因此,基肥要早施,同时要加强秋季和萌芽前的根外追肥,促进贮藏养分的积累。

1.4.2 养分管理与改土并重 冬枣根系分布较浅的特点表明其根系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要求加强对表层土的改良,否则达不到养根壮树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基肥表施、中耕松土、地膜覆盖、覆草等措施改良表层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

1.4.3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养分竞争十分激烈 冬枣花芽分化晚,且其萌芽后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建造重叠,在生产上一般采取环剥(又称开甲)技术来提高坐果率。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可以成功替代环剥的技术,只能通过施肥种类和施肥时期来缓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如春季早施肥和加强根外施肥等。

2 冬枣施肥技术

冬枣施肥的原则:(1)增施有机肥,以稳为核心。有机肥不仅具有养分全面的特点,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冬枣根系的发生和生长,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增强树体牢固性。早施基肥,多施有机肥还可增加冬枣贮藏营养,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2)抓住几个关键时期施肥。生命周期中抓早期,先促进枝叶健壮生长,再及时控冠促进花芽分化。年周期中抓萌芽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前3个时期。(3)以平衡施肥为主。追肥上应以平衡施肥为主,然后根据各时期的需肥特点有所侧重,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后期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控制氮肥。(4)以土壤施肥为主,结合根外追肥。

2.1 施肥的数量和比例

确定冬枣施肥量的办法是:以树龄和产量为基础,并根据树势强弱、立地条件以及诊断的结果等加以调整。

2.1.1 根据树龄 我们根据试验结果及综合有关资料确定了不同树龄的冬枣年施肥量供参考(见表1)。为了方便计算,只列出几种常用的肥料,采用其他肥料可以根据纯养分量进行换算,在生产上提倡采用复合肥或专用肥。冬枣秋季推荐施用20-10-10的复合肥,每667 m2(亩)20~30 kg;3月上中旬每667 m2(亩)施20-10-10的复合肥55~70 kg;6月上中旬每667 m2(亩)施10-10-20的复合肥46~56 kg;对晚熟品种还应在8月上中旬每667 m2(亩)增施1次10-10-20的复合肥14~28 kg。

2.1.2 根据树势 中庸树每667 m2(亩)年施纯氮10~15 kg;树势强旺时,必须限制施氮肥量(减少20 %~50 %),以平衡树势;树势特强时,禁止施氮;树势衰弱时,必须在增施氮肥的同时进行改土,另外还要从栽培技术等方面入手,调节树势。

2.1.3 氮、磷、钾的配合比例 幼树期一般为1∶2∶1,结果期采用2∶1∶2或2∶1.5∶3。

黄河故道地区,土壤含磷量低,又多为钙质土,磷易固定,施磷后增产效果明显,可适当增加磷的比例。

2.2 施肥方法

2.2.1 基肥 基肥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施入,宜早不宜晚。条沟法、放射沟、环沟法和撒施法结合进行。开沟或穴要大要多,但不必太深,40 cm左右即可。幼树以沟施扩穴为主,成龄树采取均匀施肥和集中施肥相结合的原则。无论采取何种施肥方法,一定要保证肥料腐熟充分及与土壤拌匀施入,防止发生肥害。在盐碱严重、缺铁黄叶病发生普遍的地块要补充螯合铁、硼等(也可将腐殖酸、柠檬酸等与铁、硼混施以提高利用率)。基肥是全年最重要的一次施肥,占全年有效养分总量的60 %左右,包括全部的有机肥和2/5的速效肥。

2.2.2 追肥 追肥分3次施入,第1次在3月中旬,第2次在6月中旬至7月初,第3次在8月初。施肥量和种类,可参考表1。在各期分配上可根据树势调整,弱树早期的用量可适度增加,旺树早期用量适度减少。

2.2.3 叶面喷肥 从枣树展叶前开始,每隔 10~15 d(天)进行1次叶面喷肥。生长季前期以氮肥为主,果实发育期以磷、钾肥为主,花期喷硼肥。

(收稿日期:2007-12-13;电话:0543-7325918)

上一篇:早酥梨优质丰产栽培措施 下一篇:高寒地区山楂树的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