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学“访谈”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14 12:46:24

浅谈社会学“访谈”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2014年暑期对北京市海淀区朱房路附近的外来市场小贩所做的访谈,笔者分析了社会学初学者在进行“访谈”时所遇见的问题和对策。文章着重分析了社会学中“访谈”的三个步骤:访谈之前应该做好的准备,访谈之中应该学会的策略以及访谈之后素材的整理。

【关键词】访谈;深度访谈;定性研究;个人生活史

接触社会学,我们都知道应该去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其中如何去做访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北京大学邱泽奇教授翻译Earl Babbie的《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中提及:“访谈(Interview)是收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替代方法。这种方法不是让受访者亲自阅读并填答问卷,而是由研究者派遣访员口头提问,并记录受访者的回答。”

但是如何去真正地完成一个相对成功的访谈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初学者,往往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到的困难,甚至受访者会直接拒绝接受访谈。笔者以自己亲身的访谈实践(亦曾在北京大学杨善华老师带领下,进行过多次访谈),从社会学初学者的角度与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做访谈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对广大的社会学初学者有所启发。

一、访谈之前

(一)虚心诚心的学习态度

众所周知,我们在做学问的时候,一定要有虚心诚心的态度。如果我们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是研究者,而被访问的对象可能只是个农村来城市谋生的小商贩,是个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因此觉得自己可以高人一等,那么肯定不会有好的研究结果。被访者甚至都不会愿意与你接触,当然也就更不可能跟你推心置腹地交流了。正如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里说的一样“一旦被调查者发现你的调查态度不那么诚恳,或者你的调查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损害,他们就不愿意接近你,不肯说出真心话。”

(二)和被访人打成一片才能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必须知道,我们对社会中的很多方面其实是茫然无知的。正如威廉・富特・怀特在《街角社会》中谈到的一样,“当然,在大学里,我结交的是中产阶级的学生和中产阶级的教授。我对贫民区(或者还有高级住宅区)一无所知。我对工厂、农田或矿山中的生活的了解仅限于我从书本上知道的东西。因此,我渐渐感到自己是个大傻瓜。有时候,我十分强烈地感到自己很愚蠢,以致根本想不出还有什么可写的。我开始觉得,假如我真打算写出点有价值的东西,就必须设法跳出我以前一直所在的那个狭小的社会圈子。”“有时,我考虑到要回到这样一个地区去,真正学着去了解这些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我意识到,如果我不住进这个社区,我在那儿就将永远是个局外人。此外,我知道,要在科纳维尔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就要投入时间,但我发现这谈何容易。科纳维尔的生活不是在正式约会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和人们会面,要了解他们,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就需要和他们一起消磨时间――每天都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每天到科纳维尔去,你也许在某个下午或晚上去了,却发现你相见的人刚好不在。或者,即使见到了他们,你也许会觉得是白白花费了时间却一无所获。你也许只是站在他们旁边,而这些人的唯一工作就是为了解闷在一起闲聊或到处闲逛。”因此,要了解我有兴趣去了解的人们,就必须像威廉・怀特那样,深入到他们当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让他们信任自己,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你才能让自己的研究兴趣转化成即时提问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得到更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资料。

(三)与研究对象搞好关系是达成访谈的前提

当然,像北京大学杨善华老师编著的《亲历现代中国――北京民众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体验》提及的在北京市妇联支持下所做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文化与人际关系”,他们的访谈大多是和政府相关负责部门接洽来做的。而本文主要是探讨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初学者如何在不依靠外来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努力去联系研究对象,并让被访者接受访谈。

我们去做访谈不要太有功利性,即不要把自己看成所有人都理所应当为自己服务的“老爷”,因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无代价地把自己的生活琐事一一跟你谈起。所以,正如贺雪峰在《新乡土中国》里提及的那样,首先不要给自己太直接的目标。但是,我们在做事情前,一定要和访谈者搞好关系。比如,我在和受访者联系时,往往会等待合适的时机(比如说发现他们今天情绪好)再去接触他们,然后慢慢地和他们熟悉起来,最后才进入访谈的相关话题。

中国社会在急速的变迁中,乡土本色的“熟人”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费孝通)正在逐渐地变为“半熟人社会”(贺雪峰),但是正如杨善华在《社会底蕴》一文中所说,熟悉是中国人彼此打交道的必经过程,也是访谈得以成功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总之,不要小看这些日常的接触,这是熟悉被访者的第一步。而“熟悉被访人”则是访谈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曲线救国”:访问愿意接受访谈者来达致既定访谈目的

有的时候,即使你和受访者接触,受访者还是不愿意跟我正式地完成一次访谈。因此可以用曲线迂回的方式,甚至是放弃和原定受访者的访谈,通过寻找新的与他相关的受访者来达到既定的访谈目的。

比如我和卖水果的老刘聊天,希望他能接受我的采访,但是他拒绝了。即使我抬出北京大学的教授,说是教授想和他一起聊聊天,但是他依然以自己忙为理由加以拒绝。当时我很沮丧,但是为了完成访谈我又必须找到类似的被访人。这时我发现他的老婆倒很愿意和我们沟通和交流。我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给她们买套餐盒饭,一起吃。这样,我逐渐地获得了一些被访者的基本信息。比如叫什么,比如老家是哪里人等等。她知道我是为了写论文的时候,表达了让我可以写写她的愿望,因为她不识字可是又很希望能把自己的前半生的经历给写出来。结果我们很顺利地做成了对她的访谈,又通过她进一步了解了老刘。

(五)尽可能地做好准备,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

在初步接触中,我们可以从受访者透露出的部分信息获益,据此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被访者告诉我是河南周口市的郸城县。那么作为一名研究者,我们就应该去查阅地图,了解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该地的历史名人以及有无矿产等相关信息。如果知道了他当过兵,那么应该查查各种兵种以及军衔的信息,甚至是他家乡曾经发生战役的信息。比如知道了被访人老家在河南省信阳市的光山县,那么就可以从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区去了解光山的特色:贫穷,但亦是上一世纪三十年代红军闹革命的地方。

(六)注重自己的外观与举止

正如Earl Babbie在《社会研究方法》中提及:遵循“整齐清洁,衣着得体”来打扮自己的外观是合适的。如果太标新立异,染着绿色的头发,穿着破洞的牛仔服,估计很难被被访者接受。同时,“在举止上,访员起码要表现得神情愉悦。”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为被访者接受。

二、访谈之中

(一)学会引出话题

杨善华老师在和水果店老板娘访谈的时候,寒暄过后就以“一开始我觉得,你们一定是有很多的困难”作为开场白。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话题。而受访者也愿意给研究者倾诉自己当年所吃的苦,这样就进入了从生活史切入的访谈的自然状态,保证了访谈的顺利进行。

(二)学会积累常规问题

访谈中,我们也会有很多常规的问题要问被访者。虽然它们整体上看来比不上那些制作精良的问卷调查表。比如在首次带我参与的访谈中,杨老师问了很多问题,我逐一地进行了整理。经过老板娘的同意,我对访谈全程做了一个录音。访谈之后,杨老师对我们做的访谈做了一个详细的回顾,慢慢地我知道了原来访谈里面的门道还真是多。通过对访谈文字的整理,从中我也慢慢地学会了一些如何去做访谈。我也尝试着去整理了一下访谈的提问方式。比如我把杨善华老师的提问和访谈的内容总结整理了一下:

1.姓名,老家在哪里?有无工厂企业,又无矿产资源

2.家庭父母,兄弟姊妹情况,自己所受教育情况

3.婚姻情况,何时结婚,彩礼,婚宴等,和老公或者老婆是否是同乡

4.怎么想出来到北京的,几几年到北京的,以前有无其他地方打工经历?做什么交通工具来北京的?

5.家庭的成分?家里经济情况,分地多少亩?家人总共多少?

6.目前摊位几几年租的?多少钱一个月?大致上能挣多少?

7.孩子几个?男孩女孩?在家还是在北京?

8.自己的运输工具?板车,三轮车,电动车,汽车?

9.房产情况?几套,在哪里?办理贷款了没有?

10.雇人了没有?为什么想做买卖?

11.家里谁做主?钱谁来管?

12.家里的不动产?电脑,手机,

13.每天作息时间?开张时间?

14.养老问题的处理

15.孩子教育的问题?

16.有无兄弟姊妹,侄儿侄女等亲人在北京?

17.打工的经历,还是自己做小本买卖?

18.担忧的事情,以后的打算?

19.听他们的心态,个性,性格,自己的信念?

通过这种整理,我大概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做一个访谈。访谈里面哪些要素需要涉及。其实每一个信息都包含了自己的意义所在。比如“有无兄弟姐妹在北京”这样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它其实问的是被访人在北京的关系网络组成以及他(她)是否在自己立住脚之后有提携家乡亲友的想法或者家乡亲友来投奔他(她)的行动,由此折射出初级社会关系在城乡社会流动中所起的作用。

(三)适时地转换话题

有时被访者可能在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刹不住车,但是和我们的访谈意图却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时我们可以把话题转开。但是直接打断会显得没有礼貌,甚至影响被访人继续叙述时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在被访人讲述稍告段落时插入其他话题,比如:“您可否给我们讲讲您记忆当中的在这边打拼最难的事情是什么?”等等。

(四)善加引导发掘亮点

事实上,访谈对象很难出现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他讲出来的可能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但是作为研究者,要学会去引导并善于发现受访者的人生亮点。如果被访者很兴奋地谈及一个话题,而同时这一话题也是我们研究者所感兴趣的,那么就可以引导被访者详细地讲述。比如:“嗯,您给详细讲讲。”或者“嗯,我听你给说说。”老刘的媳妇就曾讲到她做买卖时孩子扔在家里无人看管的辛酸,这一段特别能反映他们这些“流民”商贩异于常人的素质,我们就引导她展开讲,她说出了八九岁的大儿子领着五六岁的妹妹就在院子里(被父母教导不敢出去,因为儿子小时候差点被人偷走)呆着,想着给爸爸妈妈熬粥,熬着熬着就睡着了,等到老刘媳妇晚上收摊回来,发现粥已经变炭了,锅也熬坏了。这个细节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他们当时生活的艰辛。

(五)察言观色,谨慎选择交谈词汇

在一次访谈中,水果店的杨姐在谈她老公年轻时不听话,喜欢打牌的时候,开始都不使用“”这个词,而只说她老公爱打牌。我们当时虽然清楚她说的“打牌”就是,但是知道被访人对是否就此直言还心存顾虑。为担心刺激被访人,所以杨老师在访谈时,一直用“打牌”这个词汇去描述她老公的行为。直到后来她自己才说:“要不是他,我们在北京就买房了。”我们才跟着她的话头将此事挑开。如果我们不察言观色,不谨慎选择说话的词汇,那么访谈就有可能不能顺利的完成。毕竟从人情世故来说,总是自家人说自家人当事人会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要是外人贸然来评论,当事人就可能会觉得没有面子,从而心生反感。

另外,被访者可能在访谈进行到中途时临时有别的安排。如果看出来被访者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不耐烦了,那么研究者就应该知趣及时结束访谈,或者和被访者联系准备下一次的回访。杨老师在访后指导中也提到,根据经验,在被访人不耐烦的时候仍坚持访问,访谈效果势必不会好,而且这也是对被访人的不尊重。

(六)善用电子设备,做好语音记录

目前,电子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方便,通过使用录音笔,或者是手机等电子设备,那就可以全面地记录受访者的访谈内容,使我们的调研资料充满现场的真实感,当然前提是要征得被访者的同意。

三、访谈之后

(一)文字整理

访谈录音应该在第一时间整理成文字材料。经过笔者的实践,一个为期一个小时的访谈,整理完毕需要近8个小时的时间。当然如果受访者有方言的话,这个时间跨度可能还得拉得更长。

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加深自己对于访谈对象叙述文本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抓住访谈材料中的要点,当然也能体会到做一项研究个中的辛苦和艰难。

如果能养成写访谈日记的习惯,那么积少成多,于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这是因为日记可以记录我们的所见(观察)、所闻(听到的被访人的话语)、所感(研究者自己的思考),便于我们反思。而我们都清楚,“观察”和“访问”在访谈时,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对初学者来说,因此不免常有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之感,这会影响研究者对访谈的把握。

(二)善于分析叙述的“意义”

比如,和受访者访谈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语言的字里行间看出他们希望讲述的内容,但他们同时也会规避一些内容。

比如在访谈中,受访者一般不会去主动谈及自己的不好的地方。比如,杨老师在访谈后对我的辅导中提到:“没有表扬就是批评”。被访者陈姐在访谈中一直闭口不谈自己的老公,一直讲她自己去批发市场进货时的努力和打拼,同时也特别表扬了她儿子帮她卖货。所以在访谈开始的时候,使我们误以为她们家是个单亲家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陈姐对其老公是存在着一些不满的。

(三)田野日记的整理

杨善华老师在《亲历现代中国――北京民众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体验》中提出:“我们一直认为,学生在访谈结束后,应该将田野日记当成作业来完成,……(而且)有了田野日记的压力,就会鼓励参与访谈的学生有更多的投入,使他们一进入访谈现场就全身紧张起来,做到口问、笔记、耳听、眼看、脑想,从而获得对被访者的讲述和访谈现场的更深刻的感受,达到使“深度访谈既是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这样的目的,完成对被访者讲述的意义以及被访者赋予访谈场景的意义进行探究的任务。”我也以此为要求,在每次访谈结束后,认真整理访谈资料,撰写田野日记,自己也觉得受益匪浅。

四、结语

访谈是特别重要的调查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把握。按费老的说法,获取资料靠的就是观察和访问。所以笔者提及的访谈前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对初学者而言是应该掌握的。

但是,正如费孝通教授在《社会调查自白》里提及:“要知道任何一种社会调查的经验和方法,都是别人从彼时彼地的具体的社会调查中获得,并加以总结提高的。而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现象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有其不同的内在联系,有着千变万化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类型。所以,我们不能用某一个模式去硬套,也不能机械地搬用某种方法去分析具有不同特点的研究对象。”

杨善华老师在《亲历现代中国――北京民众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体验》中,也提及“成功的访谈”的典型及其四大特点。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次访谈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件即兴创作。”即它不可能被以后的访谈所复制。

所以,我的最深刻的体会是,访谈水平的提高,光靠理论是不够的。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M].知识出版社,1985.

[2]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 William Foote Whyte.街角社会[M].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4] Earl Babbie.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5] 杨善华.亲历现代中国――北京民众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体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 杨善华.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 2005(05).

[7] 杨善华.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J].社会,2015(01).

上一篇:北京精神之我见 下一篇:舆情管理视角下的政务微博运营探讨